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数学练习设计应注意“六性”:
 

数学练习设计应注意“六性”: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9:33 影响了:

  [关键词]数学教学;练习设计;“六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35―01
  
  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就练习设计的策略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立足课本.注重基础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要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针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必要条件、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转化,并保证分数值的大小不变来设计练习题。通过做这些练习题.让学生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生活中的数学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融为一体。这样的练习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同时更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抓住重点。注重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针对性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对后续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做练习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得到提高。
  
  四、循序渐进。注重层次性
  
  练习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同时还要有层次,有梯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一熟练掌握一创造性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如,教学“年、月、日”时,先让学生认识全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平年、闰年的二月各有几天?然后让学生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最后让学生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性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再提高。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下星期要检查教室的布置情况.我班计划星期六粉刷教室的四周墙壁,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20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们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学生非常踊跃,积极举手,说出了很多计算方法。我拿出卷尺,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训练思维。注重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由于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等是与小学生实际思维能力情况相适应的基础性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练习设计的开放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