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俄罗斯坦克装甲车辆的今天与明天|明天俄罗斯对埃及分析
 

俄罗斯坦克装甲车辆的今天与明天|明天俄罗斯对埃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09 03:50:46 影响了:

  一、现役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改进      毫无疑问,尽管苏联解体给俄罗斯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与生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因为俄罗斯坦克研究与开发工作并未停止,所以它的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仍然被公认为世界领先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坦克装甲车辆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在下述两个领域展开:一个是对现役装备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进;二是开发研制新型的坦克装甲车辆。�
  在现代化升级改进方面,20世纪90年代的前5年,俄罗斯对基型的T―72和T―80主战坦克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改进,最后导致T―90主战坦克(1993年以前曾称为T―72БУ)和T―80УМ主战坦克的问世。俄罗斯对现役装备现代化改进的目标主要是加强其火力和装甲防护力。�
  上述改进型坦克装有相同的2A46M―2式125mm加农炮和9K119式“映射”(Reflex)导弹系统以及带1A42瞄准镜的1A45T式计算机化火控系统。炮射导弹可在坦克以30km/h的速度行驶中向100m~5000m距离上的固定或运动目标射击。“映射”导弹比T―72Б坦克的9K120式“芦笛”(Svir)导弹在性能上要好得多,后者必须在静止间发射。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炮射导弹系统的优缺点,在俄罗斯军事技术刊物上曾进行过广泛的争论。但是,我们应当记住,西方并没有这种武器系统。俄制炮射导弹系统唯一的缺点是它们从未在实战中应用过。炮射导弹的好处是主战坦克不必加大主炮口径就能增强坦克的火力。�
  至于坦克的装甲防护,T―90和T―80УМ主战坦克主装甲的厚度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假若不增强其底盘的承载能力,再要增大装甲厚度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可能再附加爆炸反应式装甲,不管是挂装的还是内置的。�
  俄罗斯的坦克设计师一直在寻找增强装甲防护的方法。通过研究,他们找到了一种非常新颖的方法,如研制“窗帘”(Shtora)―1光电对抗系统。该系统对下列弹药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这些弹药有半自动指令制导的,也有激光驾束制导的,如半自动指令制导的有“陶”式、“霍特”、“米兰”和“龙”式导弹等;激光驾束制导的有“小牛”、“海尔法”和“铜斑蛇”导弹等。�
  说到增强防护力,首先要提到的是独特的“竞技场”(Arena)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在T―80Б主战坦克上首次进行试验,并安装在生产型T-80УМ―1Bars(“雪豹”)主战坦克上。“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增强了主战坦克对反坦克火箭弹和导弹的防护力。�
  老型号的T―72和T―80主战坦克可以在大修和现代化改进中像换装新式火控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和发动机等那样,安装“窗帘”和“竞技场”这两种主动防护系统。这样确实有可能把几乎所有俄罗斯陆军现役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T―90和T―80УМ的水平,从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从成本效能的角度来看,就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形势而言,这种做法是非常有益的。在过去10年间,即使比较富有的西方国家也在对他们现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进行现代化改进。因为在今后10年~15年间,预计国外不会有新设计的主战坦克出现。�
  另外,还应当记住,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武库中还有大约6000辆各种型号的T―72主战坦克。因此,俄罗斯装甲车辆现代化计划在国外也有有利可图的应用前景。�
  现代化改进也已触及到了许多以坦克为底盘的装甲辅助车辆和工程车辆:ИМР―3和ИМР―3М战斗工程车、БМР―3和БМР―3М装甲扫雷车、МТУ―72装甲架桥车和БРЕМ―1М装甲抢救车。МТУ―72装甲架桥车和БРЕМ―1М装甲抢救车采用的是T―72Б和T―90主战坦克的底盘;BREM―80У装甲抢救车采用的是T―80У主战坦克的底盘。�
  
  二、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制与发展
  
  俄罗斯在改进现役坦克装甲车辆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例如,设在鄂木斯克的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一直在研制代号为“640工程”的“黑鹰”主战坦克。�
