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说理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说要]
 

说理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说要]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3:09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从写作的本源、写作与思维的关系、写作与语言的关系进行阐述,提倡教师提高教学素养、进行“下水作文”、改进评语的方式。改革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成为有趣而成功的人文教学。
  关键词:做人 思维 语言 素养 评语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语文教育沦为纯粹的应试工具。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中逐渐失去本来的魅力,反用机械、死板的模式化教学方式代替。这种情况使学生对作文课不重视,即使上作文课也有一种极端的疑问:“作文课,上什么”?
  一、作文教学现状
  迄今为止,除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两套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将阅读与写作并列并重外,多少年来中学语文的写作知识与练习设计都是附在相关文选单元之后,而学生的写作也只得依据课堂上的有限阅读量跟着选文的体裁依样画葫芦。又为了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并美名其曰: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孰不知,针对性加强了,而学生负担加重了,阅读面、见识面却变狭了,读的内容、识的内容也变少了。那么留给“作文课”的时间又有多少?
  教师总是按照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相对的布置几篇作文篇目,而教师对作文习作的命题缺乏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出的题目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也没有体现由低而高整体训练的序列。这种命题所要求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没有亲切感,也找不出动情点。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应付式的交差或虚构一番,这是与“说真话、抒真情”相悖的。对生活缺乏了解,造成了当今许多中学生作文虚构的现象。虚构,也是一种想象能力的表现。但我们的一些学生却在感情上违心地虚构,产生了许多矫情枉作。一些同学在家里明明是“小皇帝”,对父母轻则顶撞,重则谩骂,可他们的作文里写的却是父子、母女间的和睦与亲情;一些学生明明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可在作文里却虚构他如何热心帮助同学。让写《助人为乐的事》多数又都重提旧事:在公共车给老人让座、拾金不昧。坦率的说,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品行,已经不是什么亮点。而在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很有新意的“乐事”如:朋友中的互相帮助的感动、母亲的良好品行、社会中的新鲜事。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述说和评论。以小见大的方式,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
  二、作文教学的本质
  什么是作文教学?作文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学生感悟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美的一种形式,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提升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创造力的主要途径,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不是一门技术,且更是教育孩子做人的一个途径,是帮助学生成就优秀人生的一座桥梁。作文教育根本上是一种人性教育。
  1、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灵感是写作者常用的方法,灵感一来,妙语连珠、思绪泉涌。同时,灵感,来的也快,走的也快。我们需要随时培养观察力、领悟力、激活思路、诱发灵感。
  灵感不仅需要观察生活、融入生活、还要体味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自己独特的感觉写出自己的个性――寓情于物。
  高兴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四周都充满着欣喜的气息。抑郁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许都是黑色的,令人沉默的事。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它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种生活带有强烈的个人气息。你是世界,世界是你。用感情写出来的世界,通常是感人的、真实的。
  2、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产物
  “文如其人” !写作是将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的世界。写作拉开了我们本身和世界之间的距离,在这个世界中,日常体验的主体变成了我们思考的对象。写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重写过程:重新构思、思考、重新认识。它是一种反思活动,涉及到我们的体质和思维。写作是要写自己,是深层的社会意义上的自己,不是自我陶醉。因此,心胸开阔的人往往行文大气、豪爽;乐观开朗的人往往行文明快清爽;多愁善感的人往往行文细腻谨慎。
   写作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这种思维力需要学生自主的在阅读中,在生活中锻炼。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把握名篇中蕴涵着作者独特的思维力――文章结构、命题、立意的方式。
  3、写作与语言
  语言的风格常常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因素。
  形象的、含蓄的语言启发读者的想象;深刻的、哲理性的语言促进读者的思考。
  言语的审美要求主要包括色彩美和声音美。最主要的作用是以美感的方式打动、感染读者,以美的事物、形象使读者从身心两方面感到愉悦。
  三、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作文教育中竭尽全力,提高教师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他的语言应该准确、鲜明。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断的影响学生的写作语言。
  教师要用“心”感悟学生的“情”。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认识事物的水平。能够用心感悟,和学生的心相连,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的点拨触动写作的动机,点燃兴趣的花火。好的作品在这种氛围下会“千朵万朵压枝头”。
  教师的评语应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指导,并且明确提出今后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切忌那种空洞模糊,言之无物的批语。如“语言不够生动”、“用词欠准确”、“语句不太通顺”这类批语,哪些词语不够生动,哪些词语欠准确,哪些词语不太通顺,教师在批语中既要明确指出,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作文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无论是那个年级的老师都是这个阶段学生作文的引路人。作文的好与坏不仅是技巧的实施,更是文化的“厚积而薄发”的过程。作为学生,也要用心感悟文章的美,找到属于表达自己美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
  2、[苏]B.A.苏 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3、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新1版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5、[加]马克斯•范梅南 宋广文 等译 李树英 校《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6、赖端智《灵感与写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8月
  7、何明《写作语言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8、薛雪《一瓢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9、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
  10、赖端智《新世纪“创新教育”探索》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5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