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共建共享品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杭州模式|基础教育包括高中吗
 

共建共享品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杭州模式|基础教育包括高中吗

发布时间:2019-01-20 03:42:52 影响了: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杭州基础教育实现了从“基本普及”阶段向“均衡优质”阶段的历史性跨越。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设置专项教育经费以及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等重要举措,杭州市在共建共享品质教育和破解“好上学”、“上好学”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共建共享 基础教育 杭州模式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杭州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赢得了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等美誉。2000年,杭州市提出要打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确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要求。在这四个品牌中,“学在杭州”是最具生机的城市品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教育,开始呈现出普及、均衡、优质的教育品质。
  
  一、杭州基础教育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杭州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又实现了后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本文重点考察1996年以来的杭州基础教育改革历程。
  
  1.“九五”期间(1996-2000年):普及15年基础教育
  “九五”期间,杭州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幼儿教育发展很快,全市4-6周岁幼儿入园率从“八五”末的70%提高到89.6%,市区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达到了99.95%,其中“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2%。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增长迅速,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的比例从“八五”末的54%提高到84.7%以上,市区已达到95.7%。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开始努力满足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2000年末,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普及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基础教育。
  
  2.“十五”期间(2001-2005年):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在“十五”期间,杭州市打响了“学在杭州”的城市品牌。15年基础教育从全面普及阶段向均衡化、公平化阶段发展,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低龄化、义务教育公平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
  学前教育低龄化。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2005年已达到95%以上。市区及县(市)城镇已推行3周岁前幼儿早期教育。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开始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学前教育朝着“管理规范化、办园多元化、设施标准化、保教科研化”方向发展。
  义务教育公平化。到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与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99%和100%、99.97%。在高标准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杭州市积极实施教育创新工程,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不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向均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高中教育普及化。在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基础上,杭州市继续扩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构建普职沟通和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不断提高高中段普及程度。到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优质高中的招生数占80%以上。
  
  3.“十一五”期间(2006年以后):达到基础教育优质化水平
  目前,杭州正在实施“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建教育强市。规划到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学前教育上,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程度和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低龄化。全市适龄儿童均能接受三年以上的学前教育,学前第四年幼儿入园率将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0-6岁学前教育体系。所有镇(乡)都建有中心幼儿园,70%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杭州市示范幼儿园标准,50%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浙江省乡镇幼儿园标准。
  在义务教育上,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化,使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包括残疾儿童少年和外来人员子女)都能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接受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化,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
  在高中教育上,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段教育。全市初中毕业生均能接受高中段教育;优质高中招生数将达到90%以上,其中6个老市区优质高中招生数将达到9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招生比例保持在1:1左右;创建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举措
  
  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围绕如何解决孩子“好上学”、“上好学”问题展开的。
  
  (一)推进共建共享品质教育,解决部分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解决农村孩子就学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杭州最早提出解决“上学难”问题主要是针对农村孩子而言的。杭州市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城乡教育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区、县(市)从实际出发,努力改变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农村学校面貌,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加大投资力度,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根据《杭州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以改造和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为重点,按照均衡发展的原则,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危旧房改造、改水改厕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结合起来。到2007年,全市85%以上农村初中、小学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同时,杭州市政府进一步制定规划,落实资金,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等四项工程。
  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就学问题,加大了教育帮扶的力度。对淳安、建德、桐庐三县(市)欠发达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帮扶时间延长至2008年。市本级教育经费中已安排的初中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
  2.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破解困难群众子女就学问题
  为了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03年1月,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入学收费减免和补助工作的通知》,对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子女在公办幼儿园上学的减免保育费;对低保家庭子女和未成年孤儿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减免学杂费;对少数民族小学生、特殊教育学生免收杂费;对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免学杂费;同时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2003年8月,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又下发 《关于在杭州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实行教育资助券办法的通知》,决定以教育资助券的形式进行减免,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教育资助对象、相应的资助项目和资助标准。2004年8月,出台了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将学杂费减免的范围从过去的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扩大到所有困难家庭,并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列入学杂费减免对象。2005年8月,为落实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市教育局和财政局修订了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将中小学(幼儿园)残疾学生和就读杭州市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全日制高中学生也列为教育资助对象。
  2007年7月,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两个《通知》的精神,市教育局、财政局再一次修改了教育资助实施办法,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列入困难家庭资助范围,并将残疾学生生活护理费列入教育资助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和资助项目,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学生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
  3.设置专项教育经费,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杭州以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人数急剧膨胀。2007年,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通知,共有14.17万余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走进了杭州的各个学校,而在2004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读的数据是8.3万人,三年间接近翻了一番。目前,六个主城区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校总就读人数的28.6%,小学中的比例达32.95%。
  目前,在杭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公办小学随班就读,二是进入专门设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全市已有90%的公立学校接纳了近9.6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2007年,全市在原先38所的基础上新增9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达到47所。2007年秋季开始,杭州取消了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到同城待遇。为了提升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杭州市增加政府投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使这些学校的设施基本达到办学规范要求。
  
