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注重“五性”提高《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实效:老师课堂教学评价 模板
 

注重“五性”提高《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实效:老师课堂教学评价 模板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5:21 影响了:

  新课程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及形象直观的图片等,引导学生领悟抽象的哲学知识;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下面以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阐述笔者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五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些探索。
  
  一、注重教学方式的自主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教学中我贯彻从“生活逻辑到学科逻辑”的新课改理念,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联系生活实际,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生成知识。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品尝糖开水与盐开水的“实践”来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理解的生活中的其它实践形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又使学生对“实践”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导出“实践”的含义做了铺垫。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学习方式的优化有赖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讲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要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之后。我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分别对应一个要点,要求至少举出两句名言、谚语等来说明。各小组在讨论基础上派一个代表发言,学生兴致很高,各小组均有精彩表现。如:第一小组用“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事非经过不知难”、“实践出真知”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四小组除了举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外,还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等反面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接着让各小组间互评,允许质疑与辩论,老师适时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在辩论中弄清知识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注重问题设置的技巧性,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一堂课如何让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这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考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注意力集中,必须时时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分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时,先让学生做一个歇后语练习,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换言之,人们认为黄鼠狼是偷鸡专家。但这个认识是否正确呢?这一问平中见奇,在平稳的教学进程中卷起了波澜,学生议论纷纷,难道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歇后语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是教师诱导的最好时机。孔子云“不愤不肩,不悱不发”。通过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我揭示谜底,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做了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2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发现黄鼠狼如果有其他东西可吃,是不会吃鸡的。接着抛出问题,主观认识是否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客观事物自身是否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经过点拨,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这个知识点,进而掌握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注重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简单传授知识,而是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同化”和“顺应”,从而获得认知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虽然淡化了学科体系,但是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是有的。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中,我除了用一些鲜活的实例让学生领悟观点外,在课堂总结阶段,注重启发学生把握知识点内在联系,从理论层次上把握知识点。如:启发学生从实践的含义中把握实践的特点;通过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特点领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领会“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学生领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之后,启发学生将认识论的“实践决定认识”与唯物论的“物质决定意识”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四、注重案例选择的有效性,合理整合课程资源
  
  旧教材《哲学常识》是高二整个学年完成,而新课程《生活与哲学》只安排一个学期。新课程大大压缩了课时,却没有过多的减少内容含量。“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个框题,原来安排两个课时,现在只安排一个课时。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这框题的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第一目“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的分析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但如果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将给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学习带来困难。我的作法是:选用学生熟悉的“教师上课”这一实践形式,通过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如:“教师上课”这一实践形式。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讲课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学生领悟了实践的第一个特点“客观物质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每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都很明确,新课与复习课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又说明了实践的哪一个特点呢?经过启发,学生理解了实践的第二个特点“主观能动性”:再经过点拨,老师讲课除了用传统的黑板外。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很快就总结出实践的第三个特点“社会历史性”。
  新课程重视通过提供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但毕竟一节课容量有限,况且案例太多会导致一节课有杂乱无章之感。我重视提高例子的利用率,尽量做到一例多用。品尝糖开水与盐开水的“实践”既作为导课用,又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性,预设生成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是动态的,经常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要讲清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课前我这么设计: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沈括读了之后笑白居易自相矛盾,“四月芳菲已尽,何来始盛开之桃花”?有一年他于春夏之交到一座高山上考察,亲眼见到山下群花凋谢,山上桃花开得正艳,方知是自己错了。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本来是设想学生此时会质疑:“认识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呢?”再抛出知识点,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却不质疑。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我适时改变教学思路,启发学生思考,沈括曾错批白居易的桃花诗,通过实践知道自己错了,可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学过地理,也知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正确的。为什么又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呢?那是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实践。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对的,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错的。这样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设疑,弄清知识点,收到了峰回路转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的作用。以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为依托,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黄丽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