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冯玉萍的眼神|冯玉萍评剧专辑
 

冯玉萍的眼神|冯玉萍评剧专辑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5:19 影响了:

   笔者是个爱说不爱写的人,很少去单独关注一个演员,因为能引起我关注的演员太少,所以就总坐不下来写点什么。每年看戏很多,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不是我挑剔,有的戏实在让人坐不住,无法忍受的时候干脆拂袖而起到剧场外抽烟,甚至回宾馆睡觉。有的戏宣传得神乎其神,把演员吹得完美无瑕,结果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儿。冯玉萍是个例外,她确有特别之处。自从2009年在厦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看了冯玉萍主演的评剧《我那呼兰河》之后,她那会说话的眼睛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至今不能忘怀,始终为她的戏激动着、陶醉着、享受着。
  戏中冯玉萍第一个眼神就揪住了我的心。那一双水汪汪、充满激情、令人遐想的眼睛,那一双满含坚强刚毅又柔情万种、勾人魂魄的眼睛,使我忘却了疑问查明哲导演的评剧是话剧还是戏曲?模糊了风雪交加与声光雷电的效果,忽视了故事的结构和矛盾现实的合理性,淡忘了铁钟、金枝与赵三的演唱技巧……
  风雪弥漫的夜晚,当她(饰演的王婆)披着硕大的黑斗篷在呼兰河畔为逃避追杀奔跑时,她眼神表现的不仅是惊慌还有坚强,那是一个弱女子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一双儿女生命安全的博大胸怀。当大黑斗篷中突然钻出两个孩子时,我的心“咯噔”一下,太棒了!它使我想起了一只护雏的老母鸡翅膀底下藏着两只小鸡并在为它们遮风挡雨。王婆的丈夫因反抗地主剥削被杀害,为躲灭门之灾,王婆领着儿子铁钟和女儿金枝逃难。“大野地里草一棵,风吹霜打也要活,人来世间走一趟,生是一声哭,死是土一窝,生生死死就在这,我那呼兰河。”此时,母亲王婆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慈爱,是超常的生存渴望和乡土文化的生命力。一个为了孩子的生存,千难万险皆不怕的母亲的伟大形象一下子矗立在我心中。当儿子铁钟为报杀父之仇,当胡子走后,为了女儿不被饿死,在秧歌会上与各路英雄斗法,特别是当赵三提出要想留在村里,必须嫁给他时,此刻,她的眼神里充满的是柔情似水,激情如火。“女人嫁汉子,男人娶老婆”,“戳根柱子搭上坨,垒块土坯支口锅,生生死死就在这,我那呼兰河。”在她与赵三拿着红绸子舞蹈时,她那眼神中有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有黑土地女人性格中对爱情的激情和“浪”,她把地域文化中东北女人为生存所表现出的大胆、直白、火辣辣的爱情表达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当土匪来抢劫、日寇来侵略时,一个相夫教子在家做饭的农村妇女,果敢地、毫不犹豫地抄起菜刀带领乡亲们去追杀。“哭个屁,遇上野牲口,就得用刀劈”,此时,母亲王婆的眼神中充满的是为保护家园而释放出的刚强和人性中原始的野性;是强盗来了必须拼命、脑袋掉了碗大块疤、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刚烈;是死不了就珍惜生命好好活着,遇到苦难多大点儿事儿的坦然面对。这样的侠义豪情让站起来垂直大地、躺下去平行山脉的堂堂七尺男儿都会汗颜,让观众看得震撼、痛快、潇洒、解气、荡气回肠!
  当我在宾馆餐厅邂逅冯玉萍时,面对卸下油彩、回归生活的她,稍稍有点儿失望,她不是我想象中那种特别漂亮的大美人,但观察她与旁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却欣喜地发现她的人格魅力。她没有外露、张扬、虚假与浮浅。你能看到她的端庄大方、彬彬有礼、气质高雅,她的眼神满是淡定、平和与稳重,这样的眼神与剧中王婆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一句名言:艺到深处品自高。
  就是这样一个冯玉萍演活了呼兰河畔那个“恨就恨得牙根炸,爱就爱得火辣辣”,爱憎分明的东北“娘们儿”,演活了骨子里散发着黑土地气息,豪放、粗犷、率真、耿直、勇于担当,大度包容的关东王婆。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我认为眼睛是演员的制胜法宝,评价一个演员首先要看她(他)的眼睛,如果眼睛里没戏,眼睛不抓人的演员绝不是好演员,更不可能是艺术家。冯玉萍就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她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这种眼睛需要演员的文化积淀、丰富的阅历和艺术的成熟。她在舞台上眼神释放出的信息,气场之大,充满剧场每个角落,让每一个观众不得不跟随着她的眼睛入戏,不得不跟随着她的情绪变化而变化,不得不跟随着她的故事去喜怒哀乐,悲喜交加。作为观众的我因为感动控制不住而流泪,因为痛快得不吐不快而叫好鼓掌。她那种眼神表现出的戏威充满着霸气,那种霸气令舞台上所有演员黯然失色都成为配角,令所有的声、光、电、服装、化妆、道具成为辅助。她是真正的艺术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