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东交民巷法国兵营_东交民巷美国兵营的变迁
 

东交民巷法国兵营_东交民巷美国兵营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7:19 影响了: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的时候,总要去广场东南角的东交民巷西口看一看。虽然看不见昔日的牌楼、昔日的坡、昔日对面的棋盘街,但巷口内路南的灰墙大院,特别是大院里的演变时迁,总会勾起我串串的酸楚、兴奋和有趣的回味。
  新中国诞生前的“国中之国”
  新中国诞生之前,我在前门内西顺城街(今前门西大街)的中大附中读书,家住崇文门外的手帕胡同,每日往返上学不愿意走城外人多路差的打磨厂,而喜欢走城里头人稀路平的东交民巷。这里虽然聚集着外国的使(领)馆、兵营、银号、教堂以及医院、邮局等,戒备森严,但我们三两个中学生结伙路过,井水不犯河水。记得东交民巷西口街牌楼东南的灰墙大院(原东交民巷22号)是美国兵营和其护卫的使(领)馆,门前有手持卡宾枪的大鼻子头带“US”字母钢盔的大兵站列左右,面冷目酷。一次,我们放学路过时,看见院子里大铁塔上一只顽猴在上蹿下跳,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却遭到美国大兵的驱赶。一位同学还被踹了一脚,我们虽然麻溜儿离开了,但胸中燃起了愤愤怒火。
  1946年12月北平(京)东交民巷东口的外国人跑马场(后为东单广场今东单公园)发生了美国大兵强奸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的事件,震惊全城。全市同学游行要求国民政府向美交涉严惩肇事大兵。但政府软弱无能,藏在东交民巷美国兵营的肇事大兵安然无恙。美国兵营和使(领)馆却以安全为由周围戒严,不准中国人在此通行和接近,害得同学们每天上学折路,心中对这一“国中有国”的丑恶现象和标榜“自由平等”的美国在华享受的特权咬牙切齿,暗誓决心要改变这一国贫被人欺,人弱被人骑的旧中国辛酸处境。
  东交民巷原名江米巷,元代为漕运粮米进京的重要疏散地,故称江(糯)米巷。明代在正阳门内辟棋盘街之后把江米巷隔成了东、西江米巷,清代的兵工两部、翰林院、四夷(译)馆、鸿胪寺(掌管朝会、筵席的礼仪机构)和钦天监(掌管天文、气象的机构)等都设在东江米巷内。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遭失败,被迫同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1861年3月清王室府第的淳亲王府、安郡王府及美国人在此前占据的房舍和东正教的大教堂均划为英、法、美、俄的使馆,步其后的日本、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在此辟建使馆,清设机构一一被迁走。随之而来的英汇丰、麦加利、美花旗、法东方汇理、俄华道胜、日横滨正金和德华等银号以及外国的医院、教堂、邮局接踵而来,自此东江米巷内出现了大量西式建筑并更名为东交民巷。昔日皇权神圣统治的地脚下列强以安全为由胁迫清王朝:充定诸国分应自治、常留兵队和四围建高墙、街口安铁栅栏,并筑起八座防犯中国人的碉堡,“国中之国”不仅在北京而且遍及全国诸多城市。
  “国中之国”被解放军收回
  时过境迁,1948年平津战役进入决战时刻,国民党军队接连败退龟缩在北平城里,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兵营却依然是“国中之国”在城内各持一方,把东交民巷把持得铁桶一般,拒中国人于巷外。我们往返学校只得走打磨厂和东河沿了。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的入城式。1949年2月3日威武雄健的胜利之师,按照毛泽东主席指定的路线从永定门入城过正阳门后向右转弯,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东交民巷。我们手持着彩旗兴奋呼唤着“欢迎解放军入城”的口号。战士们手持从战场上缴获来的美制卡宾枪、步坦克、炮车、装甲车,从美国兵营门前走过。我清楚地看到昔日在门口手持卡宾枪的美国大兵们一个个都退缩到大铁门里,透过门缝隙窥视大门外的新世界。
  东交民巷恢复了中国人的自由行走权。1950年1月6日,我看到美、法、荷等使(领)馆门口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京)军管会向兵营诸国发出的布告:过去某些外国利用不平等条约的所谓“驻兵权”,在此占据地面建筑的兵营,现此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而取消,自应收回;地产上的兵营建筑收回后所发问题我政府另行解决;现其兵营建筑因军事上需要,先予应征;自告示之日起七日后实施,按期腾房,不得延误。
  后来我听说到1月14日那天,荷兰国兵营把钥匙准时交给了中国,并签字认从。法国兵营也按布告要求腾空房舍,但羞于签字借交钥匙之际口头认从交接顺利。唯有美国兵营不很顺利,故弄玄虚。我军管会代表召美国总领使柯乐博严正指出,不按我军管会指令腾房一切后果由其领使全部负责。在华享受特权习惯了的美国国务院站出来威胁中国,我新华社评论给予了有力的驳斥,美国政府无奈于1月16日乖乖地腾空了美国兵营和使(领)馆。
