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我的鲁院同学赖妙宽_鲁院
 

我的鲁院同学赖妙宽_鲁院

发布时间:2019-07-19 03:55:08 影响了:

  我认识赖妙宽是在2004年3月的北京,我和她都参加了中国作协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的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第三期)。我们班有五十二名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学制四个半月。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在宿舍楼底层的大厅里和同学打乒乓球,有几个女同学从楼上下来,看到我们在打球,其中一个女同学当即取消了外出的计划,留下和我们一块打球。这个女同学就是赖妙宽。轮到她上场后,她没打几个球,即已令我感受到她强大的实力。后来我得知,赖妙宽从小打乒乓球,曾在漳州少体校受过训,如今年届中年的她,平常在厦门都是和男子打球的。我也是从小打球,在学生时代,从小学四年级到中学毕业,整整五年间几乎没有一天不摸球拍,也曾参加过学校乒乓球队。不奇怪,我们俩都带着自己专用的球拍来鲁院报到,能够在这儿邂逅实力相当的对手,自然“喜出望外”。当晚在场的其他同学都退到场边,让我和赖妙宽大战一场,最终我竭尽全力才略占上风,勉强保住了男人的颜面。
  那以后我和赖妙宽经常于晚餐后在宿舍楼底层的大厅打球。那个大厅是出入宿舍楼的必经之地,因此那一段日子,我和赖妙宽之间的乒乓竞技恐怕已成为大厅里隆重设置于两边墙上的多位文豪的铜质雕像之外的一道活动的风景。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的有鲁院的乒乓球冠军王歌老师。对不起,王歌老师,原谅我在此对你有所“不敬”。王歌老师有时会一口气输给我二十局,对此他坦然认输。但对于输球给赖妙宽,也许因为对方是女性,王歌老师总不服输。一次,中国作协的乒乓球高手听说鲁院本期高研班有几个会打球的,便组队过来和我们打对抗赛,结果我胜三负一,赖妙宽也胜了对方一场。对方是部级单位,且来的都是男性,赖妙宽能够胜一场,令人刮目相看。
  鲁院高研班每期都有一个拜师仪式,我和赖妙宽不约而同都拜了雷达为指导老师。上世纪九十年代雷达老师就曾评论过我的小说,他和赖妙宽也早有文学上的交往和师生之谊。给人意外之喜的是,见面后我们得知,雷达老师也是乒乓球好手。此后每次雷达老师来鲁院授课或参加我们小组的活动,他都会和我们俩约时间打球。他还多次邀请我们去他家那边的球室打球。“从未在鲁院输过球”的雷达老师,有时也会输给赖妙宽。
  赖妙宽因为小时候在少体校受过正规训练,因此她打球的动作和姿势标准、好看,技术均衡,战术素养高。她打的是进攻球,特别厉害的一招是发球抢攻,而且反手也颇具攻击性。她经常将球发在我的右侧近台,等我向右前方倾身够到那球搓回去,她立刻挥拍将球击打我的左侧远台,令我猝不及防。由于我技术上的漏洞,她用这一手对付我,成功率很高。赖妙宽反应敏捷,步法灵活,攻守兼备。那几个月通过和她打球,我的球技不止是恢复到学生时代,而且是有所超越。和赖妙宽打球,你首先别想在性别上占到优势。
  我过去从未和女子练过球。我忽然想说的是,刚开始和赖妙宽打球时,或者有时站在场边观看她和别人打球,我常会忽有一种莫名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某一刻我恍然大悟,这种匪夷所思的感觉,原来和我在来鲁院前刚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桃花园》有关。小说那年五月发表于《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其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小时候参加过少体校训练的乒乓球业余高手,她的球技使她在当地只有男子能够和她对阵。
  通常写小说是先有生活原型,而在我身上似乎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完成小说后,在生活中遇见了它的原型。这触动了我的神经。但随即我发现,由这种联想引起的比较,反而突显了赖妙宽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品质。在我的小说《桃花园》中,女主角通过乒乓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小小银球多少有点变味。在赖妙宽的世界里,则一切都是那么朴素、真实、健康、纯净。从赖妙宽身上,你可以感觉到女性中少有的心理定力:这个女子不止是有思想,更有独立而稳定的价值观、幸福观,她尤其不同于一些心思复杂、胸襟狭隘的人,她做人简单而多面——既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又是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她爱自己的工作,更爱家庭,爱家乡。面对这样的女子,你会羡慕而妒忌地发现她的幸福指数极高。赖妙宽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她以享受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乒乓球可能是她众多爱好中比较突出的一项。除了乒乓球,她还热爱音乐,学生时代学过乐器,练过书法,擅长游泳、跑步,还爱登山。其实写作也是她的爱好。赖妙宽是学医出身,曾是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但是她成功地转型成为一名作家,将爱好变成终身的职业。
  赖妙宽的天性和智慧使她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她的家庭和睦美满,老公和儿子都是非常出色的人。偶尔听她谈到儿子,自豪和快乐溢于言表。他们母子的关系也颇像姐弟和朋友。那一年,新加坡政府以优厚的条件(提供学费、生活费和往返机票等)在福建省招收优秀学生,赖妙宽的儿子被选中。在新加坡念完预科后,她儿子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那年我儿子也在新加坡,他们夫妇俩送孩子去新加坡时,还给我儿子带了福建的零食。
  赖妙宽对她家乡的爱,更是经常表露在外。她除了爱喝闽南的功夫茶,由于生在海边、从小吃惯了新鲜优质的海产品,她还是一个挑剔的美食家。说到家乡的美食,赖妙宽言语间的感染力特别强。有时她也说“四海为家”的话,有时她也向往“远方”,但看到她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你很难相信她真的能长时间离开福建,离开厦门,离开漳州。
  赖妙宽是我认识的女作家中模样最不像作家的一个。面对她,你会猜想到她是老师、医生、工程师、运动员、公务员等,甚至不妨猜想她是一个全职太太,却多半不会把她往作家那儿去想。她文质彬彬,与“美女作家”那一类不搭界。因此,当你面对她的作品,当你看到她接二连三地创作出长篇大作来,你的内心不禁会有一些震动,尤其当你读过她的小说,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位平时文静得寡言少语、甚至有些不善言词的女子,她的心真够大,她心中的世界真够大,她思考的问题真够深。在鲁院时,我读过她的小说集《共同的故乡》,后来又读到她的长篇传记小说《天堂没有路标》,最近她又有一本长篇小说《城里城外》出版。除了写小说,赖妙宽还写长篇报告文学,写电视剧本等。在我看来,赖妙宽的小说,不论是“私小说”,还是“社会小说”,或者是传记体小说,其中都有一种属于她的个人特质,那是一种由作家本人独特的视角、人生体悟和想象力构成的语言特质,懂她的读者据此便很容易将她辨认出来。赖妙宽始终是一个纯粹的作家。
  关于赖妙宽的小说,在今年四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召开的研讨会上,有诸多高明的评论,我在此就不作赘言了。
  借《时代文学》这个专栏,遥祝赖妙宽同学永远健康、幸福,创作丰收,球技更好!
  2012年5月31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