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某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精选多篇)|农民下山桩迎春
 

某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精选多篇)|农民下山桩迎春

发布时间:2019-06-04 14:29:38 影响了:

第一篇: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欠发达山区要真正把中央这一决策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就面临着如何根据山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问题。结合**县实施的"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找材料 到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县下山转移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县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转移下山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下山脱贫新村39个,其中公路沿线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13个、中心村12个,实现搬迁6000户共1.9万人。最大的安置点县城农民新村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安排建房地基1012直,吸纳了3500余人进城落户。据不完全统计,下山脱贫点的农民收入与留守山区的农民相比,增加两成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4年底已累计转移了2.8万人,其中到县外进行异地综合开发的有7500余人,遍及全国25个省份135个县、市、区。

**县的下山转移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诸多困难与问题:一是部分农民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由于地处偏僻、信息封闭、社会交往面窄,很多贫困山区的农民存在较强的守旧心理和传统的小农观念,思想保守,对山林土地的依赖性大,对下山转移持怀疑态度。很多农民担心下山转移改变山林土地承包权,思想顾虑较大。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下山的主动性。二是下山转移相应规划相对滞后。**县下山转移总体实施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完全将下山农民安置点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尤其是中心村规划滞后,很多下山转移工作仍由乡镇各自为政,自行组织实施,或由农户自发就近搬迁,导致安置点建设规模小、档次低,资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共享率不高。三是政府财力统筹能力仍然有限。就政府而言,每搬迁转移一名农民都要付出高额成本,包括劳动力技能培训、安置点土地供应和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等。乡镇一级财政则更难以承担中心村下山脱贫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就农民而言,我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的还有1.6万人。大多数农民还缺少原始积累,经济条件有限,筹款渠道较窄,很难承担下山建、购房的费用。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价格也激剧上升,客观上造成下山转移安置成本提高。四是安置社会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具有一技之长,谋生手段较强的山区农民多已自发迁移,仍居住在深山区的农民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他们转移下山后谋生手段有限,因而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盲目无序、供需脱节、职业层次低、就业不稳定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力度,但一时仍无法完全解决下山转移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对实施下山转移工程必要性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初确定并启动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这项工作。这是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首先,从**的发展要求来看。据初步统计,2014年**生产总值为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50元、城市化水平为45%。依据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2014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生产总值必须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6000元,未来一个时期上述指标年均增长必须分别达到7.4%和4.2%;城市化水平要提高到70%,年均必须提高1.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艰巨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目前,**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八成,要实现农民居住城镇化、职业非农化,就必须通过加快农民下山转移,并以此推进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从山区农民的需求来看。虽然近年来**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村,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潜力,有的还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全县居住在500米以上的高山深山区农民有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9%;居住在库区的农民有1.9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去年,高山深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仅为全县水平的80%;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仅为全县水平的72%,其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774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还有100个自然村4634人。全县目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其中重点监测的a、b类点8处,4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年初下山转移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山区农民要求下山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报名的山区农民达5886户21518

人。因此,把这些居住在偏远山村、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转移山下,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选择。

再次,从下山转移的现实可能来看。当前,**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黄金发展阶段,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已逐渐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目前,仅工业园区就解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吸纳季节性从业劳动力9000多人,并且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同时,省里加大了对欠发达山区、库区的扶助力度,对紧水滩库区(包括石塘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5600元,对地质灾害点、高山深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3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积极引导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

三、加快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民下山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提出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各个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从**实际来看,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相对匮乏,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山区农民如果不转移、不转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将难以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县的村落布局十分分散,全县不足11万人口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645人、每个自然村130人。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就有262个。到2014年底止,行政村中还有50%没通电视光缆、27%没装自来水、26%没通康庄公路、8%没通电话。这样分散的村庄布局,如果要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必须安排巨大的公共财政投入,这不仅在短期内不堪重负,难以完成,而且投入的效果和效益也不理想。以安溪乡木樨花村为例,全村虽有户籍人口317人,但实有人口仅70人,如建设通村公路,投资将达250万元,这相当于要为村民人均投资3.6万元,显然,这样的投资效益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讲求效果,最大限度地分层次加快农民下山转移。

(二)科学制定规划

实施下山转移,规划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把下山转移这项工作纳入到"十一五"整体规划之中。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加强衔接。二是要制定下山转移具体工作规划。通过具体工作规划,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引导手段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三是要搞好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村,纳入下山转移范围后,要结合退耕还林、宅基地整理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统一实行萎缩性管理。各个规划要相互衔接,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总的目标是要达到凡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脱贫奔小康山村的农民尽可能逐步纳入下山转移范围,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地质灾害频发、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要作为下山搬迁的重点。

(三)加强组织实施

实施下山转移,关键在于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保证。近年来,**县已先后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地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和困难群众下山转移等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两级组织网络。要加强下山转移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或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下山转移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应将各个渠道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改变"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以求资源效能的最大化。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捆绑起来,发挥政府下山转移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要积极探索将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统筹起来,用以鼓励和引导农民下山转移,以提高资源共享率和要素利用率。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科学分工,强化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要因地制宜安置。安排安置点时,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县政府统筹规划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强化经济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城区内尽可能实施公寓式小区安置,以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城市品位。城区外还可采取资金补助式下山转移、中心村自建房式下山转移和县外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点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相结合。

(四)完善配套政策

实施下山转移,还必须加快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要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全面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把素质培训作为农民转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山区的剩余劳动力尽快拥有一技之长,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进下山脱贫的进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法律常识等教育,进一步增强下山农民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大力扶助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要探索建立下山农民创业资金贷款担保机构,为下山农民转产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为下山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对吸纳下山农民就业的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实行社会保障费补助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要建立健全以统筹养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民覆盖,促进农民由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

第二篇:关于加快山区农民下山转移步伐几点建议

5月上旬,我到××乡建林村开展蹲点调研。建林村地处紧水滩水库北岸,共有村民92户342人(其中紧水滩水库移民50人),山林13000 亩,生态公益林6000多亩,人均耕地0.93地处紧水滩水库北岸,2014年人均收入为4000元,下山转移15户40多人。

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大部分村民要求下山转移的愿望非常强

烈。的确,下山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保护库区的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林、土地等资源。但目前单靠政府力量还是不够的。一方面是政府扶持的资金有限,不可能解决该村全部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居住分散,地处库区、山区,基础建设投入大,且共享率低。因此必须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快下山转移步伐。

一是要加大对群众下山转移的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有转移愿望而一时未能转移群众的思想工作,维护库区的稳定;另一方面政府要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提高对下山转移群众的资金的补助标准,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下山转移扶持力度,尽量使更多的群众实现转移。同时在转移的方式上要采取梯度转移,将有条件、有能力的群众直接转移进城,经济条件差的根据群众意愿转移到中心镇、中心村。

二是要加大对群众发展生产的扶持力度。从根网本上来说就是要优化该村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快他们的增收步伐,实现经济积累,为下山转移打下经济基础。要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家对移民和困难群众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群众生产开发扶持资金的投入,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使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

三是要加大对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整合资金重点扶持中心镇、中心村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以良好的人居环境来吸引群众下山梯度转移,同时减少已列入下山转移规划的移民村、点的基础设施投入,节省更多的资金用于下山转移工作,以此来促进群众的转移。

四是要加大对已转移群众的后续帮扶工作。在深化后续扶持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下山转移小区后续配套建设和物业,使建成的下山转移小区成为小康家园。要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全面实行下山转移群众培训制度,建立培训网络。减免培训费等。鼓励下山群众离土转岗,努力突破下山转移农民原有的农村保障框架,统筹农村社会保障,健全以养老、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下山转移群众由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真正使这部分群众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第三篇:柴河镇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汇报材料

柴河镇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汇报材料

区划调整以后的##区辖=个农业乡镇,=个街道办事处,==个城市社区,===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万人,耕地面积近==万亩。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截止=月底,全区已完成农业增加值=====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全区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万人,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新

增====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引导性培训====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扎实做好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工作

一是通过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的直补政策;二是继续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逐家逐户发放“监督卡”,保证了全区=.=万户农户一户一卡;三是专款专用,确保直补款及时足额发

放到农户手中,今年我区共免除农业税===万元,补贴农户=.=万户,发放补贴款===.=万元。

(二)严格落实农机具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

今年我区共争取到国家、市级农机、农具购置补贴资金==.==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万元,国家财政部农机购置市级配套农具补贴资金=.==万元,市级农机购置及配套农具补贴资金==.=万