  毛主席突访空军大院
  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纠集了英、法等16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对我国境内实施空袭。我们一大批在校学生为保卫新中国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抗美援朝、投笔从戎。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航空兵部队抗击侵略军。在北京已被我国收回的美国兵营,这时则划给了刚刚组成的我人民空军的司令部、政治部,作为空军的首脑机关,而西院的使(领)馆里的五栋洋楼则拨给我外交部领导人办公和栖居。
  1952年5月14日,毛主席在事前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带着身边秘书胡乔木和警卫叶子龙二位同志来到东交民巷的空军机关视察。他见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空军机关真实的办公情况,司、政机关利用美国兵营的旧房子、旧礼堂办公,秩序井然、军风端整、朴实无华,工作生活严肃紧张,办公用的信封都是正面用过翻过来再用,办公的电话明示不办个人私事。毛主席感慨地对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说:“我们国家还很穷,经济正在恢复,我们还要买人家的飞机,保证抗美援朝的胜利。但是建设空军的钱还是舍得花的。”空军官兵备受鼓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展翅翱翔。在抗美援朝的空中格斗中,志愿军空军战斗机起飞2400多批,计26400多架次,击落、击伤美机400多架,协同陆军兄弟把美国纠集的16国所谓联合国军打退到“三八”线以南,雪耻了当年八国联军侵犯中国的旧史,令世界人民刮目相看。
  周恩来总理曾秘密在此办公
  1956年11月,我随我们东北空军(原志愿军空军,今沈阳空军)的业余文艺代表队进京参加空军首届业余文艺会演,通过一级一级的会演选拔,最后闯进北京,来到原美国兵营内专供美军官们携妻伴女的娱乐场所,今为空军机关的大礼堂里,表演我们在战斗、工作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事迹所创编的文艺作品。站在昔日美国兵营的大舞台上,我空军健儿们高歌《长空激战5∶0》《首创夜空胜利》等演唱节目。由我创作并和战友共同演出的《战胜洪水救灾民》荣获了创作奖、演出奖,战友们在此携手讴歌我人民空军的辉煌。
  50年代末,空军的司、政领导机关迁移到他方办公,原美国兵营则改作接待空军下属机关,部队进京人员的招待所。“文革”时期我来京参加空军的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那个横扫一切的特殊年代,东交民巷的路标牌子已被红卫兵“扫”掉后换上了“反帝路”牌子(“文革”后拨乱反正又恢复原名)。进入招待所的灰墙大院,除原美国兵营的游泳池依旧,兵营改作办公室之后又改成了三人间、两人间或套间的客房,大院里乃至客房、楼道、食堂凡有人过往的地方都布满了毛主席语录,画像和突出政治的标语,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而招待所东院(原美国使(领)馆)内的五栋洋楼仍在。我得知了一个战友传给我的秘密——在“文革”动乱时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常来这座院子里的一栋楼内办公,疏理和批办诸多国内外的大事件。这个内部人人皆知的秘密却引起了我的美好期盼,在整个会议期间,凡有空闲我都站在楼上客房里面,全身心地凝望着东院的车辆人员,等待着能目睹到周总理的风采,向他老人家默默祝福。在这所院子里还发生了一件可载入中美外交史册的重要篇章——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神秘地来到中国与周恩来总理在这所院子里会唔,打破了中美两国长期敌对、互相仇视、封锁的不利局面。
  如今,原美国使(领)馆在上个世纪80年代翻修后改作前门国宾馆,2005年又改作文化活动场所,定名为前门东大街23号院(原仿古罗马的单拱券凯旋门式的正门从东交民巷转向南开),打造成为京城最高端的精品生活消费地。而西院(原美国兵营)老楼依在,已更改门牌为东交民巷44号。但在建设毛主席纪念堂道路拓宽时,灰墙和大院东缩,原美国兵营的操场(停车场)、礼堂等今难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在原操场处建筑开张了驰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分号。如今这里终年忙于接待来自五湖四海,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宾朋好友。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