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语文课堂的“导”和“引”]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导练答案
 

[语文课堂的“导”和“引”]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导练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2:28 影响了:

  【摘要】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本文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导”和“引”进行了论述。一是激情导入,引人入“境”,“境”在此指的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适应教学环境。一是巧生疑云,引人入“胜”,即是巧妙地制造些疑问,激发他们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 激情导入 巧生疑云
  
  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教法上下功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课堂教学或是其它的活动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下面我就一堂课的教学来谈个人的做法和感想。
  一堂课45分钟,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两个环节――“导”和“引”。就语文课来说,教师的引导,就是要把学生引入课文中来。让其听,让其读,让其想,再体会到的乐趣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来导引呢?
  一、激情导入,引人入“境”
  “境”在此指的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适应教学环境。这主要适用于导入阶段。上课铃响,学生进入教室,但大多数学生仍是身在教室心在操场,其精神状态还停留在刚才玩的活动上,如果教师的开场简单无趣,那么学生很难马上平静下来。这样就有可能使课堂的前十分钟甚至于整堂课的效果很差。因而,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课文”,走入学习内容之中。至于导语的设计,则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而且最好能把教学内容与班级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教参的导语设计是这样的:“前面我们学习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明代话本小说。文人在话本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又模拟话本写作,进而出现了拟话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于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段话,文字不多,却清楚地介绍了拟话本小说的发展过程,知识性极强。但是,它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却有限。于是,针对于班里学生的实际,我把导入方式改了一下:
  1.现在天很热,大家下午都感到很累,上课的精神都不大好,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今天暂不上课,先来听听歌。要求大家在听的时候,稍微认真一点,听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听完之后能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和主要内容。
  2.音乐响起:“孤灯夜下,我独自一人坐船头,船仓里有我杜十娘在等着我的郎……”
  3.学生听完歌之后,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杜十娘》,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首歌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大家知不知道这杜十娘是什么人,你们对于她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同时,幻灯出示《杜十娘》的歌词,学生边看思考。
  4.学生发言:杜十娘是个烟花女子;温柔、体贴、多才多艺、深爱郎君……
  5.大家也可能知道,《杜十娘》这道歌的歌词是作者根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的。那么,冯梦龙在小说中对杜十娘又是怎样刻画的呢?大家下面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归纳一下杜十娘的形象。
  至此,教师就完成了课文的导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巧生疑云,引人入“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毕竟只是一半。如何来成功另一半呢?我认为,得“巧生疑云,引人入胜”。即是巧妙地制造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在前面的激情导入之后,为了使学生已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我趁热打铁不时抛出了一些让人生疑的问题:
  1.对比文中与歌中的杜十娘,似乎有些不同,前者刚烈,后者温柔,似乎矛盾,真的矛盾吗?(此问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文学形象的再创造)
  2.杜十娘的香消玉殒让人惋惜,其悲惨的遭遇更是让人同情,那么,造成她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
  A.孙富见色起歹意,重金引诱李甲,断人恩爱;李甲对爱情动摇不定,背信弃义。
  B.两人地位悬殊,而且李甲懦弱,害怕自己的父亲,对爱情摇摆不定,不敢把杜十娘带回家。
  C.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和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
  D.封建**制度和当时社会的追求。
  这道选择题一出现,学生们议论纷纷,A、B、C、D四个选项中,主要争议集中在A、C这两个上,最终确定为C,因为:杜十娘没有人身自由,李甲没有把杜十娘看作与自己有对等地位的人,仍把她看作玩物;这是除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因素外,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当时的社会意识。由于男尊女卑,女人向来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因而被占主导地位的男人们玩弄、买卖。李甲就是这样来对待杜十娘的,所以,尽管最后不是由他出钱赎出杜十娘,他却理直气壮地把杜十娘给卖了。杜十娘正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一点,她不想被玩弄被买卖,所以她才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滚滚的波涛之中,不仅是抱着对爱情的绝望,更是为了向这个不平的世界表示抗争。从这个角度来说,造成杜十娘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是它,把杜十娘逼进了涛涛的江水之中,是它,造成了无数个杜十娘的悲剧。
  又如教学《孔雀东南飞》这一课,对于造成刘兰芝焦仲卿悲剧的原因,经过讨论,大体上有以下几条:
  (一)性格的悲剧
  1.刘兰芝性格刚烈,不同焦母和刘兄妥协。
  2.焦仲卿性格软弱,开始有幻想反抗不坚决。
  3.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二)社会的悲剧
  封建家长制度下,为维护家长的权威,家长所表现出来的蛮横、残酷、专制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刘兰芝、焦仲卿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是因为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就注定了悲剧的产生。
  讨论到这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已经很完备了,而且很多教学参考资料也是这样归纳的。这时,我又抛出一个疑问:“刘兰芝刚强,焦仲卿软弱,结果造成了他们婚姻的悲剧,如果刘兰芝不刚强焦仲卿不软弱,或是两人都刚强抑或是两人都软弱,那么,结局会是怎样呢?”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最后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作了如下的论证:
  1.即使刘兰芝软弱,焦仲卿亦软弱,其结果还是悲剧。刘兰芝、焦仲卿虽不可重生,但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封建社会却是屡见不鲜的。比《孔雀东南飞》稍早一些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上山采蘼芜》就可以作为旁证。“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全诗通过两人问答形式,含蓄地表达出了各自对过去婚姻的怀念,很自然地反映出他们现在婚姻的不幸福。
  2.即使二者都很刚强,他们的婚姻也还是悲剧。我们同样可以从封建社会的婚姻中找到证据。美丽动人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明证。
  因此说来,焦刘二人的婚姻不是由于性格造成的,而是由于当时的制度造成的。
  学生通过这样的讨论,就很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还在讨论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煅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南侨中学;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南侨中学。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