  (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与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解决孩子“上好学难”问题
  虽然对欠发达农村和城市部分弱势群体、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子女来讲,“好上学”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在新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上好学”越来越成为主要矛盾。为此,杭州基础教育改革把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作为重中之重。
  杭州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名校集团化办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2007年6月,全市名校教育集团已达56个,成员单位214个(不含未以集团命名的“名校+新校”学校数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这一现象被称为“杭州模式”。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在破解“上好学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该模式办学的制度创新。
  第一,办学体制上的创新。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改变公办学校单一的办学体制,突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举措:办学经费来源打破了多年一贯制的财政拨款,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办学形式灵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公办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化、平民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办学模式上的创新。杭州市名校集团化战略实践的办学模式从内部结构看,有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名企等形式;从形成途径看,有连锁式、加盟式、合作式、嫁接式等形式;从办学性质看,又分公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民办、混合制等形式。
  第三,管理机制上的创新。杭州名校集团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借鉴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了符合名校集团发展规律的内部管理制度。(1)采取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简政放权、统一指挥。 (2)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管理。 (3)采取全面质量管理。以教育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以学生、家长满意为目标,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为保证,确保了名校教育质量“牛奶不被稀释”。
  第四,资源利用上的创新。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把优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课改成果、师资优势、社会影响力等教育资源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逐步实现公共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名校不再是老百姓眼里的“贵族学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优质教育。
  
  三、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启示
  
  (一)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基础教育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
  教育公平是现代化教育体制中的基本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杭州提出共建共享品质教育、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首先追求的目标就是孩子们人生起点的公平。因此,可以说办好每一所学校,其实质就是追求教育公平,在杭州而言,更集中地表现在追求均衡优质的公平教育。
  
  (二)强化政府职能,是扩大教育资源有效供给的有力保证
  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众多,包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如何缩小基础教育的差距主要取决于政府和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政策选择。教育公平原则要求在教育机构之间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分享资源,而政府则必然要承担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指出,当前盛行的“择校风”和教育“乱收费”、“高收费”的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从需求上解决问题,更要从供应上解决问题,也就是既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治理,以抑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需求,更要求政府通过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需求。只有从供应上考虑问题,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才是真正的“治本”,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杭州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设置专项教育经费以及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都是有效增加优质教育供给的治本之策。
  
  (三)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优质的根本途径
  解决孩子“上好学难”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实践证明,要办好每一所学校非常困难。但是只要选择的路径正确,完全有可能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让每一所学校单打独斗,采取“爬坡式”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收效不大,事倍功半,实践证明不可取。第二种途径是以名校为龙头,整合资源,采取“电梯式”发展模式。就是把弱校、新校、民校作为电梯里的“乘客”,搭上名校这部“电梯”,走出一条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办好每一所学校的路子。杭州市的实践证明,名校集团化办学能较好地缓解当前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