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语文双基是什么【小学语文“双基教育”仍任重道远】
 

小学语文双基是什么【小学语文“双基教育”仍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2:38 影响了: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在重视学生“双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基础,更加重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双基教育” 情感教育
  
  一、“传统”与“现代”的比较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侧重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工具理性教学模式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情感美育追求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在重视学生“双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基础,更加重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篇文章往往从字、词、句、段到主要内容,分析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新课标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如构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不是靠给学生灌输系统的语文知识,而是强调实践性。新课标更强调了对文章的感性把握能力,即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感悟和情感的熏陶,这就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统一,厚此薄彼的做法有违于语文教育的主旨。所以,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知识与情感双重渗透的平衡课堂。知识与情感应该有机结合,始终贯穿于语文的教与学中,如同双浆一样,共同促进语文学习的不断前进和升华。
  
  二、“传统”与“现代”共同坚守的“双基”
  
  “语文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当然不是绝对不需要一点陈述性知识,而是不应该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体,要以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为主。例如,引导孩子学会“如何理解反问句”(策略性知识),比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反问句”重要得多,因为前者更有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至于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一般包括:自主识字能力;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抓要点复述能力;自主感悟的能力;默读能力;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即兴说话的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观点的能力,文从字顺地习作的能力,等等。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我们切不可忽视。
  
  三、“现代”贯彻“双基”时出现的问题
  
  语文“双基”地位削弱了,在我们的课堂上,“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关注度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词汇。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我们很难看到老师留出大块时间进行着默读、复述、背诵等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过分强调自由书写,篇章结合得不够紧密;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阅读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主感悟,对重点词句的嚼咬有所欠缺。即便是常态课,老师也受大气候的影响,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语文教师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强调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老师们便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重视了“双基”,就等于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于是,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大唱“高调人文”,忽视“双基”落实;课标强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老师便无度地向外拓展,导致了很多基础的东西没有落实。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航向。
  
  四、“现代”落实“双基”的几点措施
  
  1.基础知识教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目标并与培养学生兴趣和情感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制定集中有效的目标,着重抓好几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包括识、写、读、背、作、说。基本功不能丢,但避免将目标定得过大、过细、过难、过虚,这反而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小学语文教学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如果过于体现它的工具性,短期内,它可能有一定的现实效果,但从长远来说,无疑是在逐渐扼杀学生感悟语文文字的灵性和创新意识,逐渐蚕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也会让学生逐渐滋生依赖性和惰性。
  学生一旦通过传统的语文课堂形成固定的训练和肢解式学习模式,一上语文课,就想到遣词造句、概括段意等,语文学习其实走向了“异化”。
  2.具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我们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人兴趣,多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要正面审视和正确认识小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应着力呵护、鼓励和引导学生拓展求异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求异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它能增进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能推动学生的思维发散与智力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鼓励学生多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视课文内容的具体情况来分别做到精讲、少讲和不讲,要“舍得”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多读,多进行自主性探究,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思想境界,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这样才能实现“内化”,继而形成一定的语感、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健康自然的情感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放手让学生阅读,一方面,要注意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并且阅读过程中,要伴随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老师的品词析句,等等。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能夯实学生的“双基”。
  总之,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双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的统一。但“双基”教育,如何坚守并创新,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既远离浮华,又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话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