元,共补贴大中型拖拉机==台,秸秆还田机==台,旋耕机==台,深耕犁=台。

(三)深入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结合区划调整后我区农业的现状和产业特点,我区依托汇通公司、豫汇公司、天翼公司、三剑客奶业公司、雪源实业公司及科丰公司棉花加工厂等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加快生猪、奶牛、肉鸡等养殖区和蔬菜、烟棉、林果等种植区建设,迅速突起畜禽产业经济带。目前,以干河陈乡、阴阳赵乡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己存栏奶牛====头,产奶量=.=万吨;由汇通公司带动的生猪养殖基地,现己遍布五乡镇,目前生猪存栏达==.=万头,出栏==万头;以大刘镇、空冢郭乡为主的肉鸡养殖基地,己出栏肉鸡==万只;以高速公路两侧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面积已达====亩;以问十乡为主的烟叶种植基地和棉花种植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达=.=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万亩;以空冢郭乡、阴阳赵乡、大刘镇和问十乡为主的“订单农业”种植基地,主要生产种子粮、优质小麦和优质烟棉,面积达=.=万亩;同时努力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种植,种植面积已达==.=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全区“订单农业”和优质专用粮食种植总

面积达到==万亩。八大基地的迅速膨胀,辐射带动农户=万多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四)积极开展富裕村创建活动

近年来,全区上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区划调整,我区行政村总数由==个增加到===个,尚有==个为省级贫困村,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前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以开展创建富裕村活动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以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我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率先在我市实现农村小康。====年为创建活动起步年,以乡镇驻地村、主干道沿线村、经济强村和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为重点,着力建好==个左右富裕村。====年和====年为发展阶段,全区力争有==—==个村基本达到富裕村标准。====至====年为全面建设、整体提高阶段,力争全区==%以上的村基本达到富裕村标准。目前,每个乡镇所确定的=个富裕村创建示范村都正在稳步推进,并已初见成效,村容村貌明显

改善,农民素质明显提高,治安案件明显下降,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五)全面启动沼气工程建设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把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途径,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二是狠抓“五到”。即:任务到村、宣传到户、责任到人、资金到位、服务到家。我们将市政府下达的====座沼气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措施,深入宣传了沼气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安全使用常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明确各乡镇“行政一把手”为沼气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定岗位职责,实行建池合同管理,做到“包建池、包使用、包维修、包赔偿”,确保建池成功率达===%;区财政筹措专款资金==万元,组织全区===个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万元,每个乡镇安排对口资金=万元,共组织资金==万元,作为扶持建池农户的专项资金;区、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还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户家中,将沼气建设政策宣传到家,沼气使用技术服务到家,沼气物资发放到家,沼气资金补助到家。截至目前,全区共发放扶持资金==万元,发放沼具===套。三是加强督导,落实奖惩。由区农村经济工作合力团负责,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沼气建设工作督导组,每月督导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和排序,年底,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单位班子年终考评成绩,从而保证了我区沼气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今年以来,全区共新建启用沼气====座,其中==个沼气示范村共新建池====

座,示范带动全区非沼气示范村新建池====座。

(六)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年初,我区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即定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制定出台了《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等方面

强化举措,保证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区从长计议,由区农工委、劳动、计生、财政、乡镇政府联席开展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劳务输出工作。以区农工委为中心,综合协调全区各部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以区人劳局为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乡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微机办公,把全区劳动力和外出人员情况录入微机,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设立群众咨询平台,方便群众咨询有关外出劳务、劳动法规等有关知识。目前,我区共输出劳动力=====人,其中

新增输出劳动力====人,务工地点主要是广州、深圳、厦门等南方城市以及我市的周边地区。

=、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区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万元培训专项资金,全面启动培训工作,把专业技能培训作为一件具体的实事来抓,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认定漯河技校、振华学校、科华电脑学校、坤华技校、电子科技中专学校、汇源技校六个学校为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降低入学门槛,取消入学考试,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实行结业考试,确保了每一位受培训者都能掌握一两门适用技术。今年以来,我区共印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单====份,引导性培训教材=====份,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人,引导性培训====人。=、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由区农业、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牵头,各乡镇、村配合,通过农民夜校、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开展了对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班==余期次,培训致富带头人====人。这些致富能手兴办了一批各类企业,吸纳了

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随着耕地和农业人口的增加,我区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成立了由区四大班子领导组成的源汇区农村经济合力团,区委、区政府还多次召开常委会和区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尤其是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后,我区及时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贯彻,并于=月==日召开了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年全区农村工作意见,以区

委、区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的意见》、《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建富裕村活动的实施意见》、《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畜禽养殖业公司带基地联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的意见》和《源汇区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在全区各乡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杯”夺杯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

(二)转变职能,精兵简政,发挥桥梁纽带和服务帮扶作用

在乡镇机构改革上,区委、区政府结合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着眼点,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禽养殖业公司带基地联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意见》,抽调各乡镇机关精干力量,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外联市场和龙头企业,内联基地和农户,依托龙头企业和技术部门,为畜禽养殖基地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良种引进、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鼓励其他分流人员,积极创办和领办经营性服务实

体。

(三)完善机制,落实奖惩

=、奖励扶持。区财政拿出==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发展基金,对种植基地、养殖大户和引进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贷款贴息扶持和奖励。凡新建成一个万头规模养猪场、发展一个==万只肉鸡养殖小区,奖励现金=万元;创办一个百亩以上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奖励=万元;引进一个农业项目,按实际到位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认定一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奖励====元,认证一个无(请继续关注:WwW.HaOWORD.cOM)公害农产品奖励====元。=、开展“夺杯竞赛”活动。从今年起,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各乡(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杯”夺杯竞赛活动。活动设金、银、铜奖各一名,年底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确定夺杯单位。区委、区政府召开表彰会,对

夺杯单位进行表彰奖励。除颁发金、银、铜杯外,分别给予夺杯乡镇一定的现金奖励。

=、督导考评。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及涉农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科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进行督导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考核结果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政绩档案。

三、“十五”计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十五”计划工作中存在问题

“十五”期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重视不够。由于农业对增加财政收入的直接作用不大,因此,个别部门、个别单位对农业及其结构调整不够重视,工作推进缓慢。二是全区大农业作用突出不明显。区划以后,源汇区成为了一个农业大区,区委、区政府在年初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和相关举措,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全区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时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仍然偏低,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还是在传统种植模式下进行的,集约化强度低,效益不高,科技棚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虽然我区现已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五是农民的

收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二)“十一五”期间发展方向及重点

今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及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卖出难、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二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正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时机比较成熟。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依托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我区的一个主导产业。三要发展农副产品基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蔬菜、果品生产、豆制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等农副产品基地,使之成为完善的供应体系。四是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推动劳动力继续向

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加快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一是依托天翼等龙头公司,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面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调整粮粮经种植比例,实现间作套种等模式化栽培,增加土地生产潜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棉花、烟叶、瓜果等的生产,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同时

扩大小杂果为主的林果面积。二是依托汇通、豫汇、三剑客等龙头公司,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巩固扩大现有生猪、家禽饲养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奶牛饲养,启动奶业工程,推进畜禽生产产业化。三是发展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坑塘、观赏鱼养殖,并向集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方向发展。四是加快三产开

发,发展城乡经济,做好沿路、沿街开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四、对全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一)强化“绿色”理念,打造农业精品,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如何解决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建设三个重要问题。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实践表明,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和一个有效的载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了市民对高质量农产品及食品的市场需求。主要是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优质小杂果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果蔬;以生猪、家禽、奶牛、

水产四大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畜禽、渔业产品。

(二)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把发展工业、注重开辟产品销售市场的做法引入农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市的战略构想,紧紧围绕蔬菜、畜禽、水产、奶制品、林果等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开发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抓好当地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开设销售窗口,组织贩运和销

售队伍,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三)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坚持多种办法一齐上,短期内最快捷的是,抓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做到一方面加强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改变对外出务工农民放任自流的做法,防止和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加强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着眼长远,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创办更多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项目,依靠加快工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吸

纳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快速增加农民收入。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放开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积极鼓励科技承包,加强推广服务,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档次、质量

和技术含量。

(五)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小工程”上增加投资规模,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农业扶持上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不断为农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宽松政策,让农业快速发展。如出现妨碍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类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必须

消除;乱占耕地行为也必须尽快得到遏制;农民负担需进一步清理整顿。

同时,我们也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于新划入我区的四个基础较薄弱的农业大乡,在资金和项目上适当给予倾斜,使我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保持同步。

