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有哪几类【鲁迅的知识分子观】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有哪几类【鲁迅的知识分子观】

发布时间:2019-07-14 03:50:57 影响了:

  摘 要:对现代中国人来说,鲁迅似乎也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鲁迅曾说过,杂文应随着它所批判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一同消失,然而历经数十近百年,人们对他及他的著作的研究从未中断,许多问题依然还可以在他那里找到答案,许多困惑依然可以在他的思想的引导下烟消云散。
  关键词:鲁迅;知识分子观;杂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05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11-03   收稿日期:2012-03-12
  鲁迅绝大多数的杂文都是论争的产物。一是干预生活,向生活论争,这就是他的社会批评;一是针对某些人事或派别的挑战与应战,其中既有敌对者,也有朋友和自己人。这些作品中所显示的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几乎从诞生那一天起,鲁迅和他的杂文就遭到批评否定,甚至抗拒和攻击,但鲁迅却依然执着于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真的知识阶级”“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到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准备着将来的牺牲”“要是发表意见,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惯用的夸张、反语和辛辣的讽刺使他的文章“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使对方被置于难以答辩,甚至是十分狼狈的境地。鲁迅自己也说过“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这种尖刻,在不少场合是由于冷嘲热讽产生,常常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妙,它主要用于对敌,目的在给予致命的一击。至于对朋友和自己人,他的讽刺常常是热情的、善意的,目的“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按捺这一群到水底里”。
  在鲁迅的眼里,就没有值得称赞的知识分子吗?肯定是有的。鲁迅是个现实主义者,无论是对文学作品还是对人,他只是尽力去改善,使其达到更好,却从不求全责备。他认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鲁迅批判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往往只是就他们思想的某一点错误进行揭露和讽刺,并且只是就事论事而不针对个人。
  鲁迅称赞托尔斯泰,因为“他写些小故事给农民看,也不自命为‘第三种人’,当时资产阶级的多少攻击,终于不能使他‘搁笔。’”这就与我们国家还未落笔,就因为预料到批评而“搁笔”的“第三种人”之流的知识分子截然不同。鲁迅还颂扬尼采和他的“超人学说”,在他的杂文中不只一次引用尼采的言论,如在《随感录》中希望年轻人“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冷笑和暗箭”时,引尼采《扎拉图如是说》序言的第三节:“尼采说:‘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鼓励青年,即使只是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几粒石子,任他们暗地里掷来;几滴秽水,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对于现实中被公认为“知识分子”的人们,鲁迅的揭露是不遗余力的。与此同时,鲁迅也竭力帮助青年——未来的知识分子成长。鲁迅曾在《青年必读书》中让青年“多看外国书”,“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对此观点他的解释是“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鲁迅主张为人生的艺术,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因此鲁迅的文学就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所谓文学。与尼采直接关注生活在大地上的人本身的文学相似,他不谈风月,不沉湎过去,也不空想未来,而是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大地上的人生此刻。所以他才会发出那样的呼喊“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所以他才会不断地提醒,不让人们忘记自己是抱在黄河决口后,淹得只露出水面一点儿的树梢头。
  综观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我们不难探寻到他的关注点:从文学的创作者的角度而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担任社会批评者的角色,完成其对社会的责任,他必须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和民众站在一起
  梁实秋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与文学无缘的”“创造文学固是天才,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种福气。所以文学的价值决不能以读者的数目多寡而定。”于是引发了他和鲁迅之间的一场争论,被鲁迅称之为“资产阶级”的“乏走狗”。这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往往对事物的看法也就迥异了。创造文学作品的可能是少数,而受其益的却应当是多数。文字及文学的变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接受智慧的浸染,驱其愚昧。一方面使他们精神自由、独立,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另一方面,使其有足够的智慧去思考自己的处境,摆脱被奴役的地位,过上与其他人平等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富足。如此看来,还是鲁迅的认识更为深刻一些:“抱在黄河决口之后,淹得仅仅露出水面的树梢头”的人是没有心情看《六朝文絮》的,更不会因此而忘了自己的处境。在太平盛世里,或许还可以容纳一些不切实际的声音存在,而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何谓“民族”,总不至于是那些拥有“专利品”的少数人吧——大多数“与文学无关”的“蠢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来抛却现实,高建空中楼阁,多少显得有些面目可憎。
  二、直面现实的勇气
  身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是站在社会潮流前端的人,无论迎面而来的事是好的或者坏的,知识分子都必须有抬头正视它的胆量,并对其做出评判。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对此做出了具体的描绘和批判。在“正视”的问题上,“先即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了,不见了。”“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的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没有冲破一切的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