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还鲁迅一个平常的面目|关于鲁迅的手抄报
 

还鲁迅一个平常的面目|关于鲁迅的手抄报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2:26 影响了:

  [摘要]新课程改革至今,苏教版仅剩三篇鲁迅作品。对于日渐退出的鲁迅作品,笔者以为,长久以来对鲁迅的定位及对其作品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中尝试“平常化地走近”,让学生体悟鲁迅的过程变得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在平常中感受鲁迅的不平常,进而提升自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鲁迅作品 教学 平常
  
  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再度捧读鲁迅的作品,是仍然选择仰着头“神化”他,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走近他呢?笔者认为,“神化”只能让青少年学生更加远离鲁迅,而平常地走近反而能自然地让人体会到他的不平常。
  
  一、对鲁迅的再认识:一头平平常常“俯首”的“孺子牛”
  
  1.许广平眼中的“雄鸽”
  鲁迅在知天命时有幸得子,兴奋之情可以想见。许广平回忆说,鲁迅将孩子横在他的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逼仄的房间里从门到窗,轻轻地来回走动着,一边走一边嘴里哼着自编的歌谣,直到孩子在他两手造成的小摇篮里,安静地睡熟了。此情此景,正如许广平所形容的:“好像那雄鸽,为了哺喂小雏,就是嘴角被啄破也不肯放开它的责任似的。”――在许广平的眼里,鲁迅与海婴变成了“雄鸽”和“小雏”,温馨而动人!那地那时。鲁迅只是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再平常不过了。
  。
  许广平曾经对为《鲁迅与我七十年》(作者:周海婴)作序的王元化说:“鲁迅也是普通人,不要把他神化了。”
  
  2.一个文学青年唐搜眼中的鲁迅: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给唐瞍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的。唐�在《琐忆》中这样写道:“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
  据唐瞍回忆,鲁迅先生曾多次帮助一些青年。他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不遗余力,甚至替他们做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有一次,有个与他并不深交的青年,鞋子破了个洞,竟自跑到鲁迅先生住的地方,光着脚丫往床上那么一躺。让鲁迅先生提着鞋去找人修补。
  
  3.鲁迅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太平凡”
  在《鲁迅自传》的自序中,鲁迅简要叙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短短八百余字,可以用以下这些词来概括:家道中落、父染重病、离家求学、留学日本、立志学医、弃医从文,其娓娓叙来,不见当初经历时的喜怒哀乐,所述的就是那个时代平常百姓都会遇到的那些事儿。
  鲁迅在自序中这样写道:“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的,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基破图书馆。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固然似乎可惜,但其实,亦不过小事情而已。”
  这样看来,鲁迅很平常,和我们一样。
  当然鲁迅又很不平常,不平常在经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的磨难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清醒与深刻。他和我们不一样。
  
  二、在平常中教学鲁迅,在平常中感悟深刻。提升自我
  
  对于仅剩的《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笔者内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高中三年是学生道德修养及人格品质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由作品字里行间凸显出的鲁迅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民生的关注。正是青少年极度匮乏的。如何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在再次学习鲁迅作品后反思自我,解剖自我,进而提升自我呢?笔者建议不妨在教学鲁迅作品时作以下尝试:
  
  (一)淡化鲁迅作为民族脊梁刚性的一面,强化鲁迅作为寻常之人纯朴的人性的一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了九篇鲁迅的作品,对鲁迅的了解已逐步开始摆脱直观的感受,有了浅层的理性认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重新阅读《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四篇文章,让学生来谈感受到了什么情趣。学生纷纷表达:感受到了一位人到中年的男子对已逝的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一位人子对保姆母亲的深情怀念。一位学生对老师高尚品质的颂扬。学生的认识尽管肤浅,但充满了感性。真实而动人!而学生的感受是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的。
  毋庸置疑,这四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不能因为它们出自鲁迅的笔下,而否定这些情感的平常。因平常而普遍,才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对鲁迅平常化的认识,笔者认为这是实现学生与鲁迅心灵对话的前提。
  
  (二)把对鲁迅作品的感悟杈交还给学生
  一些学者对鲁迅作品退出中学教材给出的理由是“鲁迅对中学生来说,太深刻了”,不管是删去的《自序》《药》《灯下漫笔》《阿Q正传》,还是依然保留的《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毋庸置疑每一篇文章的思想性都是极其深刻的。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鲁迅作品所包蕴的深刻是应该可以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的。
  1.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为自我感悟做铺垫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之前,必须保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尽管《祝福》很长,但鉴于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一般老师都会把自读放在课前完成,而通常语文的自读时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即使有些老师把自读放在课堂上完成。也只是让学生大致浏览一遍,不可能做到深入有效的阅读,李镇西老师在教学时竟给了学生二十五分钟时间自读,这是教学的大气魄。
  2.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李镇西老师教学《祝福》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观照课文。学生的初读体会真实而到位,有的读出了愤怒,有的读出了沉重,有的读出了悲哀,有的读出控诉,有的读出了虚伪,有的读出了讽刺,有的读出了批判。接着很自然地指向祥林嫂的死亡,在对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的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无论是自杀还是冻死饿死,反正祥林嫂是被逼死的。问题自然导向: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在学生们一番七嘴八舌后,发现没有一个人有主观杀害或逼死祥林嫂的意愿,但她周围的一切人都有责任。从柳妈到四婶都脱不了责任,这些人都参与了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但谁是元凶呢?李镇西老师引导学生去关注祥林嫂周围每一个人的语言比如“你放下吧,祥林嫂!”还有柳妈叫祥林嫂去捐门槛等等。但他们说这些话并没有想到要去杀祥林嫂,有的人甚至是好心。那么,他们为什么在客观上又促成了祥林嫂的死呢?这便是当时每一个人头脑中固有的某些观念。这些观念就是几千年禁锢人们身心的“礼教”。李镇西老师没有让学生干巴巴地记住一个抽象的结论,而是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感受到“礼教”的确能够“杀人”,并使学生明白:鲁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批判的不是某一个人,他写的是“一种可怖的观念”,习以为常,没有人感到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
  3.引导学生把握鲁迅作品超越时空的思想意义
  鲁迅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初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个年代的美丑善恶。在鲁迅的笔下一一呈现,无可遁形,他的深刻莫过于此。他的探索和发现。在当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批判的“礼教”的实质,就是用“道德”以及道德所生的舆论来压抑人,把人变成非人。在封建礼教下,人失落了!而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人的解放,要做一个“人”,做一个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那么。旧的礼教破灭后,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礼教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现象,学生会认识到,如人对金钱的崇拜。有太多的人甘愿成为金钱的奴隶:还有等级观念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官场上大行其道。鲁迅的作品走进了八十年后的今天社会,学生从“旧故事”中读出了“新”意,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礼教,而且这礼教对人的影响依然会长期存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进步任重而道远,由此对鲁迅作品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