_年九月十三日

第四篇:区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汇报材料

区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汇报材料

区划调整以后的##区辖=个农业乡镇,=个街道办事处,==个城市社区,===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万人,耕地面积近==万亩。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截止=月底,全区已完成农业增加值=====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全区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万人,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新增====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引导性培训====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扎实做好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工作

一是通过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的直补政策;二是继续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逐家逐户发放“监督卡”,保证了全区=.=万户农户一户一卡;三是专款专用,确保直补款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今年我区共免除农业税===万元,补贴农户=.=万户,发放补贴款===.=万元。

(二)严格落实农机具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

今年我区共争取到国家、市级农机、农具购置补贴资金==.==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万元,国家财政部农机购置市级配套农具补贴资金=.==万元,市级农机购置及配套农具补贴资金==.=万元,共补贴大中型拖拉机==台,秸秆还田机==台,旋耕机==台,深耕犁=台。

(三)深入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结合区划调整后我区农业的现状和产业特点,我区依托汇通公司、豫汇公司、天翼公司、三剑客奶业公司、雪源实业公司及科丰公司棉花加工厂等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加快生猪、奶牛、肉鸡等养殖区和蔬菜、烟棉、林果等种植区建设,迅速突起畜禽产业经济带。目前,以干河陈乡、阴阳赵乡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己存栏奶牛====头,产奶量=.=万吨;由汇通公司带动的生猪养殖基地,现己遍布五乡镇,目前生猪存栏达==.=万头,出栏==万头;以大刘镇、空冢郭乡为主的肉鸡养殖基地,己出栏肉鸡==万只;以高速公路两侧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面积已达====亩;以问十乡为主的烟叶种植基地和棉花种植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达=.=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万亩;以空冢郭乡、阴阳赵乡、大刘镇和问十乡为主的“订单农业”种植基地,主要生产种子粮、优质小麦和优质烟棉,面积达=.=万亩;同时努力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种植,种植面积已达==.=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全区“订单农业”和优质专用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万亩。八大基地的迅速膨胀,辐射带动农户=万多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四)积极开展富裕村创建活动

近年来,全区上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区划调整,我区行政村总数由==个增加到===个,尚有==个为省级贫困村,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前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以开展创建富裕村活动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以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我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率先在我市实现农村小康。====年为创建活动起步年,以乡镇驻地村、主干道沿线村、经济强村和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为重点,着力建好==个左右富裕村。====年和====年为发展阶段,全区力争有==—==个村基本达到富裕村标准。====至====年为全面建设、整体提高阶段,力争全区==%以上的村基本达到富裕村标准。目前,每个乡镇所确定的=个富裕村创建示范村都正在稳步推进,并已初见成效,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素质明显提高,治安案件明显下降,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五)全面启动沼气工程建设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把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途径,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二是狠抓“五到”。即:任务到村、宣传到户、责任到人、资金到位、服务到家。我们将市政府下达的====座沼气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措施,深入宣传了沼气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安全使用常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明确各乡镇“行政一

把手”为沼气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定岗位职责,实行建池合同管理,做到“包建池、包使用、包维修、包赔偿”,确保建池成功率达===%;区财政筹措专款资金==万元,组织全区===个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万元,每个乡镇安排对口资金=万元,共组织资金==万元,作为扶持建池农户的专项资金;区、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还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户家中,将沼气建设政策宣传到家,沼气使用技术服务到家,沼气物资发放到家,沼气资金补助到家。截至目前,全区共发放扶持资金==万元,发放沼具===套。三是加强督导,落实奖惩。由区农村经济工作合力团负责,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沼气建设工作督导组,每月督导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和排序,年底,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单位班子年终考评成绩,从而保证了我区沼气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今年以来,全区共新建启用沼气====座,其中==个沼气示范村共新建池====座,示范带动全区非沼气示范村新建池====座。

(六)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年初,我区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即定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制定出台了《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等方面强化举措,保证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区从长计议,由区农工委、劳动、计生、财政、乡镇政府联席开展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劳务输出工作。以区农工委为中心,综合协调全区各部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以区人劳局为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乡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微机办公,把全区劳动力和外出人员情况录入微机,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设立群众咨询平台,方便群众咨询有关外出劳务、劳动法规等有关知识。目前,我区共输出劳动力=====人,其中新增输出劳动力====人,务工地点主要是广州、深圳、厦门等南方城市以及我市的周边地区。

=、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区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万元培训专项资金,全面启动培训工作,把专业技能培训作为一件具体的实事来抓,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认定漯河技校、振华学校、科华电脑学校、坤华技校、电子科技中专学校、汇源技校六个学校为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降低入学门槛,取消入学考试,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实行结业考试,确保了每一位受培训者都能掌握一两门适用技术。今年以来,我区共印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单====份,引导性培训教材=====份,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人,引导性培训====人。

=、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由区农业、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牵头,各乡镇、村配合,通过农民夜校、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开展了对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班==余期次,培训致富带头人====人。这些致富能手兴办了一批各类企业,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随着耕地和农业人口的增加,我区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成立了由区四大班子领导组成的源汇区农村经济合力团,区委、区政府还多次召开常委会和区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尤其是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后,我区及时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贯彻,并于=月==日召开了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年全区农村工作意见,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实施“六区一带”特色农业工程的意见》、《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建富裕村活动的实施意见》、《源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畜禽养殖业公司带基地联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的意见》和《源汇区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在全区各乡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杯”夺杯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

(二)转变职能,精兵简政,发挥桥梁纽带和服务帮扶作用

在乡镇机构改革上,区委、区政府结合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着眼点,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禽养殖业公司带基地联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意见》,抽调各乡镇机关精干力量,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外联市场和龙头企业,内联基地和农户,依托龙头企业和技术部门,为畜禽养殖基地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良种引进、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鼓励其他分流人员,积极创办和领办经营性服务实体。

(三)完善机制,落实奖惩

=、奖励扶持。区财政拿出==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发展基金,对种植基地、养殖大户和引进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贷款贴息扶持和奖励。凡新建成一个万头规模养猪场、发展一个==万只肉鸡养殖小区,奖励现金=万元;创办一个百亩以上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奖励=万元;引进一个农业项目,按实际到位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认定一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奖励====元,认证一个无公害农产品奖励====元。

=、开展“夺杯竞赛”活动。从今年起,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各乡(镇)开展

了“农业产业化杯”夺杯竞赛活动。活动设金、银、铜奖各一名,年底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确定夺杯单位。区委、区政府召开表彰会,对夺杯单位进行表彰奖励。除颁发金、银、铜杯外,分别给予夺杯乡镇一定的现金奖励。

=、督导考评。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及涉农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科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进行督导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考核结果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档案。

三、“十五”计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十五”计划工作中存在问题

“十五”期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重视不够。由于农业对增加财政收入的直接作用不大,因此,个别部门、个别单位对农业及其结构调整不够重视,工作推进缓慢。二是全区大农业作用突出不明显。区划以后,源汇区成为了一个农业大区,区委、区政府在年初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和相关举措,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全区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时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仍然偏低,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还是在传统种植模式下进行的,集约化强度低,效益不高,科技棚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虽然我区现已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五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二)“十一五”期间发展方向及重点

今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及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卖出难、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二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正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时机比较成熟。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依托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我区的一个主导产业。三要发展农副产品基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蔬菜、果品生产、豆制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等农副产品基地,使之成为完善的供应体系。四是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推动劳动力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加快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一是依托天翼等龙头公司,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面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调整粮粮经种植比例,实现间作套种等模式化栽培,增加土地生产潜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棉花、烟叶、瓜果等的生产,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同时扩大小杂果为主的林果面积。二是依托汇通、豫汇、三剑客等龙头公司,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巩固扩大现有生猪、家禽饲养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奶牛饲养,启动奶业工程,推进畜禽生产产业化。三是发展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坑塘、观赏鱼养殖,并向集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方向发展。四是加快三产开发,发展城乡经济,做好沿路、沿街开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四、对全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一)强化“绿色”理念,打造农业精品,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如何解决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建设三个重要问题。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实践表明,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和一个有效的载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了市民对高质量农产品及食品的市场需求。主要是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优质小杂果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果蔬;以生猪、家禽、奶牛、水产四大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畜禽、渔业产品。

