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拉萨到林芝 [“西藏江南”林芝见闻]
 

拉萨到林芝 [“西藏江南”林芝见闻]

发布时间:2018-12-28 04:45:33 影响了:

  冬天里的林芝,虽没有盛开的桃花,但气候温和,满目青绿,扑面的仍是春天般暖融融的气息。初次来八一镇的人,都有一种惊讶:“这是在西藏吗?”“这是雪域高原吗?”   过去从拉萨到八一镇的土路汽车要走两天,现在修了400多公里的柏油马路,半天时间就够了。便利的交通带动了这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福建、广东两省的大力援助下,“八一镇”从过去十几户人家的“小石头城”,变成今天常住人口超过4万多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
  这座年轻的城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市内独特的现代化建筑和优美的城市环境。
  广东路、福建路、深圳大道、中山大道、韶关大道等道路纵横交错,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极大的方便,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红色的出租车、小巴士和摩托车自由地驰骋着,街道两旁种植的树木整齐地排着长队,绿色的电话亭鳞次栉比,宾馆、茶庄、公园、餐饮店、网吧、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奇正”藏药、“易贡茶叶”等当地产品的广告不时映入眼帘。
  “广东文化会展中心”、“林芝文化艺术中心”、“妇幼保健所”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城市中央,有的建筑物像美国纽约的白宫一样呈半椭圆状,有的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似的呈扇形状。“小桥流水”形容“深圳广场”不为过分,拱桥下绿水轻波荡漾,周围是旅游、休闲的娱乐城,当地人告诉记者,到了旅游黄金季节这里将呈现“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
  林芝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去年全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1万人次,直接收入达1075万元。 
  城里的雕塑犹如装饰品一样点缀着“八一镇”,赐予其不同的内涵。“八一花园”内“忠魂赤胆”的雕塑,由一名身穿工布民族服的藏民和一名身着军服的解放军组成,象征着当年军民团结抗敌的真实写照,“八一镇”与解放军有着不解之缘,就连城市的名字也是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解放军在这里建起这座新兴城市而得名的。
  “太阳照在尼洋河上,暖风吹动着金色的波浪,”听着优美的歌曲,记者来到尼洋河边,河水在“八一大桥”下缓缓流过,巨石垒成的河堤非常坚固,河堤两旁耸立着高大的树木,绿树、青山倒影在河水中,形成一幅优美的山水图。跨过“八一大桥”,就可以看到坐落在河西的“西藏农牧学院”、“林芝第一中学”等学校,据了解,林芝地区的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全地区儿童入学率达到95.9%,巩固率达到98%,“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75.6%。
  今天的“八一镇”城区面积由20年前的不足半平方公里发展到5平方公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感受着如同这座年轻城市一样新的生机和活力。
  
  山沟里的富裕村寨
  
  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这里森林密布,雨量充沛,近几年来,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出现了一批以“汽车村”、“电话村”、“手机村”、“电视村”为代表的富裕村。在这里,木石结构的藏式小楼,院内植花草,出门坐汽车,这已不再是个别富裕户独有的生活方式。在林芝县邦纳村,一幢幢二层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环形水泥路穿村而过;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洗衣机、电话机等现代家电,还用上了自来水;村办小学里传出琅琅读书声……村长旺久介绍说,这个村历史上曾经是西藏有名的“乞丐村”,当时的村民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和粮食来源,大多数村民靠乞讨为生。经过当地政府几十年的扶持和引导,如今全村300多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去年,全村粮食产量达到24万公斤,人均收入达到3290元,是全西藏的首富村。距离邦纳村不远的贡仲村,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电话村”。40岁的次登多吉是这个村第一个安装电话的人。次登多吉说,全村18户人家,17户已经安装了电话,还有8户购买了手机。他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话了。”
  
  “�人”的新含义
  
  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人新村27岁的东卫,躺在自制的“席梦思”床上,欣赏富有节奏感的流行音乐。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
  �人俗称“�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察隅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林区。察隅共有1300多�人,分布在上、下察隅镇的9个村庄。
  �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过去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人的服饰十分独特:妇女一般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坠,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男子头上盘着长长黑帕,挎五六十厘米长的**,十分威武。
  由于�人世居深山老林,西藏民主改革前他们倍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
  如今,他们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房舍周围花草繁盛,远处梯田层层,一幅安闲的世外桃源景象。
  东卫家的新房是几年前盖好的,院子里种满了果树和花草,还摆放着白色的电视卫星接收机锅状天线。长方形的木结构房子分上下两层,下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上层有走廊,几个房间顺序排开。
  屋里的橱柜上摆着神州牌电视接收机,Honson超级VCD,和一些流行歌曲光碟。
  隔壁是他妹妹晓江的房间。25岁的晓江把房间布置得和内地女孩的家完全一样:单人床上铺着床罩,床边有一只小茶几,墙壁上贴着花花绿绿的香港著名影星的画像,墙角摆放着“迷你”衣柜。
  经主人允许,我们翻开了晓江的相册。她穿着漂亮的连衣裙,和女伴们或在山间田埂留影,或在迪厅舞会上纵情歌舞。
  东卫说,过惯了苦日子的父亲不愿和他们一起住,一个人住在老屋里,“那里又黑又潮,但是有火塘可以取暖,”他说。
  察隅县统战部副部长松鸟是新中国培养的人干部之一。他说:“过去,绝大多数人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半山腰上,使用十分简陋的生产工具,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玉米,粮食产量很低。一年中有八九个月时间粮食不够,就要靠采集野菜、野果和树叶及套猎维持生活。”
  此间研究者认为,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直到50年代末,世居原始大森林中的人还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状况,等级观念、私有观念也不十分明显,人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社会生活。
  
