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大学语文应注重阅读教育]大学语文课文目录
 

[大学语文应注重阅读教育]大学语文课文目录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2:43 影响了:

   [摘要] 从注重语文能力教育的中学进入到培养人文精神教育的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都要必修《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但在课程教育中存在着教学课时少、学生不重视等问题,注重大学语文的阅读教育可以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阅读教育 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奠定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基础。目的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学会“何以做人”,理解“为何而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今后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一些方法,终身应用这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学修养。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问题
  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教育是首要的教学任务,在大学阶段,情况则刚好相反,人文精神教育是首要的教学任务。由于现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实现从中学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还缺乏自觉读书的意识与习惯,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向他们推荐阅读的书目,开设各种阅读的指导和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6年,新闻出版部门对国民阅读问题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国民阅读率持续六年走低,比1999年则下降了12.7%。结果显示,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其原因时,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这也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而在“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20~29岁年龄段的年青人占�54.2%,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有45.9%的18~19岁的在校学生排在首位。从年龄结构分析,大学生是这两个群体的主体。有调查表明,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2%、22.8%、�9.3%、5.2%。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8.5%、86.4%、73.9%。所以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大学生阅读时基本以时尚期刊杂志为主,甚至于在漫画大行其道的阅读环境中,大学生喜爱漫画的比例也是前所未有,有人说这是快餐文化,也有人说这是垃圾文化,培养符合学生心智与生理年龄相符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教育模式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这么多年的教育界,学生还是会因为分数而影响升学,影响在校的表现,应试教育还是无法转变的教育现实,学生在学习中甚少有阅读的计划和训练,日常接触的都是教科书和教辅书,老师也不能给学生太多的阅读建议,多年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了大学就不用那样辛苦的学习了,大学应当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时期,所学专业与今后的工作并不一定挂钩,何必再那么辛苦呢?拿到毕业证就行了!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模式,阅读在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阅读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也就出现了“学历高的人不太读书的”奇怪现象,如果我们大学的课堂教学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也许,人文精神的土壤就会比较肥沃。
  二、大学语文应注重阅读教育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明确学生的阅读水平,利用课程教学和辅导对学生的额阅读进行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1.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群星璀璨、不可胜数,别说学生,就连名家学者也不能一一欣赏。如何挑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专业知识列举适当推荐学生阅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点”的接触,达到对于文学“面”的把握,从而获得对于文学发展历史的一定认识,遴选那些既有经典文学意义又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作品,以达到丰富文学知识、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2.阅读哲社、历史等不同作品
  许多教师开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基本是文学篇目,这样的阅读并不全面。培根在《论读书》里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读一本好书,就仿佛是在和一个高贵、智慧的人在做着亲密的交谈。对于能够完善知识结构的哲社、自然科学、历史和传记类的文学作品也应该增加阅读量。在现实生活中,在面对相同的天灾人祸、名利追求时,都有不同的喜、怒、哀、乐,有的人也许清醒,有的人则可能迷茫,这时书籍便能给清醒者以慰籍,给迷茫者以指引。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用梭罗的话说:“有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3.提供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
  西方著名大学基本采用的是阅读加讨论再加报告的教学模式,阅读是整个教学的基础环节。每周500页~800页左右的阅读量,是大学生的基本功。相比之下,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写报告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大学语文教学和课外辅导应适当安排给学生讨论、辩论和展示阅读心得的征文、讲座等机会。学生的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诸如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大学是阅读的天堂,严格地说来,大学是一个提供了最大的读书空间与时间的场所。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引导学生阅读,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阅读与大学人文教育.
  [2]王卫东.中国语文[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