(二)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把发展工业、注重开辟产品销售市场的做法引入农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市的战略构想,紧紧围绕蔬菜、畜禽、水产、奶制品、林果等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开发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抓好当地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开设销售窗口,组织贩运和销售队伍,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三)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坚持多种办法一齐上,短期内最快捷的是,抓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做到一方面加强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改变对外出务工农民放任自流的做法,防止和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加强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着眼长远,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创办更多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项目,依靠加快工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快速增加农民收入。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放开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积极鼓励科技承包,加强推广服务,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档次、质量和技术含量。

(五)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小工程”上增加投资规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农业扶持上加大力

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不断为农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宽松政策,让农业快速发展。如出现妨碍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类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必须消除;乱占耕地行为也必须尽快得到遏制;农民负担需进一步清理整顿。

同时,我们也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于新划入我区的四个基础较薄弱的农业大乡,在资金和项目上适当给予倾斜,使我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保持同步。

_年九月十三日

第五篇:某县关于农民增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县关于农民增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

××是个农业县,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我到锻炼期间,把从理论上解决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此次到农村锻炼的主要任务之一,多次深入乡镇、深入各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户家中,采取向群众了解情况和同群众共同探

讨的方式,进行了专题的调研,调研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

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从此次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甚至没有什么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业变,就业困难很大。

(五)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农民增收如此困难?究其原因,农村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产业因素。受群众生产习惯、市场意识以及龙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种植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一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如蕃茄、优质杂粮等,总量还很小,种植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畜牧业没有做大做强,样样多,样样少,没有规模优势,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和农民增收的主体。特别是水产业,虽市场前景看好,但截止目前还没有发展。

(二)人的因素。突出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民较多,劳动者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差,缺乏进市场、闯市场的劲头,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富也安;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

(三)政策因素。突出表现为由政策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不够明显。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但除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外,我们的农民切切实实得到的实惠较少,农村和农民状况变化不大,效果不够明显。

(四)科技因素。科技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农民身上,我们的绝大部分农民不懂也不会用新技术,一些新的技术也不愿接受,年复一年地沿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变;另一方面体现在科技服务体系上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农业技术人员不足,服务机制不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较小。

(五)资金因素。首先,我县财政收入很低,财政自给率还不足4,因此,每年的支农资金非常有限,乡村两级的经济实力更为脆弱,支农尤为乏力;其次,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再者,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六)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在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在解决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运用综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不断增加农民收

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富裕的新农村。这是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之所盼和之所求,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通过此次调研,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并且要把这种重视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坚决把主要精力从处理一般事务性工作当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当中去,多谋促进农民增收的门路和渠道,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使、智为民所谋。

(二)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做到在逐级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实质不折损、不走样,特别是国家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要切实做到用途不变、金额不少,把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真正落到农民手中。

(三)把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突破。抓好当前的农村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解决好农村干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应把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让干部当好“三种人”。一是当好引路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通过信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是当好明白人。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不仅要全面掌握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工业基本常识,还要善于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三是当好带头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首先要会干、能干,会富、能富,才能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因此,应倡导乡村干部直接领办、参办项目,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为有项目的干部创造条件,出台专项政策,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

(四)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二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三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做到新增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并且要把绝大部分的投入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用于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民小组和贫困户。

(六)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城乡统筹是考虑和解决所有“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城乡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生产要素。首先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广泛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转业技能培训,搞好农民工外出的信息服务,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其次是统筹城乡信贷。目前农村全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健全融资体系,逐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贷款的比重,切实解决好农民发展资金极缺的实际困难问题。

(七)大力发展种养业。调研发现,蔬菜、蕃茄等之类的农产品在乡村一级还很有市场,目前上市的绝大部分是从县里批来卖的。同时,乡村一级的肉类市场也潜力很大,平均每天可出售5头猪以上。随着今后我县小水电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许多老板前来乡镇投资建厂,必将涌来一大批工人。待到那个时候,乡镇一级的蔬菜和内类市场会更加景气。因此,大力发展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促使农民在短期内实现增收的一条门路。但也要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此,本人认为:第一,凡属沿江一带特别是乡镇附近的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养猪业为宜,在蔬菜种植方面要积极选种一些有市场、效益好的蔬菜作物;在养殖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养猪业,如猪、猪仔等,并在销售渠道上要坚持走内销和外销“两条路”。第二,凡属半山腰一带的农户发展山羊和土鸡养殖业为宜,力争实现年内出栏两批以上。这是山头上的百姓实现增收的一条最直接的门路。第三,无论是沿江一带的农民,还是半山腰一带的群众,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增效、粮食增产。这是发展养殖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足够的饲料作物质保证,发展养殖业是无从谈起的。只有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种养业,才能实现“以地产粮,以粮养畜,以畜换钱”的良性发展格局。

(八)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农民生产成本最低化、变相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举。因此,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首要的是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一是要切实解决好农家子弟上学难的问题。供一名初中学生读书,每年得交杂费好几百元,供一名高中生读书就更难了,如此负重,我们的农民怎么富得起来。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做到农民应保尽保。同时要严控定点医院的药价,简化药费报销手续,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住院和购药费用支出。三是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坚决避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从而抵销农民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等现象的发生。

第一篇:我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省**县位于**省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南方意杨栽植成功以来,**的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目前,**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拥有意杨成片林60万亩,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加工木材100万m3。2014年,**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14年9月,中国杨树节暨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在**县成功举办,使“中国意杨之乡”响彻海内外。

随着开发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成为**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思路:60万亩林地资源中,可开发利用的有45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6万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个产值超1亿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基地,10个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产值在1亿元以(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WwW.hAOwOrd.COM)上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村;扶持500个主营产业突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大户。林地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14元以上,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将累计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林地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实施微型林网建设工程、河渠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地岗区和沿湖低洼地造林工程、庄台林改造工程以及四旁植树工程等绿化造林重点工程,确保每年新植杨树500万株,逐步实现“意杨之乡,生态家园”的目标。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坚持林地总面积不减、林木总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林业资源动态平衡、逐年递增。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地优势特色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林、农、牧、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生产系统,具有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进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外向型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林地特色产业。在徐淮高速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菌菜产业带,重点发展食用菌,推进我县食用菌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在六塘河建立水禽养殖产业带,发展四季鹅、草鹅、优质商品鸭;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充分利用林地草场优势,稳步发展食草型养殖业,发展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规模效益;在沿湖乡镇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带,开发大面积的滩涂和滩地,利用沟河发展养殖业,使农、林、渔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林地资源综合开发载体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畜禽、菌菜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省食品集团**养殖场等企业,抓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3)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家畜家禽种苗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开发打造绿色品牌,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充分利用中国“意杨之乡”的绿色品牌,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项目,构建绿色有机产品通道,引导绿色有机产品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产品洽谈会,大力宣传林地绿色产品营养价值,突出其绿色品质和保健功能,扩大产品品牌效应。要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监测,树立良好的林地产品信誉。要大打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战,提高林地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为主体的自然水系,集地貌、河流、农田、园林、人文景观为一体,最终建成以森林资源、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研究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业生产共同发展。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林地水系整理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等。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引导林地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组成大型、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林地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第二篇: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做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开发和加工利用,必将带动当地矿产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县应该认清湘南大开发的新形势,抢抓机遇,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拉伸我县第二产业,尤其是矿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产业链,加速推进县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逐步与粤

港澳产业地区实行对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交通与矿产资源概况

县位于郴州市的东南端,东界江西省崇义县,南接广东仁化县、乐昌市,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说。濠头、集龙、热水3乡镇与江西的崇义县接壤,三江口、大坪、井坡、小垣、盈洞、文明6乡镇与广东省的仁化县、乐昌市相连。省道s324线、县道三塘公路通往江西;106国道、三长公路、井小公路、盈九公路以及已开工建设的厦蓉高速段连接广东。交通便利,给我县与粤港澳经济快速对接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

县有着明显的矿产资源优势,矿种多,有色金属矿尤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钨、钼、铋、莹石等23种。现已开采的有铁、钨、钼、铋、煤、萤石等。钨、钼、铋分布在小垣、井坡、大坪、三江口、热水、濠头、马桥、附城等乡镇。铁矿分布在附城、大坪、井坡、永丰一带。煤矿分布在文明、外沙、濠头、土桥等地。石灰石是县内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建材资源,主产于土桥、外沙、延寿、文明、田庄、泉水、永丰等乡镇。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特有的区位、资源优势为经济提供了先天的发展条件。我县必须抢抓机遇,在实施“向南要市场、向北争政策、向内挖潜力”战略举措中,重点把握来之不易的政策支持、深挖自身潜力,积极与南方发达地区实行良性快速对接。但目前我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缺乏有效的监管、规划,并伴随较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过程中,仍存在较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资源的非法、无序开采严重,整合难度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开采、利用长期缺乏有效监管,无证开采、权力寻租违规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权力的介入造成当地行政部门在整治非法矿山时难以落实工作,无法彻底根治非法采矿的混乱局面。

