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唐彪阅读教学观探微]视唱练耳基础教学视频
 

[唐彪阅读教学观探微]视唱练耳基础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6:08 影响了:

  摘要:唐彪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阅读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家塾教学法》中,书中对阅读教学有很独到和精辟的见解,对当今的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彪;阅读教学观;探微
  
  唐彪,字翼修,清初语文教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研究蒙学教育的学者。浙江�水(今属金华)人,生活在明末崇祯至顺治、康熙年间。传世的有著作有《家塾教学法》,这部教学论著又由《读书作文谱》和《父师善诱法》组成。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论述深刻而实用。
  
  一、唐彪的语文阅读教学观
  阅读是从书面的文字符号上获得有意义的精神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性较强的能动活动。长久的琢磨和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成效,《家塾教学法》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下面仅对他阅读教学思想的精髓部分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编选优秀教材
  唐彪认为:“天下书虽至多,而好者极少。”[1]这里“好书”一是指内容可称为“上品”,编选科学。二是指印刷正版,校对准确。我国古代流传的书籍可谓烟波浩渺,一定要挑选优秀并且适合儿童阅读学习的文章,唐彪认为“优秀”的文章不能仅仅看作者的知名度,同样要考察它的价值――名家之作未必篇篇优良且适合儿童阅读。他又说:“文章大忌偏似一家。张文潜云,读《左传》不可不兼读《庄子》,盖取其一实一虚一高一老疏宕对待。兼学,读文执两端之法也。”[2]告诫读者阅读需要博采众长,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在方法上,熟读和精思有效结合
  宋代朱熹就曾提倡过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它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学习语文的一个要点就是大量地熟读文章,熟读是理解的关键。因此,古人十分重视熟读。其实“熟”也包括背诵的意思。唐彪要求学生熟读与背诵的具体做法主要有:“本日所读书,但随其资之高下,令读之若干遍,能背固佳,即不背,亦可次日加读若干遍,亦必满其数始背,背毕,将二日前书加读若干遍,三日前书加读若干遍,均令满数,然后总背。”[3]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名篇佳句积累到一定数量,甚至达到成诵的程度,同时也会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精思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完成,唐彪对于“精思”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读书须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会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4]阅读的过程要勤于思考,对于某些篇章甚至要达到探求旨义的程度。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有做到熟读和精思结合,才能更好的记于心里,牢固不忘,从而对文章通透领悟,在学习中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三)在广度上,广博和简约结合
  唐彪认为:“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识浅狭,胸中不富。”[5]读书必须宽泛广博,接触的面广泛了,才能体会到“学富五车”的智慧。他认为阅读不但内容上要博,体裁风格上也需广泛涉猎:“学者读文,不可专趋一体,必清浓虚实,长短奇平并取”。[6]实际上就是提倡虚心学习众家之所长,否则视野狭窄,偏安一隅。进而对写作大有益处,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为写作服务的。唐彪又强调:读书务“约”,所说的“约”要求精炼、简明扼要。即使“博览”也要选取优秀精华部分。同时“约”也指精读文章,如果泛泛的去读,既难受益,又浪费时光。表面看,他所讲的“广博”和“简约”结合似有矛盾,实质上具有较强的辩证性和科学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两者的关系。
  (四)针对学情,因材施教
  唐彪继承了孔子的教学观念,非常重视因材施教。古代私塾的学生入学的年龄是有一定差别的,因而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唐彪的读书法中提到;“凡幼学,本日所读书,但随其资之高下,令读之若干遍,必满其数,能背固佳,即不背亦可。”“资有高下,授书有多寡,故变数之繁简,宜因人而定。”[7]他根据入塾的时间不同,采取相应的策略,初到者,站到先生面前跟读,一句一句读,直到熟练能背诵后,先生再教授以下段落。入塾年限长的学童,侧重讲解课文。在教学管理上,他亦有独到的见解:“故父师于子弟,懒于读书者,当督责之,勿令嬉游;其过于读书者,当阴抑之,勿令穷日继夜,此因材立教之法也。”[8]“因材施教”之说,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心理进行奖惩来管理,从而有效的为教学服务,方法科学,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当今的素质教育具有启发作用。
  
  二、唐彪语文阅读教学观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遵循教学规律编选教材
  唐彪倡导编选教材固然要重视“名家”作品,但也不能完全局限于此,名家的作品也分等级,要选择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唐彪提出的教材编选的观点,尽管受于时代的拘囿,也没有精细的理论体系,但对于后世教材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我国的很多学者达成了共识,都认识到了教材的重要性,于是教材的修订频次增多了,各地方版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教材研究方面的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真正投入研究的人有限,导致在教材编选方面,缺少科学的理论意义的指导和实际的践行。和国外比较,我们仍然落后,的确需要一批精、尖的专业人才奋力开拓。
  (二)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阅读学习的要点之一就是熟读(“熟”也包括背诵的意思),一篇文章若要很好的理解关键就要熟读。熟读是帮助理解的最有效的途径。读的过程是从文字符号渐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9]由此,可以看出读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的确把读提上了日程。尽管如此,当今语文教学在读上所下的功夫较之古代还是有些逊色。“据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研究中心调查,中学生在课堂教学45分钟内自己读书的时间,达10分钟的占11.9%,有5分钟的占35.9%,仅有两分钟的占29.71%。课堂读书呈递减趋势。”[10]理性提倡和实际践行却有一段差距。如何付诸于实际并做到优化应用继而达到预期的成效,的确需要致力于前人的成果上进一步努力研究。
  唐彪的阅读教学观点的许多论述对我们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都具有参考价值,在这里我们只探讨了几个重要的方面。他对阅读教学的精辟论述,对于当今的教材编撰和阅读指导方面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清]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家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1版,第25页.
  [2]唐彪辑,.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唐彪辑著.白莉民点校.家塾教学法[M].长沙:岳麓书社,1989.第184页.
  [4][清]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家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l版,第75页.
  [5]唐彪辑著.白莉民点校.家塾教学法[M].长沙:岳麓书社,1989.第8页
  [6][清]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家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l版,第93页.
  [7][清]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家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l版,第21页.
  [8]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36页.
  [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第17页.
  [10]甘其勋.为“阅读”正名―“新概念阅读教学”讨论开场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l).第8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