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诗乡故国朝圣,,屈子遗风永存|屈子
 

诗乡故国朝圣,,屈子遗风永存|屈子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7:22 影响了:

  在现代金钱物质价值观甚嚣尘上的物质化时代,诗人何在?诗人何为?上个世纪80年代,诗歌代表着文化创新的最前沿,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然而今天,诗人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令读者心灵莫名荡漾,或浪漫、或张扬、或优雅、或激情的诗意空间,在浮躁的尘世中,你还找得到吗?如果你想在精神的世界里飞翔,在生活的律动中歌唱,那请来湖北秭归,在诗歌之乡释放一缕悠然,为你空灵的心沐浴阳光。
  “夜读春秋寻大义,醉向伯牙觅知己……辞慕屈子追司马,武尊卫青霍骠骑……五千年来日月明,大江东去长空碧!”在碗碟杯盆的敲击声中,楚风楚韵楚辞古调且吟且唱的祭哭悲鸣,这是著名诗人柳忠秧在?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端午诗会上的演出,拒绝现代乐器,而选用民间祭祀常用的日用品,演绎了一曲原汁原味的“鼓盆而歌”。
  现代视听的诗词盛宴
  在屈原故里秭归,端午节不仅是民俗的盛会,也是诗歌的盛会。这里几乎每年都会举办民间端午赛诗会。6月20日,“诗在民间——湖北秭归2012端午诗会,在秭归影剧院举行。这是自2011年秭归成功申报“中国诗歌之乡”之后,举办的最为隆重的端午诗会。
  屈原投水汨罗江,神鱼托身回故乡。自屈原投水的那年端午开始,屈乡人民就在召唤一个民族的伟大诗魂、一位兄长的不死灵魂,一曲婉转深情的《我哥回》拉开当晚诗会的序幕。以纪念屈原为主题,诗会上篇为相约端午,下篇为诗意秭归。26首诗歌作品有的是诗人们的原创作品,有的是大陆和台湾的名家写秭归的诗章。三峡希望小学一群诗社学生用合唱的方式来展现“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魅力,几个声部演唱,清晰而明朗,配合手中的竹简,犹如数十个屈原站在台上。灵动的舞蹈《天问》、诙谐的情景剧《渔父》以及一琴一箫间名人秭归诗篇的吟诵,无不展现出历代诗人对屈原的崇敬和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他们以诗歌的名义来这里拜谒,怀揣着梦想走进了诗意的秭归。此次诗会让诗歌回到民间,走向大众。来自三闾骚坛、九歌诗社、兰蕙诗社、树蕙诗社、涉江诗社、萤火虫诗社、杏林诗社、天问诗社、宜昌新诗学会等十多家诗社的100多位诗人、香港客人、湖北非遗工作人员以及全国屈氏宗亲会成员等1000多位观众到场品味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诗歌盛宴。
  超越宗族的诗人情怀
  “你投江的刹那,激起中华民族永远的悲壮。你流放的岁月,铸成中国诗魂傲岸的脊梁。你让诗歌,成为中国美丽的宗教。你使美政,成为人类永恒的理想……我和你同一个DNA,下同子孙,上同炎黄。我和《楚辞》同一个血脉,上联长江,下通太平洋……”屈氏宗亲会的代表屈金星朗诵的《我和屈原同一个DNA》将现场观众拉入对屈原的缅怀中,民族的忧患、人性的善美、浪漫诗性的相通,远远超越了宗族意义上的同根同源。
  “近些年,诗歌日益趋于边缘化,也很少受到大众关注。许多人对诗歌没有了80年代那样的热衷,民众对诗歌的热情也在消减,这是我们诗人的责任,要是能多出现几个北岛、舒婷、欧阳江河、顾城那样的诗人,多出些撼动心灵、经久不衰的作品,诗歌还是会再次扬起风帆的。随着物质生活渐渐单调,会有更多的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优秀的创作才是关键。”来自河南省屈氏宗亲会的屈金星表示,现在教育上诗歌阅读比较薄弱,人们坐地铁捧着的大都是小说或者杂志,很难看到有人会捧着诗集。而真正好的诗歌作品不但能够给人以抚慰,还能帮助你找回自己,具有恢复人信心的力量。屈原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作为媒体策划人屈金星感到,“对屈原的敬仰,源于屈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求索精神、民本精神、创新精神,而这些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千年传颂的屈子品格
  “……轻云淡淡说旧事,子归声声诉忠魂呐……龙舟粽子兰与蕙呀……古韵今歌骚坛人哝……”屈原故里秭归乐平里三闾骚坛现年87岁的农民诗人李国杰登台吟唱原创诗歌《骚坛新韵》,将原汁原味的自由唱诗展现了出来。 “吟诗,没的平仄。”这是老人家对于吟诗的概括。在乐平里的乡间,骚坛的农民诗人们都是吟诗,后一位诗人要跟着前面诗人唱和的韵律对诗。
  李老是乐平里屈原庙的看门人,8岁就开始写诗了,30年来参加端午诗会,一次没有错过。骚坛名誉会长、83岁的徐正端老人告诉记者,他和李老小时候都是读私塾,那时候六七岁老师就开始教他们写古体诗,当地乡人都十分重视教育。他50岁时,已经写过500多首诗。由于古体诗格律都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现在诗社里写新诗的占大多数,为了避免古体诗失传,李老和他培养了2名三四十岁的年轻徒弟学习古体诗和唱和。现在骚坛的社员有80余人,大部分是乐平里当地的一些泥巴杆子诗人,一手锄头一手诗,不仅让生活诗意化,还让诗歌生活化。他们都是在平时劳动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地打了腹稿,积攒多了写诗歌颂屈原,每年端午社员都要挑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吟诵,与社友们互相学习。
  据了解,徐正端用自己积攒的两万多元退休金,将屈原的《离骚》等25篇作品刻成33块碑文,立于屈原庙内。并在退休后义务守护屈原庙20年,在屈原庙里开坛讲授屈原的作品,教中小学生楚辞,成为屈原文化的传承者。“屈乡处处是骚客”,秭归有萤火虫、兰蕙、楚风、树蕙、天问等20多个诗社,遍布机关、学校、医院。屈原的故乡人以诗的形式传颂着屈原的精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