2、乱采乱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矿产资源大量集中无序开采,矿区周边环境不可能承载如此严重的环境破坏。植被、山林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人居房屋没有了基石作依托,地下水断流,地基下沉等现象越发严重,甚至作为农民生存之本的耕地也逐步遭受到毁灭性破坏。

3、有水快流思想依然严重,矿产资源在某些地段出现枯竭。矿产资源做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合理开采之后必将枯竭。资源无计划粗放开采、利用率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并没有带动当地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县乡的新型工业化程度依然低下,许多矿产资源在开采提炼之后直接卖往外地,并没有给当地生产力、工业化带来较大促进。仅单纯属于资源输出型。截止目前,县区内还未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体系和引进有实力企业与当地资源产品形成配套互补,由此造成当地矿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市场价值、附加值不高,这严重阻碍我县经济和相应产业做大做强。

三、整合县域矿产资源,加速相关产业对接

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对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自主性是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县虽矿产丰富,但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缓慢。但如今政策强、趋势明,我县承接发达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1、提升有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是领导把关,带头引进先进的矿产加工技术、企业,针对当地各乡镇矿产情况制定引进项目计划,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重视技能培训。形成“理论+技术+培训”的模式,要求在当地招收的工人、管理人员,迅速掌握各自企业的高新科技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三是重点抓现有工业园区,切实把污染大、科技含量不高、不对口的企业清除出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保型、能支撑当地矿产加工产业链的大中型企业。四是整合矿产资源,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矿产品加工企业,对初级矿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从而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采矿+选矿+冶炼+初成品+科技产品”的格局。从而促进我县新型工业化,提升县承接发达地区科技产业的能力。四是优化环境,提供资金、人力资源和优惠政策,筑巢引凤。

2、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实现资源有序开采。严厉整治、查处官商勾结合营矿山的行为;打击各类非法违规开采,严格审查开采企业的资质,确保新秩序的建立和完善。

3、控制开、选、冶等企业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利用先进技术、预警系统对污染源进行跟踪、观察,并联合环保、国土等部门切实抓

好污染处理、生态环境的恢复,确保矿区人民生产、生活安定和谐。

4、破除有水快流、乱采乱开的思想。坚持合理开采、充分利用,促进第二产业与发达地区长效对接,促进矿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各级行政部门责、权、利对等的工作模式。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也要适当考虑当地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提高部门的行政

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相应的决策权限和能力,减少因责任大,权、利小或无带来的巨大压力。可特许支持乡镇一级在本区域内限量兴办乡镇矿产加工企业,确保企业能自主创新、自主经营,整体走上集团式发展道路。

依托资源优势,用大产业驱动大发展。整合矿产资源,加速与粤港澳建立对接,提升矿产品精深加工,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湘南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坚持因地置宜,以产业建设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为平台,集中力量抓好矿产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能为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某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调研报告

为切实做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近期笔者随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记录于后:[好范文网文章- 找范文,到好范文网]

一、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政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上下齐心,艰苦创业,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成效。全市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公路已基本建成,移动电话网络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水、电、程控直拔电话、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亦基本具备,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市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在开发的同时,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的成立了景区(点)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使文物古迹得以修复和利用。2014年共接待游客1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7亿元人民币,2014年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1亿元人民币,2014年1-9月共接待游客200.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8亿元人民币,仅十一黄金周游客量就达1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67.1万元人民币。

**属旅游温冷地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起步较晚,虽有后发优势,也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我市旅游资源对外宣传渠道不宽,缺乏力度和强大的气势及较高的宣传层面。二是保护力度不大。有的地方景区(点)保护区域来进行明确界定,开发控制不严,部分优秀资源经多年改造,与传统风貌茫然无存。三是开发进展较慢。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景(区)点接待设施尚有待完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

一是在中国著名旅游网上精心制作网页,及时通过互联网将**旅游信息传向世界各地。二是在省以上主要媒体特别是在旅游电视、报纸上进行滚动式轰炸宣传,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拓展并巩固外界对**旅游的注意力。三是策划组织在**开展富有创意的节庆活动,全力以赴搞好“中国百姓生活游”主题活动四川启动仪式,并辅之以如思源文化节、华蓥山庙会、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节、邻水脐橙文化节,以节造势,扩大**对外影响和知名度。四是加强与主要客源地的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到**、北京、上海、深圳及港澳等地宣传促销。五是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的旅游交易活动。六是积极申报思源广场“实事求实”宝鼎吉尼斯世界纪录,以丰富**人文标志。七是征集确定**旅游形象标志,在入境处、主要景区及城区游客集散地凸显出来,给游客以深刻的烙印,同时继续办好本地媒体的专题节(栏)目,强化对内宣传,增强市民的旅游服务意识,营造旅游良好环境。

(二)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好开发。

----搞好旅游规划。要督促各地尽快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点)的修建性详规、控制性详规,旅游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遵循规划,决不允许违背规划乱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发生。

----强化资源保护。要对“三窑三场”进行彻底整治,消除景区内及进入景区沿途的视觉污染;坚决打击滥砍乱伐、乱挖乱建的行为,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搞好生态建设。要将水保、退耕还林、天保等国家扶持的项目向旅游区倾斜,并恢复以规划景区红线内的生态植被。应控制景区游人数量,杜绝违背生态学原则的建设和行为,确保生态平衡。

----维护文物安全。文物、文化遗产要遵循“保护、开发、利用、效益”的原则,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特别是古建筑,决不能随意拆迁、改造,开发也必须是恢复性开发,以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

(三)加大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着力夯实基础设施。硬化或油化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公路,开通旅游专线客运。同时,要继续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水、电、通讯、闭路电视、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建好旅游目的地。除打造好城市这个游客集散地外,以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为龙头、以华蓥山为重点、以独特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必须争分夺秒加快速度,确保“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旅游线路各节点目的地的建成。

----配套完善推出的旅游线路各个环节上的餐饮、住宿、购物、厕所、医疗、邮政等相关设施。

----研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百周年诞辰系列纪念品。

(四)必须强化落实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力度,强化职能,加强协调,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旅游部门全力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的良好格局。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协作配合,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共谋旅游业的发展。尽快健全市、县、景区旅游管理工作机构,保证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有条件办事。

----扩大对外开放。力保正式签约旅游项目的商家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如期竣工运营;力促达成意向协议的商家达成正式开发协议,尽快开工建设;力备一

批市场前景好、建设基础条件具备的包括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在内的旅游项目,积极参加招商洽谈会,力求取得实效。

----加大导向投入。要研究制定并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和旅游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以及相关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市、县两级财政都要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打入预算盘子,使旅游规划、公益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及旅游人才培养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争取国省支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灵活多样的公关活动,打好“邓小平故里”牌,争取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列为西部地区重点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争取旅游国债支持,从而为**旅游业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

----加强行业管理。要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各个环节的旅游服务。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整顿工作,净化**旅游市场。依法治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章的人和事,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把**建成旅游安全与服务最佳目的地。

-----提高服务水平。应开放旅游企业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引市外、省外有实力的知名旅游企业到**经营,优化**旅游企业结构。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探索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通过自学、委培、培训、引进、在本地大、中专包括职业高中设立旅游专业等方式迅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造就更多的优秀旅游人才。

----逗硬考核奖惩。对旅游业发展实行单项目标管理,进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罚,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作为综合评价市级机关和各区(市、县)领导班子及成员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

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2014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

第五篇: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

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

侍鹏

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南方意杨栽植成功以来,泗阳的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目前,泗阳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拥有意杨成片林60万亩,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加工木材100万m3。2014年,泗阳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14年9月,中国杨树节暨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在泗阳县成功举办,使“中国意杨之乡”响彻海内外。

随着开发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成为泗阳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思路:60万亩林地资源中,可开发利用的有45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6万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个产值超1亿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基地,10个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村;扶持500个主营产业突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大户。林地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14元以上,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将累计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林地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实施微型林网建设工程、河渠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地岗区和沿湖低洼地造林工程、庄台林改造工程以及四旁植树工程等绿化造林重点工程,确保每年新植杨树500万株,逐步实现“意杨之乡,生态家园”的目标。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坚持林地总面积不减、林木总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林业资源动态平衡、逐年递增。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地优势特色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林、农、牧、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生产系统,

