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人本原理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艺术】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艺术】 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5:32 影响了: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艺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母语学习兴趣的高低。好的语文课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值得认真思量,用心建构。本文从人本原理出发,试图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起妙趣横生、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人本原理 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中小学学生学习中较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试图从管理学理论角度,寻求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论支撑,以便从人本原理角度下,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一.关于人本原理
  (一) 人本原理定义
  人本原理,也叫人择论或者人择原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按照现代管理科学中“人本原理”,“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二) 人本原理在课堂中的适用性
  现代管理学中,既然将一切管理都归结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那么,语文课堂实际上也是一种管理活动,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本。
  二.基于人本原理下若干原则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考量
  既然人本原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适用的,那么,笔者则可继续在人本原理下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人本原理通常有如下几个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纪律原则。
  (一)激励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和称赞,以提高其积极性,并使其在内心情感世界获得一种满足感,随着这种满足感的不断增强,其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和渴望便随之增加。久而久之,便形成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比如:在语文教学环节,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频繁地表示学生的答案很有创意。多称赞学生的作业和作品,放大其自身优点,淡化其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鼓励他可以对语文学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一定会取得更好成绩等。
  (二) 行为原则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因
  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动机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作用,以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设计。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认真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动机,通过深入和学生的交流以及沟通,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欲求是建立在何种动机之上,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校正和引导,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学习。具体到运用环节,可以以中国历史中出现的正面历史人物为榜样,通过电影、网络等多种渠道,加深对学生的信息输入,达到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目的。
  (三) 能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能级原则,原意是指“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赋予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使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以此来保持和发挥组织的整体效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对自己意识形态的管理意识的体现。一个人学习的能力高,他也必然对自己的生活管理水平比较高。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必须综合考虑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和个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的设计,实行分级教学。
  (四) 动力原则要求教师要充分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动力原则实际上就是行为原则的前提。行为受动机影响的同时,行为成果的大小,还受到动力大小的决定。只有动力来源多元化,多渠道,学生在学习行为上,才能不断有持续前进的力量。作为语文教学设计者的教师,不妨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三方面着手,来实行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物质的奖励、口头的表扬和利用学生的信息搜索结果,在课堂上对大家不知道的知识进行讲解,以便满足其自我发展中成就感的需要等途径,进行动力的正强化,以达到引导和树立其较强学习动力的目的。
  (五) 纪律原则构成整个语文教学秩序的强有力保障
  语文课堂作为一种正常的授课过程,那么,必然要有相关约定,尽管这种约定可能是非正式的,甚至是通过无形的道德约束或者口头的传达。但是,这也正符合我们人本原理中的纪律原则。事实上,课堂没有纪律约束也是不可能正常进行下去的。课堂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消失,教学主导者的指令无法执行,必然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崩溃。因此,教师应制定课堂的学习要求和纪律要求,作为大家认可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学生是主体,但是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设计者的教师也具有全功能社会人的特点,是主导者。作为教师的管理者——校方,也应认真考虑课堂教学主导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利用相关原理,或激励、或鼓励、或惩戒,使之具有正确的师德,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按教师能力水平,安排相应的授课任务,使之能在人文关怀下将语文课堂的管理和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级。
  三.人本原理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一)激励原则:激以存志,励以劝学
  就学生而言,语文学科更应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独立思考,通过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在语文课堂上,每一节课,我都尽力放大学生优点,充分肯定勤于思考的学生、积极发言的学生、有进步的学生,从受到表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进步。在作文训练中,我树立一批典型,充分肯定同学作文中“文质兼美”之处。在讲评刘展灏同学的寓言揭示时事热点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时,对他关注社会、针砭时弊,给予充分肯定,这种感染力,也由点及面地迅速扩展,堂上作文训练后,孩子们对自己的作文有了“牵挂”,由被动创作、应付创作转为主动创作、努力创作。
  (二) 行为原则:激励、启发、挑战
  语文教学,不仅要唤醒学生生命的律动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敬畏。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什么,如何学等这几个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自我发展中的成就感,譬如在讲授《石壕吏》这篇课文时,在两个班排演了《石壕吏》的话剧,将剧本进行了改编,同学们热情高涨。而在讲授《背影》时,对于“蹒跚”一词,我请同学当堂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识记了这个词,在当天布置的小作文中,很多同学都能活学活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身体力行”地体悟,比老师的“千言万语”更管用。
  (三) 能级原则: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针对同学们参差不齐的写作水平,我也采取不同策略。在当堂作文训练中,班级中有同学不能及时完成,讲评作文后,我请这些同学另拟题目再写一篇当堂作文,由于素材缺乏,平时积累不够,有同学还是无法完成,于是,我又布置了一篇题目自拟的限时作文,请这几位同学完成,并鼓励他们平常多读多品多练,我也会持续关注这几位同学的当堂作文完成水平。对于班级基础稍欠缺的同学,我建立科代表-组长负责制,狠抓基础,落实背默,这也是能级原则所揭示的,根据不同能级水平因材施教。
  (四) 动力原则:激发学习动力、壮大学生生命
  面对一些年轻生命的陨落,作为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吃苦能力、抗压能力。通过语文课的人文情怀,学生不仅要懂得为何学习,为谁学习,而且更要在社会竞争中,拥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擅生存、敢担当、知感恩。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穿插一些励志视频与励志故事。如:《你为什么上北大》讲述了一位女生由高一的浑浑噩噩到高三的刻苦努力,终圆北大梦的故事。在这些感动与被感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到了对凤凰涅槃的生命的敬畏,也看到了激励、启发与挑战!
  (五) 纪律原则: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班级语文学科整体基础较为薄弱,但课堂积极性较高,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然而,学生“心控”能力即控制自己内心的能力相对薄弱,活跃过度时,往往流于散漫。因此,课堂活跃必须遵循适“度”原则,放得开,收得住,否则,稍微把握不当,就很难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
  四.结语
  “君子务本”,孔子认为“本”乃“仁道”,而“仁”与“人”有某种相通之处。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本”,此“本”,乃指学生,这与本文所探讨的人本原理的以“学生为本”相契合。在教学活动本身,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只能发挥引导和疏导的作用,让每个孩子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努力把语文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学生爱学、学得好,教师爱教、教的乐的文学殿堂。
  王义梅,女,硕士,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