  
  松鸟说,1966年到1968年,国家投资16万元,在察隅河谷两岸的台地上为人盖了新房,动员当地藏族群众和驻军帮助人从深山老林迁出来。
  下山以后,人与当地藏族居民和汉族干部交往日益密切,年轻人学会了说藏语和汉语,学会了开荒种地,学会了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买卖婚姻等陈规陋习已经绝迹。90%以上的学龄儿童入了学,几十个人成长为国家干部。
  松鸟说,过去他们只会种玉米和鸡爪谷,现在,他们还学会了种植旱稻、水稻、青稞、山芋和油菜等作物,家家户户都饲养猪、鸡等家畜,农业产量不断提高,日子越过越好。
  80年代初,人村庄还常常见到从姑娘到老妇人人手持一杆长烟管的现象。“现在女人们已经很少吸烟了”,松鸟说:“业余时间人们更愿意跳舞、听音乐或是唱卡拉OK。”
  近年来,当地政府又投资40多万元,建起第10个人新村,从耕地较少的沙群村搬出20户人家到这里定居,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
  1954年,政府征求“族称”意见时,确定了“人”这个名称。人卡普夏说:“在我们的语言里,人有贫苦人的意思,但现在,人应该是幸福人的含义。”

  珞巴老人喜迁新居

  今年1月25日,66岁的珞巴族老人达登满面春风,显得异常兴奋,他在刚刚建成的新房里举行了隆重的乔迁仪式。
  达登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一场瑞雪为达登老人的乔迁之喜增添不少喜庆和浪漫色彩,远处云雾缭绕着整座山林,雪花轻飞漫舞,眼前层林尽染。
  这天,天刚蒙蒙亮,身着山羊绒珞巴民族服,头戴圆形熊皮帽,腰别珞巴长刀的达登,将一面五星红旗高高地插在新房顶端,国旗在雪花中飞舞,乔迁仪式正式开始。
  达登的两个小孙女7岁的阿娇和6岁的阿妞长得乖巧可爱,两个小女孩穿着新买的粉红色小棉褂和白色旅游鞋在新房院内尽情地玩耍着,大儿子达吉和表侄女王永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达吉正在做“凉拌猪蹄”,王永则忙着炒“青椒牛肉”,当教师的表侄女益西曲珍正在梳妆打扮,深颜色的珞巴族女装,在海螺、玉石、金银等饰品的镶嵌下光彩夺目。乔迁的喜悦充满了每一个达登家人的心。
  在原始森林的包围下,达登的红颜色新房显得格外醒目,这幢藏式别墅建筑的正门“二龙戏珠”图案又带有内地建筑风格,整幢楼耗资约20万元,分上下两层共有客厅、厨房、卧室等10间。
  中午时分,远方的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第一位走进老人家恭贺道喜的是米林县委书记王建多,他向达登老人敬献了洁白的哈达,连连道喜:“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珞巴姑娘迎上前,向客人敬献青稞酒和象征去年丰收和祈祷新年五谷丰登的“切玛”。王书记按照民族习惯将青稞酒“三口一杯”(饮酒习俗,先喝三小口,分别倒满,最后一饮而尽)。“嘀!嘀!”正在这时,汽车喇叭声从院外传了进来,亚依和前进两夫妇从车里钻了出来,他们手里提着两箱啤酒、一捆茶叶、一袋大米,前来向“阿么”(珞巴语:爷爷的意思)达登拜喜。
  位于二层的客厅内,摆放着20多张新买的藏式桌柜和一圈沙发,墙壁上画有“吉祥八宝”等图案,客厅的桌上摆放的20坨酥油,向客人们展示过去1年牧业的丰收。达登一家有60多头奶牛,去年仅牧业纯收入就达4万多元。木桌上摆放着雪梨、苹果、香蕉、糖果、饼干、青稞酒、啤酒、可口可乐等,客人们在品尝鲜果和美酒的同时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不一会儿,几位珞巴族汉子便放开喉咙对起歌来。据一位懂珞巴语的朋友告诉记者,歌词内容大多是赞美新房和向房主表示祝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达登显得有些激动,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使我这个珞巴老人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据南伊珞巴民族乡乡长达久告诉记者,南伊珞巴民族乡成立于1988年6月,目前全乡共有3个自然村,81户,432人,有两所小学,学生入学率达到98%,不少学生还在福建、广东等内地西藏班上学。去年全乡粮食丰收,总产量达12.5万公斤,人均纯收入2256元,其中现金收入就有1400元,现在乡里村村通电话,大部分家庭购买了电视机。
  然而,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珞巴族生活在奴隶社会里,生产生活基本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时代,那时,绝大多数珞巴人一年到头衣食无着,还要给领主服役,缴纳繁重的苛捐杂税,当时的珞巴人被视为“野人”。
  时过境迁,今天的珞巴人将“珞巴箭”、“珞巴刀”等过去原始生产工具当作纪念品,或是悬挂在墙壁,或是在节日期间佩带在身,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收割机等机器设备正进入牧场和农田,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正日益成为珞巴人的新伙伴。
  今天的珞巴人正从原始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富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