具有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进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外向型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林地特色产业。在徐淮高速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菌菜产业带,重点发展食用菌,推进我县食用菌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在六塘河建立水禽养殖产业带,发展四季鹅、草鹅、优质商品鸭;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充分利用林地草场优势,稳步发展食草型养殖业,发展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规模效益;在沿湖乡镇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带,开发大面积的滩涂和滩地,利用沟河发展养殖业,使农、林、渔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林地资源综合开发载体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畜禽、菌菜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省食品集团泗阳养殖场等企业,抓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3)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家畜家禽种苗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开发打造绿色品牌,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充分利用中国“意杨之乡”的绿色品牌,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项目,构建绿色有机产品通道,引导绿色有机产品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产品洽谈会,大力宣传林地绿色产品营养价值,突出其绿色品质和保健功能,扩大产品品牌效应。要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监测,树立良好的林地产品信誉。要大打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战,提高林地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为主体

的自然水系,集地貌、河流、农田、园林、人文景观为一体,最终建成以森林资源、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研究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业生产共同发展。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林地水系整理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等。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引导林地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组成大型、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林地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作者:江苏省宿迁市委常委、泗阳县委书记 侍鹏

第一篇: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创建平安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平安家庭的创建,妇联责无旁贷。我们结合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从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的要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去年**市被

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喜获“长安杯”,这也凝聚了妇联工作的成绩。自2014年7月,**市启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来,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以创建“平安家庭”作为参与建设“平安**”为切入点,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平台,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市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山角”一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湘江中游,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邻云、贵、川。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湖南的重大工业基地。**全市有9个县市区,113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土家、苗、侗、回等45个民族,现有人口380万,有103万户家庭,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立足这一市情,**市妇联审时度势,把创建“平安家庭”融入到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大格局中。

二、机构健全,形成“平安家庭”创建合力

**市妇联为了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是抓机构落实,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将活动方案和创建标准的讨论稿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综治委[2014]7号文件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九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级政法委书记亲临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力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宣传工作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媒体宣传:我们在**电视台《触点》栏目就平安家庭的创建做了专题节目,把平安家庭典型户拍摄成专题片;与市文明办、市广电局联合组织了“家庭风采”电视大赛,并推荐了十佳平安家庭标兵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神州大舞台”节目;**日报、**晚报也加大力度宣传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创建标准,对一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电视台、政法委合作,在“法制视点”栏目制作“平安家庭”你、我、她,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谈话节目。

 (二)民众宣教:我们邀请**工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科华教授为全市各界妇女代表作了《“平安家庭”如何创建》的专题报告,邀请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德育教师雷运娇作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做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母亲》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平安家庭标准讨论会等,有的把平安家庭标准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发至各农户。并向全市所有家庭发出了“争创平安家庭,为构建和谐**作贡献”的倡议书。组织“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团,配合市综治委宣传综治工作,在全市各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演讲。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氛围,并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三)理论探讨:为了提高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研究,为“平安家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平安社会与平安家庭”征文活动,并举办了有近百名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还编写了“奏响和谐的弦律”优秀论文集,发至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使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提高。

 (四)表彰先进:市妇联及时评选、表彰了一批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四、创新形式,确保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是抓女性素质教育。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模式。中国有句俗话,一

个女人可以主宰三代人(老公、儿子、孙子)。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我们首当其冲就是抓女性素质教育。

 (一)以强内在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女性知识讲座”。市妇联主席

亲自到基层为女性授课《妇女权益保保障法》、《婚姻法》。权益部在女生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主讲“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宏扬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工程”,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我们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母亲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增强母亲优生、优育、优教的“母亲教育工程”,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女性家长参加的座谈会,请教育专家做了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还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三)以提高女性职能为基础,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使家庭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两年来,全市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用科技技能为为培训内容的各种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了20多万人次,其中妇女47000多人。全市组织下岗妇女、失业妇女、社区闲散妇女为主要对象,开展美容美发、商品推销、插花、小饰品制作、保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全年共办869期,培训6000多人次。市妇联利用“巾帼家政”这块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班96期,培训2374人次,促进了妇女再就业。

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平安社会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公正社会。为了帮助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让所有的儿童都能享受到阳光与雨露。市妇联自实施“春蕾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救助活动以来,许多集体和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近100个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救助贫困儿童和贫困母亲13000余人。今年市妇联开展了“岗村共建”活动,组织100个城市巾帼文明岗与农村结对,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联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开展“百岗助千童”活动,进行学习辅导、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开展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辅导教育。并分期分批下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解决贫困妇女看病难问题。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中,深层次的社会、家庭矛盾,打破传统的工作格局,**市妇联从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专家,并成立“引航心理咨询室”,与权益部工作融合,信访、维权、综治工作中,遇到女性出现心理障碍,专家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去帮助她们走出抑郁、自卑、自弃的精神创伤阶段。为解决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需求,下基层开展妇女干部心理咨询培训班。她们深入女子劳教所等单位,为劳教学员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并进行了“远离毒品,戒除毒瘾”的心理访谈,使女劳教学员畅开心扉,得到鼓励,找回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婚姻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家庭暴力屡禁不止。这些矛盾的出现,很多都是心理问题诱发的,所以我们的专家通过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对受辱女性、被拐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及家人提供了心理咨询业务,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她们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走出心理困境。特别是对有抑郁自杀意向,出现了心理危机的女性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打消了她们的自杀念头,提升了自我意识及自尊,维护了家庭平安。

四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为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妇联和综治办组成督查小组,进乡镇(社区)、到村组、入农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看示范点、与农户交谈等方式,对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考评。督查情况证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工程,是深受基层干部拥护、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督查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特色。如芦淞区是**最大的商业区,治安环境复杂。该区以“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五星平安家庭”的具体标准为“四无一有”即无违法犯罪、无不法侵害、无矛盾纠纷、无安全事故、有爱心奉献)。广泛发动居(村)民小组长、楼栋长、治安中心户及治安积极分子,实行分片包干,摸清辖区内治安重点户(指家庭成员中有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吸毒贩毒人员、参与邪教非法人员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意见分歧户(指家庭成员中存在个人主张或诉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定、与政府有关政策决定存在分歧、长期上访或参与非正常上访的家庭)、安全隐患户(指家庭成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或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家庭存在火灾隐患或被盗、被抢危险的家庭)、特殊困难户(指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家庭)的底数,并登记造表、建立台帐。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底数,把流动人口家庭纳入到“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确定所有家庭的星级标准(按每季五星计算,全年共20颗星,凡达到20星的评为“五星平安家庭”,19--17星的评为“四星家庭”,16—14星的评为“三星家庭”,13—11星的评为“二星家庭”,10星以下的评为“一星家庭”)。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公示、每年一总评”,并张榜公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该区还成立了“社区(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其目的是通过居(村)民对“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形成社区(村)治保共保、矛盾共调、隐患共除、困难共帮的良好工作格局。为确保平安建设理事会有经费,能够有效运转,采取大家交一点、大户捐一点、街道(乡)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法筹措,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出纳,并将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张榜公布,做到定向开支、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群众监督。

茶陵县在创建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与父母共同生活,希望父母给自己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根据调研结果,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在全县开展“温情”行动。“代理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代替留守儿童在外的父母履行教养责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家和万事兴”。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来源于好范文网,欢迎阅读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第二篇: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创建平安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领域,平安家庭的创建,妇联责无旁贷。我们结合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从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的要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去年**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喜获“长安杯”,这也凝聚了妇联的成绩。自2014年7月,**市启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来,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以创建“平安家庭”作为参与建设“平安**”为切入点,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平台,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市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山角”一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湘江中游,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邻云、贵、川。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湖南的重大工业基地。**全市有9个县市区,113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土家、苗、侗、回等45个民族,现有人口380万,有103万户家庭,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立足这一市情,**市妇联审时度势,把创建“平安家庭”融入到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大格局中。

