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如何设计出优质高效的练习题]
 

[如何设计出优质高效的练习题]

发布时间:2019-04-20 04:10:39 影响了:

  课堂中学生学习、运用、巩固数学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做练习题。学生做练习的效果,直接与老师对练习题的设计、编排和练习以后的评价反馈情况密切相关。因此,老师要提高布置练习的艺术性。布置练习的首要问题是布置给学生做什么样的练习题,也就是如何设计出优质高效的练习题。教师设计练习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布置练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和熟练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设计练习时,必须注意适度的层次性。布置练习的对象是具有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知识结构的小学生群体。因此,设计的练习必须考虑学生好、中、差三个水平层面的情况,以求全体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得练习的最佳效果。布置练习的艺术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加以体现。
  一、有趣味性
  练习有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利用认知觉的错觉设计的“误导性练习”和有悖学生思维定势的“怪异性练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变相思维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来求解,比如:有一个圆形以这个圆形的半径来作为正方形的两条边,已知圆面积是15.7平方米,求正方形的面积。通过此类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有诱导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练习来促进。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思考性,让学生在做题中发展思维。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变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解题方法的不良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解、逆向思维题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发展学生智力。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问题的应用题。
  三、有开放性
  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从条件、问题、策略、结论这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条件有余或不足的开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广阔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开放题,可以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观念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策略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索,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解题策略,获得不同的结果,敢于、乐于、善于参与交流活动,并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思维的求异性、简捷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结论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多种可能的结论,摆脱答案永远惟一的僵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注意所设计练习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四、有合理性
  无论是用教材上的练习,还是教师引进或自己设计的练习,都会有一个练习安排是否得当的问题。练习题的安排必须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应注意将复习、准备、形成性练习安排在学生学习、形成新知阶段,将基本、变式、判断、混合练习安排在学生巩固新知阶段,而将综合、拓宽、系统练习安排在学生发展新知阶段。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安排特点,新授课的练习,一般不超过混合练习;练习、复习课的练习,一般不必安排形成性练习。安排新授课的练习时要注意:形成新知分层练,关键之处重点练,难点之处强化练,易混之处对比练。而安排复习课的练习时则应注意,再现旧知全面练,形成网络系统练,形成技巧变中练,拓宽思路灵活练。
  五、有完整性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以后,应组织评价反馈,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完成练习中的想法。这也就成了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不少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解题思路并不清晰,但在评价反馈时,就必须把自己的解题过程、理由整理成语言,清楚地说出来,实际上这是一个知识内化和反思的过程。在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如能适当地做一点追问,诱发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反思、质疑,引导学生对练习题进行拓展、变化和延伸,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能力。在组织对练习的评价反馈时,我们应注意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自评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好习惯,通过同学问的互评,促进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教师不应是学生练习的当然裁判,而应是评价反馈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尽可能收集学生做练习的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刘艳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