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亦喜亦忧话赛课|去报瑜伽课一般多少钱?
 

亦喜亦忧话赛课|去报瑜伽课一般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9-04-01 04:32:38 影响了:

  摘要:客观地反映了省级初中化学评优课中存在的喜忧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积极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评优课;建议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1年10月上旬,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2011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参赛的教师是江苏省各市、县的优秀青年教师,因为年轻,所以有很多新理念;因为是代表,所以有很多特色。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化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他们的课,让笔者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引发了笔者更多的思考。
  1 欣喜
  1.1 选题新颖别致
  本届比赛,各参赛选手选题很考究,与往年比较有较大不同。对比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以往的热门课题是“燃烧与灭火”、“二氧化碳”等,现在转为“构成物质的微粒”、“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选题由热点物质的探究转为核心概念的建构,既说明选手们敢于挑战教学难点——抽象概念的教学和难以看出热闹的教学,又说明在热闹的“实验探究”过后,不少教师已经自觉地进入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刻的“思维探究”的教学尝试。
  1.2 课型领域拓宽
  本次选手所选的课题各有千秋,给听课者别样的精彩。以往的评优课多为新授课,本次除了新授课还有复习课“氧气性质的复习”、拓展课“碳循环的魅力”与“化学与环境——酸雨”和启蒙课“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等。
  1.3 教学手段推陈出新
  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起过渡的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在教学过程中,选手们都能够娴熟运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力求优化整合多种教学媒体。除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模型等方式进行教学外,还增添了新的手段,有的自制学具如小白板、小磁钉、“元素扑克牌”,有的将手持技术运用与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的运用了电子白板等。
  1.4 板书设计锦上添花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两届赛课的选手大多数用ppt替代板书,即或有板书也比较随意。这次板书基本上都精心设计,成为突出思维主线、突出重点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和建构知识网络的重要工具。
  如:化学与环境——酸雨
  1.5 教学重心有效转移
  化学基本概念的获得、原理的形成,不但要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应该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出发,化学的教育功能出发,立足更为宏观的背景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整体认知的、联系的环境中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化学基本原理,因此教学的重心再后移一步,不是简单地直指所学知识技能的结果,而是真正让新知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创建一种适宜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环境,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的深入思考,最终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本质,获得知识,效果将更好。以往的教学评比中,比较看重教师个人素质,议论中心多是某个老师演绎的好坏,而本次活动中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表现。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课堂的民主气氛、课堂的学习效率是老师们观察的重点。这说明本次活动的教学重心已移向学生。
  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点落实情况,而本次多关心知识的系统建构、核心概念的意义建构,关心知识的拓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提升,关心化学思想和化学观念的形成,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如科学比较法、科学分类方法和科学实验法。这说明本次活动的教学重心移向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1.6 观摩者的教学品味普遍提升
  本次评优课有2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参加了观摩。在访谈中,许多老师都说:青优课评比不如以前,让人耳目一新的少了。这说明,一方面新课程的深度实施,老师们都是实践者,新方法、新手段都已经自觉运用烂熟于心,再听其他人上课,要求自然会提高,何况是省级评优课,那种心理期望值是很高的。当然,也说明随着新课程深度实施,教学创新的难度也更大了,意味着初中化学课改已经进入了“高原期”。
  2 隐忧
  虽然通过本次观摩评比,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亮点,学到许多好的案例。但是,我们在悉心观察和冷静思考时,还是发现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2.1 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依然“涛声依旧”
  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教学工作既需要精心设计,又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学机智,根据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反馈灵活运用设计方案。
  2.1.1 在本次比赛中,少数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对科学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他们认为仅适用于化学变化,这样会误导学生,不能建立正确的守恒观。又如一些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用模型解释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时,误认为“两个水分子分解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然后再两两结合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在讲述分子概念时还沿用老的人教版教材的旧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讲微粒间隙时,教师不加前提地归纳为“气体>液体>固体”,那么试问冰的分子间隙比水的分子间隙小吗?在做分子间隙实验时,教师一再强调“两种不同液体混合,要求必须等体积”,是这样“必须”吗?
  这些现象的发生说明,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自觉进修和学习意识,研究不够深刻,视野不够宽,长期地局限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之中,固化了思维。
  2.1.2 教学过程设计中仍存在活动重点与教学主题的“跑偏”现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