二、机构健全,形成“平安家庭”创建合力

**市妇联为了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是抓机构落实,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将活动方案和创建标准的讨论稿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综治委[2014]7号文件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九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级政法委书记亲临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力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宣传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媒体宣传:我们在**电视台《触点》栏目就平安家庭的创建做了专题节目,把平安家庭典型户拍摄成专题片;与市文明办、市广电局联合组织了“家庭风采”电视大赛,并推荐了十佳平安家庭标兵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神州大舞台”节目;**日报、**晚报也加大力度宣传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创建标准,对一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电视台、政法委合作,在“法制视点”栏目制作“平安家庭”你、我、她,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谈话节目。

 (二)民众宣教:我们邀请**工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科华教授为全市各界妇女代表作了《“平安家庭”如何创建》的专题报告,邀请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德育教师雷运娇作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做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母亲》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平安家庭标准讨论会等,有的把平安家庭标准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发至各农户。并向全市所有家庭发出了“争创平安家庭,为构建和谐**作贡献”的倡议书。组织“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团,配合市综治委宣传综治,在全市各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演讲。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氛围,并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三)理论探讨:为了提高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研究,为“平安家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平安社会与平安家庭”征文活动,并举办了有近百名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还编写了“奏响和谐的弦律”优秀论文集,发至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使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提高。

 (四)表彰先进:市妇联及时评选、表彰了一批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四、创新形式,确保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是抓女性素质教育。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模式。中国有句俗话,

一个女人可以主宰三代人(老公、儿子、孙子)。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我们首当其冲就是抓女性素质教育。

 (一)以强内在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女性知识讲座”。市妇联主席亲自到基层为女性授课《妇女权益保保障法》、《婚姻法》。权益部在女生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主讲“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宏扬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工程”,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我们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母亲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增强母亲优生、优育、优教的“母亲教育工程”,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女性家长参加的座谈会,请教育专家做了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还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三)以提高女性职能为基础,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使家庭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两年来,全市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用科技技能为为培训内容的各种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了20多万人次,其中妇女47000多人。全市组织下岗妇女、失业妇女、社区闲散妇女为主要对象,开展美容美发、商品推销、插花、小饰品制作、保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全年共办869期,培训6000多人次。市妇联利用“巾帼家政”这块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班96期,培训2374人次,促进了妇女再就业。

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平安社会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公正社会。为了帮助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让所有的儿童都能享受到阳光与雨露。市妇联自实施“春蕾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救助活动以来,许多集体和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近100个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救助贫困儿童和贫困母亲13000余人。今年市妇联开展了“岗村共建”活动,组织100个城市巾帼文明岗与农村结对,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联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开展“百岗助千童”活动,进行学习辅导、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开展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辅导教育。并分期分批下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解决贫困妇女看病难问题。

三是创新方法。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中,深层次的社会、家庭矛盾,打破传统的格局,**市妇联从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专家,并成立“引航心理咨询室”,与权益部融合,信访、维权、综治中,遇到女性出现心理障碍,专家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去帮助她们走出抑郁、自卑、自弃的精神创伤阶段。为解决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需求,下基层开展妇女干部心理咨询培训班。她们深入女子劳教所等单位,为劳教学员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并进行了“远离毒品,戒除毒瘾”的心理访谈,使女劳教学员畅开心扉,得到鼓励,找回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婚姻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家庭暴力屡禁不止。这些矛盾的出现,很多都是心理问题诱发的,所以我们的专家通过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对受辱女性、被拐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及家人提供了心理咨询业务,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她们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走出心理困境。特别是对有抑郁自杀意向,出现了心理危机的女性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打消了她们的自杀念头,提升了自我意识及自尊,维护了家庭平安。

四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为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妇联和综治办组成督查小组,进乡镇(社区)、到村组、入农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看示范点、与农户交谈等方式,对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考评。督查情况证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工程,是深受基层干部拥护、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督查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特色。如芦淞区是**最大的商业区,治安环境复杂。该区以“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五星平安家庭”的具体标准为“四无一有”即无违法犯罪、无不法侵害、无矛盾纠纷、无安全事故、有爱心奉献)。广泛发动居(村)民小组长、楼栋长、治安中心户及治安积极分子,实行分片包干,摸清辖区内治安重点户(指家庭成员中有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吸毒贩毒人员、参与邪教非法人员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意见分歧户(指家庭成员中存在个人主张或诉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定、与政府有关政策决定存在分歧、长期上访或参与非正常上访的家庭)、安全隐患户(指家庭成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或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家庭存在火灾隐患或被盗、被抢危险的家庭)、特殊困难户(指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家庭)的底数,并登记造表、建立台帐。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底数,把流动人口家庭纳入到“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确定所有家庭的星级标准(按每季五星计算,全年共20颗星,凡达到20星的评为“五星平安家庭”,19--17星的评为“四星家庭”,16—14星的评为“三星家庭”,13—11星的评为“二星家庭”,10星以下的评为“一星家庭”)。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公示、每年一总评”,并张榜公示,确保创建落到实处。该区还成立了“社区(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其目的是通过居(村)民对“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形成社区(村)治保共保、矛盾共调、隐患共除、困难共帮的良好格局。为确保平安建设理事会有经费,能够有效运转,采取大家交一点、大户捐一点、街道(乡)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法筹措,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出纳,并将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张榜公布,做到定向开支、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群众监督。

茶陵县在创建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与父母共同生活,希望父母给自己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根据调研结果,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在全县开展“温情”行动。“代理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代替留守儿童在外的父母履行教养责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家和万事兴”。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y3g

一个女人可以主宰三代人(老公、儿子、孙子)。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我们首当其冲就是抓女性素质教育。

 (一)以强内在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女性知识讲座”。市妇联主席亲自到基层为女性授课《妇女权益保保障法》、《婚姻法》。权益部在女生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主讲“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宏扬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工程”,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我们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母亲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增强母亲优生、优育、优教的“母亲教育工程”,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女性家长参加的座谈会,请教育专家做了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还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三)以提高女性职能为基础,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使家庭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两年来,

全市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用科技技能为为培训内容的各种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了20多万人次,其中妇女47000多人。全市组织下岗妇女、失业妇女、社区闲散妇女为主要对象,开展美容美发、商品推销、插花、小饰品制作、保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全年共办869期,培训6000多人次。市妇联利用“巾帼家政”这块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班96期,培训2374人次,促进了妇女再就业。

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平安社会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公正社会。为了帮助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让所有的儿童都能享受到阳光与雨露。市妇联自实施“春蕾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救助活动以来,许多集体和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近100个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救助贫困儿童和贫困母亲13000余人。今年市妇联开展了“岗村共建”活动,组织100个城市巾帼文明岗与农村结对,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联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开展“百岗助千童”活动,进行学习辅导、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开展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辅导教育。并分(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期分批下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解决贫困妇女看病难问题。

三是创新方法。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中,深层次的社会、家庭矛盾,打破传统的格局,**市妇联从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专家,并成立“引航心理咨询室”,与权益部融合,信访、维权、综治中,遇到女性出现心理障碍,专家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去帮助她们走出抑郁、自卑、自弃的精神创伤阶段。为解决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需求,下基层开展妇女干部心理咨询培训班。她们深入女子劳教所等单位,为劳教学员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并进行了“远离毒品,戒除毒瘾”的心理访谈,使女劳教学员畅开心扉,得到鼓励,找回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婚姻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家庭暴力屡禁不止。这些矛盾的出现,很多都是心理问题诱发的,所以我们的专家通过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对受辱女性、被拐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及家人提供了心理咨询业务,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她们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走出心理困境。特别是对有抑郁自杀意向,出现了心理危机的女性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打消了她们的自杀念头,提升了自我意识及自尊,维护了家庭平安。

四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为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妇联和综治办组成督查小组,进乡镇(社区)、到村组、入农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看示范点、与农户交谈等方式,对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考评。督查情况证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工程,是深受基层干部拥护、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督查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特色。如芦淞区是**最大的商业区,治安环境复杂。该区以“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五星平安家庭”的具体标准为“四无一有”即无违法犯罪、无不法侵害、无矛盾纠纷、无安全事故、有爱心奉献)。广泛发动居(村)民小组长、楼栋长、治安中心户及治安积极分子,实行分片包干,摸清辖区内治安重点户(指家庭成员中有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吸毒贩毒人员、参与邪教非法人员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意见分歧户(指家庭成员中存在个人主张或诉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定、与政府有关政策决定存在分歧、长期上访或参与非正常上访的家庭)、安全隐患户(指家庭成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或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家庭存在火灾隐患或被盗、被抢危险的家庭)、特殊困难户(指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家庭)的底数,并登记造表、建立台帐。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底数,把流动人口家庭纳入到“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确定所有家庭的星级标准(按每季五星计算,全年共20颗星,凡达到20星的评为“五星平安家庭”,19--17星的评为“四星家庭”,16—14星的评为“三星家庭”,13—11星的评为“二星家庭”,10星以下的评为“一星家庭”)。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公示、每年一总评”,并张榜公示,确保创建落到实处。该区还成立了“社区(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其目的是通过居(村)民对“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形成社区(村)治保共保、矛盾共调、隐患共除、困难共帮的良好格局。为确保平安建设理事会有经费,能够有效运转,采取大家交一点、大户捐一点、街道(乡)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法筹措,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出纳,并将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张榜公布,做到定向开支、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群众监督。

