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如何完善教师聘任制【聘任制背景下完善教学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完善教师聘任制【聘任制背景下完善教学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2:55 影响了:

  摘要:聘任制改革为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提供了制度平台,但要充分发挥聘任制的激励作用,关键要在聘任各环节强化教学要求,同时在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培养制度等方面完善教学激励措施。
  关键词:聘任制;教学;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激活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广州大学以聘任制改革为契机,强化教学工作,明确教学要求,积极探索建立有效教学激励机制的途径和方式,真正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一、聘任制改革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的基础
  
  用人制度是组织人事制度的基础,如果用人制度没有明显趋向教学工作的激励作用,就无法建立起真正的教学激励机制。长期以来,高校实行的是人员单位所有制和职务终身制。这种用人制度的最大弊端是无法对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和校正,无法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在这种用人制度之下,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等育人工作的重要指标无法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因此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积极性不高、对教学各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兴趣不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劲头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学校的,也有教师个人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政策导向,使教师对教学这一本职工作重视不够,把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以外的工作,尤其是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兼职工作。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由于制度的缺陷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缺失,中心工作的地位始终很难落实。
  聘任制是强调责权利相统一的一种用人制度,它通过约定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权利和待遇的方式,使得每一个受聘者的工作状态都受到约束与激励。因此基于聘任制的实施,学校可以明确提出教学工作要求,并把教学业绩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为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聘任制通过规定岗位职责,把工作任务明确地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什么岗就要完成什么任务,完成任务才能享受相应的权力与待遇。
  因此要承担什么样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都可以通过岗位职责的约定而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目标,从而保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其次,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及教多教少、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局面,通过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机制,使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可以低职高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或存在教学质量问题的教师转岗或高职低聘,进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励他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强化聘任各环节的教学要求是建立教 学激励机制的关键
  
  聘任制为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但要真正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关键要在聘任各环节强化教学要求。
  
  1、在设计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时,要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岗位的刚性要求,明确数量和质量上的具体内涵,以保证教学工作能落到实处。我校在设计教学岗位职责时,根据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提出了年均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并对不同级别的职务规定了不同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任务;要求上岗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教学水平,学生和专家同行的教学质量评价要达到合格以上。此外,在校、院两级特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中也强调了教学要求,并把它作为先决条件,不达教学工作数量和教学质量要求就不具备申请特聘岗位的资格。
  
  2、加强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重视对教学工作量与质的考核。考核是检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由于考核结果会影响下一个聘期的聘用,因此考核时突出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有助于落实教学要求。在我校制订的考核办法中规定,未完成最低教学工作量要求的专职教师,即使科研成果再突出,考核也不能评定为合格;在建立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规定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平均分达不到合格标准或督导专家听课有两次不合格,教师年度考核也不能评定为称职;把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作为评优的备选条件之一,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我们还采取教学事故一票否决的方式,规定发生教学事故就不能评优,如果发生Ⅱ级或Ⅰ级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只能评定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引导教师要认真执教、敬业奉献。
  实施聘任制后,我校原来一些承担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教师受到了很大冲击,一些过去不被重视的教学工作如指导实习、实验或开设选修课等因为计入工作量,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或申报,教学任务的下达更顺畅;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承担专业和课程建设任务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增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教师的眼中不再只是几个数字,而是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体现。由于在聘任各环节上注意强化教学要求,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
  
  三、多维度的激励措施是对教学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聘任制对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着积极的作用,但聘任制只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的基础,如果没有其他人事制度改革的密切配合,聘任制的激励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况且聘任制带有较强的物质利益色彩,如果仅凭利益诱发的积极性不可能长久,教师即使很积极地承担教学任务,努力去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这种利益引诱消失了,积极性就可能随之消失。因此通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的教学激励措施,最终才能构建起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1、分配制度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业绩
  聘任制改革需要建立新的人事分配制度,使其成为反映聘任制改革中约束、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教学业绩与岗位津贴分配的关联度,运用经济手段的调控,使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收入直接挂钩,从而保证聘任制调控教师教学积极性这一目标的实现。当然,分配制度如何反映教学业绩才能真正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是一个必须把握好的问题。在没有实施聘任制之前,我校的业绩津贴已经按教学工作量为标准进行发放,教师的效益工资直接与上课多少挂钩,但单一的教学工作量的效益标准不仅没有真正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反而造成教师单纯追求教学工作数量、轻视教学质量、忽视教学研究的后果。因此在推行聘任制改革后,分配制度要做出及时的调整,要充分利用聘任制的优势,贯彻以岗定薪、薪随岗动的原则。以岗位职责为考核工作业绩、兑现福利待遇的标准,保证岗位职责中规定的每一项教学任务都能够得到落实。
  
  2、奖励制度要向教学倾斜
  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是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必要手段,奖励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弥补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偏重物质激励的不足,在精神层面上激励那些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榜样。奖励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突出教学,一是设立专门针对教学工作的奖项,如教学名师奖、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师德标兵等,奖励那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教师。二是在各类综合奖励中重视教学成果,如我校制订教学科研奖励条例时,不仅规定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而且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奖项也给予奖励,充分显示学校对教学的重视。
  
  3、培养制度要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积极性不仅表现为承担教学任务多少的积极性,在教学各环节上投入精力、时间的积极性,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还包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要通过建立各种利益机制引导教师投入教学,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培养制度强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想教”又“会教”,让他们在教学领域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教学兴趣,使他们越教越想教。我校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办法,如《主讲教师岗位资格认定与复查办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办法》、《申报教学系列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办法》等,对各层次的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要求和办法,促使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文和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