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阐析 [体育换位意识阐析]
 

阐析 [体育换位意识阐析]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1:05 影响了:

   [摘要]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彻底转变健康观念的时代。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大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树立学生全面、正确、合乎时代要求的健康观念。
  [关键词]体育 换位意识 学生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体育成绩来衡量教学的成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体育的要求变化,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经济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对体育课的教学要求也就随之发生着改变,学生以不再仅仅满足于能有球踢,能有器械可练,而是要求体育能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和对身体的全面发展。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世纪之初就颁发了新的课改标准,要求高校要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锻炼身体为原则,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观赏和休闲娱乐能力,使体育课教学为学生“踏上健康之路”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在以前的教学环境下,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或者很少有培养学生健康知识的意识,更很少涉及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就根本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现代健康观的教育了。我们习惯了教,学生也习惯了听。主动权在教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变成了真正的“教学”。其结果就是,我们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体育课变成了一场彼此博弈的游戏。老师提醒一点,学生就做一点,老师离开了,学生就开始自由活动,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也很差。老师难以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彼此是一种微妙的独立关系,好像师生是好不相关的。
  而现在不同了,老师要在新的形势下去改变教学方式,变主为客,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服务者,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体育教学活动,去理解体育教学改革,去尝试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用换位意识来面对教学活动。
  所谓换位意识,是指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当然,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就得首先学会理解自己,试想一个根本无法明白自己需求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别人的感受呢?所谓认同此心,心同此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心里学上来说,心里体验是一种或几种实践活动在人意识中的反映过程,是自我本位的一种情感。我们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就要先去学会体验自己的内心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的感受如何,这种感受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发展成为一种自我需要的。最为一个体育工作者,一个一线教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深爱上了体育这门课程,但这也会妨碍我真正的去思考这种爱背后的原因。追本溯源,考上体育学院,走上体育的道路,是源自我对体育的热爱,源自自身的身体素质。但这种最原始的热爱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回忆童年,最早的游戏行为便是体育活动的萌芽。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谈不上什么对体育热爱,只是一个孩子对游戏的本能向往。而后的岁月中,这种游戏的行为开始逐渐的演变为对体育亲近行为,训练辛苦,但潜意识里从没有把它看做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反而乐在其中,流汗时没有痛苦,而是快乐,练习的腰酸背痛时,不感到烦躁,而是一种成就感。所有这一切,都是源自把体育看做游戏的那种意识。
  而走上工作岗位后,体育变成了养家糊口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却并没有改变我对体育的看法,那种游戏意识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体育是快乐的,是可以让我忘记烦恼的,是可以让我在大汗淋漓后摆脱一切的。
  明白了自己的心理,我便开始尝试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呢,他们真的感兴趣嘛,他们想在体育课上得到什么呢?很多很多问题开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慢慢的我开始逐步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了。
  可以说,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阶段的学生,由于性别和个体的差异,对同一门课程的要求也天差地别。比如,对于大一新生,他们上体育课还真有点高中的兴奋劲,毕竟刚刚迈入大学的门槛,对一切都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大学的体育课是什么样的。所以,上课的积极性比较高,无论是学太极拳还是其他什么,都是热情高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因势利导,将大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和他们的兴趣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对大学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将一些健康观的知识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当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意识。
  而对于进入大二的同学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有大学刚入学时候的激情,事业不再仅仅局限在大学的课程上,而是有了更多的业余生活,他们开始关注广泛的大学生活。而体育在他们看来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一部分学生仅仅把体育课看作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或者是拿学分的手段。个别同学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关注一些,而对于那些可以全面发展他们体质的科目视而不见,甚至避之不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将体育课与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将健美操和同学们热衷的交际舞联系起来讲解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肢体协调的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实践证明,这种把教学和学生的业余爱好结合的方式还是非常有效的。
  当学生进入大三之后,课业压力增大,续本问题、就业问题开始慢慢浮出水面。同学们的心理压力也开始增大。个别同学开始逃课去学习续本的课程,体育课在个别同学眼里变成了无关紧要甚至是毫不相干的事情。可以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理解他们面对的压力。在这个阶段,我们采取了,将体育教学与就业相联系的方式,给同学们讲解就业后的一些保健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职场的压力,如何在今后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中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同学们对这种直面职场的体育教学非常的欢迎,一些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回到母校看望我们时,还不时的提起此事。
  应该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只要作为教学主导的我们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真倾听他们的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周岳水.高等学校体育与新世纪人才培养[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
  [2]张应春,王成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策略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3]黄元汛,陈元武.湖北省群众体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1999,(0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