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优化学生闲暇生活】 主题党日为载体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优化学生闲暇生活】 主题党日为载体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1:13 影响了:

   [摘要] 本文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对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做了一些研究,并对学校和家长制定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优化活动方案提供了导向和建议。希望能够在探索如何做好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工作方面做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主题活动 闲暇生活 优化教育
  
  自我国开始实施双休日、法定假期的增长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课业负担便得以逐步减轻。但令人始料不及和令老师、家长们担忧的是,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长,一些学生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他们闲暇生活的内容单调,通常往往以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等形式度过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利用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有关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研究的缺乏,向人们展示了关注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的紧迫性。
  一、课题的缘起
  自我国开始实施双休日,特别是今年新的法定假期的增加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步减轻。他们的闲暇时间便随之开始陡增,但同时也带来了闲暇时间利用不当的一些问题。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网络给广大未成年学生带来的道德的负面影响。而青少年学生大多上网的时间就是在闲暇时间。而小团伙犯罪、传统道德的缺失等诸多的问题,也大多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闲暇教育内容的研究比较缺乏,而闲暇时间却不断增长,导致青少年的闲暇活动和闲暇消费缺乏正确的计划和导向。一些青少年学生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闲暇活动内容单调,往往以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等形式度过闲暇时间;睡眠不足;一些新科技因使用不当而对青少年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同时有资料显示,近年全国各级法院依法判处未成年罪犯有增加倾向,而闲暇时间正是各类青少年犯罪的高发期。据教育专家分析,闲暇时间青少年普遍缺乏监督,很多学生处于“失控”状态,而闲暇时间与社会的接触增多,容易交上“坏朋友”,这是青少年犯罪率高发的主要原因。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粗略估算,杭州地区学生的双休日、暑假、寒假、春假、秋假、“五一”、“十一”、清明、端午等长假,加起来几乎有近半年的时间,且学生在校内还有一定的闲暇及活动时间,闲暇生活内容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
  为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的闲暇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闲暇时间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道德和不良行为,令人担忧。如有少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向父母索要钱物后,邀请同学或社会青年结队成行去城里“潇洒”。有的则在节假日里流露出流氓习气,和一些往届毕业的社会青年交往,或寻衅滋事,甚至敲诈勒索。
  如何依托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闲暇生活优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度过闲暇时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已经迫在眉捷。
  二、概念的界定
  当前,闲暇的价值越来越被肯定;而另一方面,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却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如此,一些人还把“闲暇”误解,把它庸俗化、低俗化,把它等同于吃喝玩乐,把工作、学习与闲暇生活对立起来等。这些认识的误区,主要原因是源于全社会普遍缺少闲暇教育。
  1.闲暇
  闲暇的一词源于英译单词“Leisure”,也译为休闲。从词源关系上讲源于拉丁语“Licere”和法文“loisir”。前者表示表示“许可”的意思,而后者的本意是指在劳动之余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闲暇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柏拉图曾把他理解为四层含义:即“空闲”;即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闲暇状态。显然,柏拉图已经触摸到了现代闲暇的概念及“闲暇”的“自由”本质。
  2.闲暇生活
  闲暇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在闲暇时间即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各种活动的总和。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构成闲暇生活的基本条件。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他们在完成所有教育教学计划所安排的活动及为完成教学培养计划的活动和满足基本生存活动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谓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指在闲暇时间内学生自主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闲暇教育
  对于“学生闲暇教育”,我们把它定位为:是指在教育和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广大的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掌握科学利用闲暇时间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产生积极的闲暇体验,促进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发展,闲暇生活品位和质量得以充实提高的的一种教育活动。积极的闲暇体验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心理上的,自由感、享受、参与、挑战;教育性的,智力挑战及获取知识;社交性的,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放松,从压力及疲劳中解脱;生理性的,健康、健美、锻炼、体重控制及康乐;审美性的,对优秀作品及自然景色的反应。
  三、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构建学生优质的闲暇生活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闲暇活动空间,让学生在闲暇时间有个好去处非常有必要。
  1.主题活动的主要形式
  (1)读书型活动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养成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丰富了学生的的闲暇生活内容,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
  (2)生活技能型活动
  学习科学锻炼、健康饮食、生存、保健、消费、家务劳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如开展了护齿知识系列、青春期卫生等系列主题活动。消费知识指导方面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指导,包括怎样正确消费、珍惜生活和学习用品、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文明消费文化等,增强了学生识假辨假能力。指导学生做到有计划消费,克服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名牌消费等现象。
  (3)文学艺术型活动
  文学艺术类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艺术上的才能和创造力。组建的文学艺术型社团主要形式分为三类:一是文学类,二是综合类艺术社团,三是音乐类。文学艺术型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文艺社团的艺术欣赏、讲座、参观展览、表演、实践等形式开展。开设了全校性的主题征文、创意作文竞赛、辩论赛、音乐欣赏、文艺演出、参观展览、诗歌朗诵等活动。以及美术、书法、舞蹈、合唱、摄影、器乐等各文艺社团的内部活动。学生既可以欣赏,也可以进行创作和排练、演出,培养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开展文学艺术型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活跃了校园文化,有利于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交往型活动
  指导学生学会择友交友,懂得一些文明礼仪规范,学会和谐融洽地与他人交往,克服、避免在交往过程中的孤僻、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
  (5)科技型活动
  科技类活动主要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为背景开展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动手动脑的实际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6)体育健身型活动
  体育健身型活动结合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寓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体育健身型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具体内容有:田径、体操、武术、爬山、健美舞蹈、游戏、棋类、球类、自救和互救等活动。通过组织的各种锻炼和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7)服务型活动
  此类活动以开展对师生、对社会的服务为核心。这类活动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很多的赞同和肯定的声音。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和品德,使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和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社会公益活动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理解。
  (8)旅游参观型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旅游参观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规模企业参观,能让学生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设备情况、操作技术、组织管理知识等。通过参观,能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人民的观点,这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旅游活动能让学生更多更广泛地领略祖国锦绣山河的美丽风光、文化遗址、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场景,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途径。
  2.主题活动的实施途径
  以学校为主所组织的学生闲暇活动与社会机构一起共同组织的活动。镇关工委、村委会(居委会)、校外辅导员为中心构成一个个活动组织。以教师为指导,家庭为主导,学生个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闲暇活动。
  四、反思
  开展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研究,会给校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闲暇生活优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资源开发彰显了无限的生命力,觉得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尽快将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列入教育规划的议程。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完善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闲暇生活优化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和活动基地,而这些只能依托于社会力量。社会、政府应主动地修建、创设、挖掘开展闲暇活动的场地、空间和设施,尽可能地为学生的闲暇生活营造广阔的天地。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正面的闲暇教育宣传引导,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指导站等形式进行家庭闲暇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孩子闲暇生活的质量,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要将孩子的学习竞争、升学的压力过多地介入到学生的闲暇生活中。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优化学生闲暇生活质量的实践研究,我们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有待于我们的教师去学习,因为只有理论的支撑研究才会更科学,更有价值;我们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还缺少理论基础。希望通过理论基础研究,给予我们实践活动提供方向,使我们的研究不断发展、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3]彭建兰.关于农村家庭闲暇教育的建议与思考.教育与管理,2004,(7).
  [4]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庞桂美.闲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