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Yanmer:商业版“脸谱”:la mer
 

Yanmer:商业版“脸谱”:la mer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6:32 影响了:

  6月27日,微软对外发布了最新收购计划:以12亿美元价格收购企业社交平台Yammer(暂无中文译名)。美国硅谷发生的上一个能够成为热议的并购项目是,今年4月Facebook收购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当时的收购价是10亿美元。
  微软的收购让人们突然关注到“企业社交网络”领域的商机:软营(Salesforce)、甲骨文(Oracle)、SAP、谷歌、IBM与思科等,你叫得出名字的IT巨头,都已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各种试验和开发。
  《经济学人》指出,企业社交网络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巨头们已经开始押注这一市场了。《福布斯》评论:微软收购Yammer只是一场序幕,接下来这个行业内还会有更多并购发生。
  Yammer的小改变
  “企业社交网络”,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企业的社交网络。Yammer就是典型的企业社交网络,它被美国媒体称为商业版“脸谱”。
  与脸谱类似,在Yammer上,你可以聊天、贴图,观看视频、浏览各种话题。但与脸谱不同的是,加入Yammer的用户,必须是企业的内部员工,因为Yammer需要通过企业邮箱才能进行注册。所以,在Yammer上,你的好友一定只能是公司的同事甚至你的老板,而不能是那些八竿子打不到的陌生人。在Yammer上,大家聊天的主题,大多是“你在忙什么工作”。你可以利用Yammer向同事提出问题、发布一些信息,或者与他们讨论创意、分享链接。有人说,企业社交网络有点像传统的企业内网,只是增加了社交功能。
  听上去,Yammer似乎是“脸谱”的企业版,功能也不见得比“脸谱”增加多少。但你要知道,有时候就是在已有的模式上进行小小的改变,便能产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Yammer创始人大卫·萨克斯和亚当·皮索尼,很早就预料到社交网络将从个人生活拓展到商业领域。大卫·萨克斯说,当“脸谱”刚开始蹿红时,我就觉得这玩意不应该只是给年轻人用来娱乐的。
  如今,成立仅四年的Yammer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了500多万企业用户,其中85%以上的用户来自全球财富500强企业。Yammer在其官网上称,福特、壳牌与思科等企业都是它的忠实用户。
  用户定位的清晰明确,让Yammer比“脸谱”更早拥有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你在Yammer上使用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费的,但如果你需要更多的高级服务,如管理员控制和安全工具等,则需要付费了。每月每位用户支付5美元,就可以使用Yammer的高级服务功能。Yammer做过市场调查,大概有20%的用户,最终会选择需要付费的高级服务。所以,Yammer也是社交网站中少有的能盈利的企业。去年,它实现了132%的业务增长,利润额达到2230万美元。
  微软加快布局
  外界认为,微软收购Yammer,是希望加快其在社交领域的前进步伐。
  以做软件见长的微软,一直将办公软件作为营收的主要来源,在一款名为SharePoint的办公软件中,微软尝试在其中加入社交应用工具以帮助企业搭建社交平台,但SharePoint的社交应用工具,被普遍认为是一款“不太成功的产品”。
  分析人士认为,微软希望利用Yammer的技术,帮助其拓展社交企业工具市场,为旗下办公软件增加具有良好使用体验的社交应用工具。同时,收购Yammer也能够提升微软在企业用户市场上与另外两大IT巨头软营以及甲骨文竞争的实力。软营不久前斥资7.45亿美元收购了社交平台BuddyMedia,以发展其社会化营销工具产品。而且软营已经发展出一款与Yammer类似的Chatter平台。而甲骨文在更久之前则一口气购买了两家社交网站数据分析公司。
  除了得到Yammer的技术,《福布斯》认为,收购可能给微软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微软的商业模式是,将自己的软件免费赠送给用户,而试用顾客中有一部分将为享受额外功能而付费。微软著名高效办公软件套件的Web版Office 365,就是采用这种办法。而Yammer的商业模式则拥有美妙的‘病毒’传播性——那些免费使用Yammer的用户的‘付费’方式,就是鼓励其他用户注册,让大家加入同一对话中。Yammer在让客户分享和扩散产品方面更为精明,有很多值得微软学习的地方。”微软总裁鲍尔默表示,微软正计划学习这种营销技术,并将它运用到自身现有产品的推广方面。
  当然,“唱衰” 这场收购的声音也不少。《华尔街日报》说:“微软的收购史上,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微软的判断存在偏差。”不过,无论外界怎么看,微软和Yammer都坚定地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合作”。
  企业社交网络并购潮
  《福布斯》将微软收购Yammer看作一场序幕,认为“这个行业接下来会有更多并购发生”。
  的确,几乎所有你叫得出名字的IT巨头,都在开发企业社交网络——IBM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年会上不止一次讨论过“如何将社交工具与企业自身的运营以及公众网上论坛和手机应用等方面相结合”,IBM还将社交工具加入了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企业网络中,用于开展营销、客户服务、销售、产品开发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思科CEO钱伯斯说,思科曾用内部社交网络使管理更加有效。在这种模式中,社交网络主要应用于产品与项目管理队伍中,使得专门技术迅速被员工理解。
  这就难怪去年全球企业社交软件会取得了两位数的销售增长——因为这个领域已经不甘于现状,只是普通人很难察觉到这些变化。
  在中国,企业社交网络的市场大门也正在被缓缓开启。有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2010年由于社交企业市场还未真正打开,仅有少数厂商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市场规模仅为816万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许多厂商纷纷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预计今年国内企业社交网络市场增速会达到高峰期,规模将迅速扩充至9000万元人民币。
  “Y一代”催生企业变革
  为什么企业社交网络会蕴藏如此巨大的商机?
  “当大量Y一代的年轻人 (美国人把1980年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称作‘Y一代’)成为劳动力大军时,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也是必然趋势。”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最近一年多都在研究企业社交平台与管理的关系。
  全球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及时作出了改变。博柏利位于伦敦的总部,有七成员工年龄不足30岁。博柏利CEO安吉拉·阿伦茨说,我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长大,而他们(指员工)则在一个数字世界中长大。这些年轻员工生活的世界的主流交往方式就是网络社交。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博柏利改变了自己的管理方式。目前博柏利的企业社交平台隶属于软营的Chatter平台。在博柏利全球9500名员工中,约有6000人使用这一社交平台。“想咨询某一方面的专家,搜索一下就知道谁有类似的背景;想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可以去相关的内部博客和维基网站。”安吉拉·阿伦茨说。
  南希·罗斯教授发现,利用企业社交平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互相沟通的技巧。她说,管理的本质与目的在于放大和聚合人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向工作者提供适当的工具、激励和工作环境,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另一方面,需要用一些方法把释放出来的能量聚合起来,从而实现一己之力难以达成的目标。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便是通过各种新的在线交流和协作工具,进一步放大和聚合人的创造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