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善念如花 恣意绽放]善念如花
 

[善念如花 恣意绽放]善念如花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5:56 影响了:

  《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被孙悟空“棒杀”,唐僧责怪孙悟空无故伤人,“无心向善”,而实际上孙悟空一心保护师父,忠贞不二。师徒二人围绕“向善”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向善”是唐僧师徒二人矛盾冲突的焦点,也是文本意义表达的着力点。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向善”的策略可谓匠心独具。
  片段
  师:你看,一个说对方是“无心向善”,一个坚决认为自己“有心向善”,各自认为自己有理,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导致师徒反目的结局,怎么办好呢?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此时此刻,你们是怎样理解“向善”的呢?把你们的理解讲给他们听听,缓和缓和两人的矛盾好吗?
  生:我想劝劝唐僧。你的徒弟有一双火眼金睛,在西行的路上他能帮助你,这次也是为了保护你,你却把他赶走,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啊?
  生:我想对孙悟空说,宽容也是向善,师父没有火眼金睛,你何必跟他计较呢?你想,师父既然救了你,自然就会保护你,这次师父真生气了。他没有你的能耐,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就不会感到委屈了。
  师:刚才的唐僧、悟空呢?说说听了这些同学的劝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新想法吗?
  生(唐僧的扮演者):听了你们的劝说,我知道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被妖精迷惑,错怪悟空,做师父的也不能这么固执。只顾生气,赶走徒弟。真想对他说声对不起。
  生(悟空的扮演者):我不应该和师父您赌气,真的就走了,都怪我没有好好想想师父您不让打妖精的真正原因。我要是从您的角度考虑,再耐心说明白,就不会有后来让我俩伤心的事啦。(两人握手,掌声四起)
  师:原来宽容、理解、包容也是一种向善。遗憾的是你们当时没有在场,如果你们在场,帮助他们沟通彼此对“向善”的理解,那该多好啊。那样,也许孙悟空就不会被念那么多遍紧箍咒,就不会遭到严厉的训斥,更不会含泪离去了。
  赏析
  “向善”是这篇课文的内在意义,即文本意蕴。窦桂梅老师创设了生动的情景体验环节,让学生转化角色,融入文本,立足个体经验观照文本世界,获得了对“向善”的具体演绎。
  1 学生成长。意蕴重构的终极指向。现代接受美学指出,从性质上说读者的阅读体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阅读对象的体验:二是对自我的体验。对于学生的阅读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的体验,是一种为自己的精神打底子的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体悟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成长为意蕴重构的终极指向,引导学生与文本意蕴不断对话,不断发现、审视自己,以期凝成个体崭新的意义。窦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了文本中的人物,而且还引导他们围绕“向善”发表自己的观点,文本信息与自我信息交融在一起,文本的意义被注入了新鲜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文本世界中发现了自己,重建了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了生长。
  2 能动建构。意蕴重构的有效方略。文本意蕴的重构拒绝任何形式的说教,而倡导对文本意蕴的自我建构。教者一定要寻找到学生、文本之间的融合点,巧妙设计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向善”这种理念的建构绝不是教给学生一个概念式的结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比较科学的方法应该是让学生自主言说,能动建构。当然,这种理解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窦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视界融合的平台,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和文本意蕴世界的基础上,开创了“劝劝唐僧、悟空师徒二人”“唐僧、悟空听了同学的劝说以后又会怎么想”这样两个情景对话,由此,学生的言说就不是空洞的表白或说教,而是主动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世界,动情、入理地与文本人物交流,积极能动地参与和重建,学生的崭新意义就在不知不觉中建构了。
  3 自我意义。意蕴重构的关键内核。文本意蕴的关键内核是什么?曹明海在《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一书中指出:“仅仅建构文本意义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同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建构起自我意义,从而完成对自身的改造和转换,优化自我主体品质,完善自我。”可见,通过文本阅读,学生有没有建构起自我的意义是考证文本意蕴重构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窦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了人物内涵,而且还形成了自身对“向善”的认识。他们心中,对“向善”的理解是多元而富有个性特征的,认识到宽容、理解、包容等也是一种向善,他们在对话过程中,已经赋予“向善”以积极的自我意义,一种来源于文本而指向自我的崭新意义已然形成。
  
  责任编辑 徐纯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