  “黑鹰”主战坦克的机动性试验车曾在鄂木斯克1997武器装备展览会上展示过,样车则出现在鄂木斯克1999武器装备展览会上。�
  “640工程”采用了绝对崭新的底盘,该底盘使用了T―80行动部分的一些部件。展示的样车则采用了加长的T―80车体,增加了1对负重轮。根据鄂木斯克设计局展示的机动性试验车来判断,以后该车体的设计将有重大改动。在其正面将有崭新的增强型装甲,车体前部和炮塔顶部将同时采用内置式爆炸反应装甲。驾驶员门不是像俄罗斯所有生产型坦克那样在驾驶员头部上方,而是在驾驶员的前部。�
  “黑鹰”的炮塔显然是绝对崭新的设计──一种全焊接结构炮塔。其正面倾斜装甲配有内置式爆炸反应装甲,覆盖范围大约为120o。炮塔顶前部也装有爆炸反应装甲块。炮塔顶部安装有激光传感器,炮塔两侧则装有榴弹发射器,这种榴弹发射器大概是用来发射“鸫”(Drozd)―M系统榴弹的。125mm炮弹存放在炮塔后部宽敞的尾舱内,并用装甲隔板与战斗室分隔开。如果弹药舱中弹诱爆储存的弹药,弹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则向上通过卸压板排出车外,乘员不会受到伤害。“黑鹰”有3名乘员,他们的位置与所有苏制坦克的相同。炮长位置配有激光测距―瞄准二合一瞄准镜。车长配有周视瞄准镜和热像仪。很明显,从这些瞄准镜系统中采集的所有数据都能显示在炮长和车长显示器上。�
  “黑鹰”主战坦克战斗全重48t,安装1门125mm火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12.7mm“科尔德”(Kord)高射机枪。主炮配有与“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类似的自动装弹机。这种装弹机能够装分装式和定装式两种弹药。看来,生产型“黑鹰”主战坦克将安装更大口径的火炮。�
  “黑鹰”主战坦克装有1台功率至少为1400hp的燃气轮机;大概会采用静液传动装置,坦克转向采用U形方向盘控制;行动部分有7对负重轮,履带与T―80主战坦克的类似,但稍宽一些;悬挂为扭杆弹簧独立悬挂,装有液压减震器。�
  根据专家的看法,“黑鹰”主战坦克在机动性、火力和防护力上,要比M1A2、“勒克莱尔”和“豹”2A5之类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高出70%。�
  俄罗斯乌拉尔车辆厂也研制出了另一种更为先进的T―95型主战坦克。这种主战坦克是俄罗斯国防部长在2000年3月访问下塔基尔和耶卡特林堡的军工企业时宣布的。�
  T―95的性能、外形和总体布置等至今仍是保密的。现在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该车并不是任何俄制生产型坦克的改进型,而是一种崭新的设计。同时,有些专家已经得到了该坦克的大致数据:战斗全重约50t,车长与车宽大体上与现装备的主战坦克相同。专家们认为该车需要至少1200hp的发动机,才能达到与今天的战场相适应的机动性。�
  T―95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战斗部分的布置。主要武器位于一个小型的无人炮塔内,自动装弹机设在炮塔下方,共有3名乘员,即驾驶员、炮长和车长,他们的战斗位置处在一个单独的装甲舱室内,用装甲隔板与自动装弹机和炮塔分隔开。�
  主炮的口径大概是135mm。这是一种极为新颖的火炮系统,完全有可能仍然是滑膛炮。�
  火控系统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目标数据将由一套光学和红外装置、激光测距仪和探测雷达采集输入。火控系统的研制是在研制T―95主战坦克中已经完成的多项关键任务之一,因为就乘员位置布置来看,乘员将不能够使用常规布置的光学观察仪器。�
  车体与炮塔用复合装甲制成,并披挂了第三代爆炸反应式装甲。T―95将很有可能配备一种从现有的“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发展而来的主动防护系统。�
  无炮塔结构有助于降低车高并减弱坦克的可观察性。因此,世界坦克发展的诸多问题就得到了部分解决:一种相对较轻的、乘员防护水平高的新一代主战坦克问世了。�
  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主战坦克,如M1A2、“勒克莱尔”和“豹2”等,因为装甲极厚,战斗全重都至少达60t。因此,它们的机动性和越野性能都受到了限制,它们难以空运。采用与T―90和T―80У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那些类似的主动防护系统,是不可能完全补偿薄装甲防护不足的,另外,主动防护措施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强。因此,在T―95主战上已经得以实现的坦克防护的方法看来是最有希望的一种。我们预计,俄罗斯不久就会部署一种主战坦克,使得俄罗斯的坦克工业比其西方的对手至少领先10年。�
  
  三、轻型装甲战斗车辆与保障车辆
  
  在今天的战场上用来与坦克协同作战的装甲车辆是当今任何装甲部队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兵战车在协同中起到先导作用。因此,现代化改进这些车辆也是非常重要的。�
  俄罗斯陆军现装备的步兵战车大部分是在1966年和1980年装备的БМП―1和БМП―2步兵战车,其性能已相当落后。先进的БМП―3步兵战车正在部署之中,但数量极少。因此,对其前代车型进行改进就显得非常迫切。除了俄罗斯以外,世界上还有二三十个国家装备有БМП―1和БМП―2步兵战车,因此,需求就更加迫切。即使БМП―2的武器可以接受的话,那么БМП―1的2A28式73mm滑膛炮和9K11“婴儿”(Malyutka)反坦克导弹也确实是该淘汰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KBP仪器仪表设计局才设计了一种新的“克利弗”(Kliver)战斗室,准备安装在БМП―1步兵战车上。�
  据信,这种战斗室是一种装有武器、瞄准系统、弹药、供弹系统和炮长座椅的炮塔。“克利弗”炮塔上装有1门2A72式30mm机关炮、1挺PKTM式7.62mm机枪和“短号”(Kornet)反坦克导弹发射系统。机关炮外套有特制套筒,以便在射击时增强其身管的刚度,同时也提高了火炮的射击精度。“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对付现代坦克的有效射程达5500m。该系统的9M133式反坦克导弹带有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能够杀伤挂装有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战斗车辆。“克利弗”即使不是十全十美的(例如,车顶1对舱门不能打开),但也相当不错。随着БМП―1步兵战车火力的显著增强,其他性能也随之提高。БМП―1步兵战车的许多国外用户很有可能对这种花钱不多又能使他们的步兵战车达到今天的要求的改进方案感兴趣。�
  不仅БМП―1和БМП―2步兵战车进行了改进,就连更新型的БМП―3步兵战车也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因为其武器不需要改进就已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步兵战车,所以正在进行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机动性和防护上。�
  因此,在阿布扎比1999国际防务装备展览会上展示了装有“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的БМП―3М步兵战车。采用“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导致该车炮塔一定程度的改动。炮塔后部安装了一个箱体,其内装有1台用以探测来袭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弹的雷达,而主动防护系统的子弹药则安装在炮塔的四周。БМП―3М装有1台先进的UTD―32F型650hp发动机。另外,该车配有计算机系统,用来监测各部件和整车日常的技术状况,从而使驾驶员能够以一定方式自动起动发动机,软件提供的性能自动得以保持。�
  БМП―3因为安装了S&R钢铁研究院研制的先进的挂装式爆炸反应装甲,所以需要安装一台大功率发动机。装上爆炸反应装甲以后,该车的战斗全重达21t。�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装甲车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减少不同战斗车辆和辅助车辆通用基型底盘的数量。例如,БМП―3步兵战车正在逐步成为主要的轻型履带式车辆的基型车。在过去的10年间,该车已变型出了БМП―3K指挥车、БРМ―3Ry侦察车、БРЕМ―Л抢救车、“菊花”反坦克导弹发射车、2С31“维纳”(Vena)120mm自行火炮和“沃斯托尔格”(Vostorg)重型推土机等。�
  尽管如此,БМП―3仍然是一种装甲较薄的步兵战车,就像今天的其他步兵战车一样,在战场上,其装甲防护能力比主战坦克的远要弱得多。�
  战争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源是战争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在作战中要保证乘员有足够的防护能力,以免受到伤害。认识到这个问题后,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利用T―55坦克的底盘,改装出一种БТР―Т重型装甲人员输送车。БТР―Т重型装甲人员输送车装有1个低矮的炮塔,炮塔上装有1门30mm机关炮、1挺7.62mm机枪和一套“竞赛”(Konkurs)反坦克导弹系统。这样的武器配置使得该车不仅能够对付轻型装甲目标,而且也能够对付重型装甲目标。经过重新设计的战斗室,可容纳车长、驾驶员和5名全副武装的步兵。�
  事实上,БТР―Т与其说是一种装甲人员输送车,倒不如说是一种采用主战坦克底盘的步兵战车。后来,这种车被称为坦克支援车或真正意义上的装甲人员输送车。�
  2000年8月,乌拉尔车辆制造厂在乌拉尔2000武器装备展览会上展示了该厂生产的坦克支援战车,即“199”工程。该车采用T―72主战坦克的底盘和1台新研制的V―92S2型1000hp发动机,战斗全重47t,主要用来对付轻型目标,如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和有生力量。坦克的炮塔被拆除,代之以1个可遥控操纵的武器站。该遥控武器站上装有1门2A42式30mm机关炮、1具AG30型或AGS―17A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和1挺PKTM机枪。武器站上还可以安装“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车体前装甲是配有爆炸反应装甲的整体结构式复合装甲。车体两侧装有裙板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组件。“199”工程有5名乘员。
  “199”工程和БТР―Т这两种车辆都被认为体现了新一代战车的概念。前者看来在武器和装甲防护上要比后者优越,并且总体布置也好一些。但是,该车不搭载步兵。预计不久就会从更加先进的“黑鹰”和T―95主战坦克发展类似的战车,它们将不会再有前代车型所固有的缺陷。�
  人们认为将来不仅仅只有主战坦克及其支援车辆在战场上与敌人撕杀,而且在频繁的局部战争中,也需要大量的装有杀伤性武器并具有坚强防护力的高机动性战车在战场上驰骋纵横。20世纪90年代初,嘎斯合资公司研制了新型БТР―9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其性能比起БТР―60ПБ、БТР―70和БТР―80以及西方同类型的现代装甲人员输送车要优越得多。�
  БТР―90装有1门2A42式30mm机关炮、1挺PKTM7.62mm机枪、1具AGS―17式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和“竞赛”反坦克导弹系统。该车承载力达7t,车内空间为12m3,故能够安装重量更大的武器系统,如БМП―3的武器系统、反坦克炮、120mm炮、地对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系统等。该车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车底为楔形结构,V形截面,能防反坦克地雷。БТР―90是第一种能够安装BIUS车载数据管理系统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事实上,БТР―90更像轮式步兵战车,而不是传统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据信,这类装甲车辆最适合装备快速反应部队。�
  空降部队是快速反应部队的主战力量,在其装备的各式各样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中,空降战车(亦称伞兵战车)是最适合的装备。苏联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的这种车辆世界上至今仍然是难有匹敌。1990年,苏联伞兵部队装备了新一代的БМД―3空降战车。这种车辆是所有空降战车中性能最好和最先进的一种。它能在乘坐有乘员的情况下空降或者空投,故乘员在着陆后立即能够投入战斗。车体为高强度多层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为了加强防地雷性能,乘员座椅固定在战斗室顶内侧。车体的前上装甲板装有两个球形座,分别安装AGS―1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和RPKS―74式轻机枪。炮塔为双人炮塔,主要武器与БМП―2的相同。БМД―3能够用所有军用运输机空运,并能使用PBS―950型多伞衣无托盘伞降系统进行空投。�
  БМД―3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一代车辆。第一种车型是2С25“Sprut―SD”自行反坦克炮,实际上,这是一种用加长型БМД―3底盘研制而成的轻型坦克。这种空降坦克战斗全重18t,主炮是从2A46坦克炮变型来的2A75式125mm滑膛炮,配用2A46坦克炮的所有弹种,包括炮射导弹。因此,假如2С25装备部队,俄罗斯空降兵就会得到一种杀伤威力如同主战坦克的轻型战车。�
  2С19式152mm“姆斯塔”(Msta)―C自行榴弹炮是俄罗斯炮兵部队的制式装备。尽管这种自行火炮性能仍然还很先进,但是俄罗斯正在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为“姆斯塔”―C安装自动瞄准系统和火控系统。�
  由于上述系统增强了该车的战斗能力,因此,这种车辆符合严格的现代标准,同时其155mm变型车已成为国外先进的自行火炮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今天,俄陆军装备的152mm自行火炮大部分是2С3М“阿卡齐亚”(Akatsiya)型自行火炮。据信,2С3М自行火炮仍要服役10年~15年。有鉴于此,已经制定了一项2С3М现代化改进计划,计划的目标是通过采用一种新式39倍口径身管和2С19榴弹炮的制式杀伤爆破榴弹来增大火炮的有效射程,因此,全装药弹的射程将从17.3km增大到25.1km。�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除了研制和完善常规的身管火炮以外,所谓的突击炮也在继续发展。这类火炮包括2Б16“诺纳”(Nona)―K牵引式和2С9“诺纳”―SV、2С23“诺纳”―SVK自行式120mm火炮。在局部冲突的作战中,这种火炮曾风靡一时。局部战争一般没有明确的前线,参与作战的部队常常是在战术和火力支援方面相当独立的小股部队。因此,在局部战争中使用2С19之类的自行火炮常常是不合理的,而将迫击炮和榴弹炮二者之长处集于一身的2С9型120mm自行火炮则证明具有极高的战斗效能。�
  2С21“维纳”(Vena)自行火炮的问世标志着自行火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С21“维纳”自行火炮使用БМД―3的底盘,火炮身管加长,有效射程增大。其杀伤榴弹的最大射程达13km,迫击炮弹可达7.2km。与其前代车型不同的是,该车装备了火控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它可以取代俄军现装备的所有火炮,从120mm迫击炮到122mm榴弹炮。�
  口径更大的突击炮预计不久便会问世。莫斯科鲍曼科技大学特种机器制造科研院已经提出了一种152mm自行火炮的概念、总体布置和基本技术指标,该车采用БТР―80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底盘,携带的弹药基数为20发。在不久的将来,左右战争结局的可能就是这种系统。�
  毫无疑问,这篇简短的综述并不能反映俄制装甲战斗车辆的全貌。在新世纪之初,俄罗斯装甲战斗车辆的发展概况表明,俄罗斯陆军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火力强,防护性好,机动性高,具有很强的威慑能力,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俄罗斯在新世纪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前景仍将非常广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