茶陵县在创建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与父母共同生活,希望父母给自己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根据调研结果,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在全县开展“温情”行动。“代理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代替留守儿童在外的父母履行教养责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家和万事兴”。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第2页)。y3g

第三篇: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创建平安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平安家庭的创建,妇联责无旁贷。我们结合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从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的要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去年**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喜获“长安杯”,这也凝聚了妇联工作的成绩。自2014年7月,**市启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来,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以创建“平安家庭”作为参与建设“平安**”为切入点,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平台,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市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山角”一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湘江中游,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邻云、贵、川。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湖南的重大工业基地。**全市有9个县市区,113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土家、苗、侗、回等45个民族,现有人口380万,有103万户家庭,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立足这一市情,**市妇联审时度势,把创建“平安家庭”融入到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大格局中。

二、机构健全,形成“平安家庭”创建合力

**市妇联为了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是抓机构落实,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将活动方案和创建标准的讨论稿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综治委[2014]7号文件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九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级政法委书记亲临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力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宣传工作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媒体宣传:我们在**电视台《触点》栏目就平安家庭的创建做了专题节目,把平安家庭典型户拍摄成专题片;与市文明办、市广电局联合组织了“家庭风采”电视大赛,并推荐了十佳平安家庭标兵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神州大舞台”节目;**日报、**晚报也加大力度宣传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创建标准,对一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电视台、政法委合作,在“法制视点”栏目制作“平安家庭”你、我、她,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谈话节目。

 (二)民众宣教:我们邀请**工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科华教授为全市各界妇女代表作了《“平安家庭”如何创建》的专题报告,邀请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德育教师雷运娇作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做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母亲》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平安家庭标准讨论会等,有的把平安家庭标准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发至各农户。并向全市所有家庭发出了“争创平安家庭,为构建和谐**作贡献”的倡议书。组织“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团,配合市综治委宣传综治工作,在全市各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演讲。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氛围,并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三)理论探讨:为了提高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研究,为“平安家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平安社会与平安家庭”征文活动,并举办了有近百名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还编写了“奏响和谐的弦律”优秀论文集,发至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使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提高。

 (四)表彰先进:市妇联及时评选、表彰了一批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四、创新形式,确保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是抓女性素质教育。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模式。中国有句俗话,

第四篇:关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调查报告

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创建平安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领域,平安家庭的创建,妇联责无旁贷。我们结合平安xx建设的总体部署,从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的要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去年xx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喜获“长安杯”,这也凝聚了妇联的成绩。自2014年7月,xx市启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来,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以创建“平安家庭”作为参与建设“平安xx”为切入点,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平台,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xx市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xx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山角”一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湘江中游,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邻云、贵、川。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湖南的重大工业基地。xx全市有9个县市区,113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土家、苗、侗、回等45个民族,现有人口380万,有103万户家庭,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 1.2万元。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立足这一市情,xx市妇联审时度势,把创建“平安家庭”融入到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大格局中。

二、机构健全,形成“平安家庭”创建合力

xx市妇联为了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是抓机构落实,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将活动方案和创建标准的讨论稿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xx市综治委[2014]7号文件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九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级政法委书记亲临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力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宣传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媒体宣传:我们在xx 电视台《触点》栏目就平安家庭的创建做了专题节目,把平安家庭典型户拍摄成专题片;与市文明办、市广电局联合组织了“家庭风采”电视大赛,并推荐了十佳平安家庭标兵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神州大舞台”节目;xx日报、xx晚报也加大力度宣传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创建标准,对一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电视台、政法委合作,在“法制视点”栏目制作“平安家庭”你、我、她,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谈话节目。

(二)民众宣教:我们邀请xx工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科华教授为全市各界妇女代表作了《“平安家庭”如何创建》的专题报告,邀请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德育教师雷运娇作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做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母亲》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平安家庭标准讨论会等,有的把平安家庭标准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发至各农户。并向全市所有家庭发出了“争创平安家庭,为构建和谐xx作贡献”的倡议书。组织“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团,配合市综治委宣传综治,在全市各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演讲。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氛围,并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三)理论探讨:为了提高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研究,为“平安家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平安社会与平安家庭”征文活动,并举办了有近百名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还编写了“奏响和谐的弦律”优秀论文集,发至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使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提高。

(四)表彰先进:市妇联及时评选、表彰了一批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四、创新形式,确保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是抓女性素质教育。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模式。中国有句俗话,

一个女人可以主宰三代人(老公、儿子、孙子)。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我们首当其冲就是抓女性素质教育。

(一)以强内在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女性知识讲座”。市妇联主席亲自到基层为女性授课《妇女权益保保障法》、《婚姻法》。权益部在女生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主讲 “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宏扬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工程”,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我们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母亲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增强母亲优生、优育、优教的“母亲教育工程”,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女性家长参加的座谈会,请教育专家做了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还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第五篇:关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调查报告

创建平安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为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近日,市妇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6个县区的部分社区、乡镇、村庄,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观摩、个别走访、查阅档案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共有家庭_万户。去年以来,临

沂市妇联围绕建设“平安山东”的总体部署,按照建设“平安临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从妇女群众想平安、盼平安的愿望出发,找准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切入点,确定了在全市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工作思路。多次与市综治办就如何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行具体的研究探讨,在抓好试点、总结基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与市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实施意见,提出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平安家庭”标准,确定了创建目标,明确了主要内容和活动载体。市及各县区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纳入平安创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表彰,用每家每户的“小平安”汇聚起全市的“大平安”,在全市形成了“人人关心治安、家家争创平安、村村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各级妇联组织积极牵头协调,创新活动载体,量化、细化任务目标,不断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市涌现出“巾帼巡逻队”_余支,“巾帼调解队”_余支,“巾帼宣传队”_余支,好婆婆、好媳妇_余人,“五好文明家庭”_余户,_%的家庭达到了“平安家庭”标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临沂市开展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好范文 HAOword.com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各级把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道德素质作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家庭助廉、法律咨询等活动,增强了家庭成员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大力进行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家长、好孩子和“巾帼岗位明星”等丰富多彩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教育家庭成员尊敬赡养老人,科学教育子女,夫妻相互忠实,家庭成员之间宽容谦让,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加强团结友爱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奉献、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密切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逐步建立起来。市及各县区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开辟电视专栏、建立宣传一条街、发放“公开信”、编发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多渠道、高密度、高频率地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和措施广泛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些县区把“平安家庭”标准、“六进家”的具体内容制作成精美的挂历、编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学习手册》发放到每个家庭;有些县区采取建立健全家庭档案、与家庭签定平安创建责任书等多种形式,增强家庭成员平安创建的责任感;有些县区专门成立了“巾帼平安剧团”、“家庭剧团”,以小品、相声、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演法制道德文艺节目,到各社区、村庄巡回演出,使家庭成员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二是发挥网络作用,及时化解家庭矛盾。各县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构建起了专群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基层治安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化解在了家庭、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各乡镇普遍建立了由分管书记任主任,司法助理、妇联主席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乡镇街道调解中心,坚持当庭调解、现场调解、预约调解和诉讼调解相结合,及时调解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大部分村居成立了“巾帼调解队”、“巾帼巡逻队”,她们边学习、边调解、边巡逻,干得非常出色。沂南县建起巾帼调解队170多支,充分发挥对本村民风、习俗和家庭情况熟悉的优势,本着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原则,对邻里纠纷、地界争端、家庭不和等矛盾进行调解处理,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升级。今年以来,全县“巾帼调解队”成功调解纠纷100余起,全县各类纠纷及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16.7,成为群众信任的“百姓法官”。费县梁邱镇新柱子村男劳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妇代会组织122名成年妇女组成巾帼巡逻队,分组、分区域轮流站岗值班,她们在常年不间断地进行夜间义务巡逻的同时,坚持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