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落实总目标做合格教师【落实情感目标,培育合格人才】
 

落实总目标做合格教师【落实情感目标,培育合格人才】

发布时间:2019-02-03 03:42:07 影响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三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把情感目标放在首位,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也是教师的教学导向必须把握好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
  一种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将解答题作为最终目标,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目标,把整个过程省略为知识的识记、理解,有意无意的忽视情感目标,忽视情感体验,德育知性化。�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仅仅有情感教育的形式,却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造成“知行分离”、“两面人格”。也使原本生动丰富的课堂变得沉闷单调,索然无味。�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观念没有转变,没有把育人放在首位。�
  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在现有教师情况下,很多非专业的政治教师,多年来已熟悉了划划背背的教学方式,很难转变;而专业的政治教师,虽然懂得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但动力不足,也不愿意转变,原因主要在于其二。�
  2.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滞后,束缚了教师进行课改的手脚。�
  虽然新课程实行的轰轰烈烈,但适应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还没真正形成。目前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致使情感目标落实不到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同样多元评价体系还没形成,一些新的评价形式如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形式也流于形式。�
  3.某些教学质量检测题与课改不配套,重知识轻德育。�
  教师因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担心日后的升学考试而放弃。再加上中考思品阅卷一直以来采用采点式,而非采意式。既使阅卷过程中,三番五次强调,只要合情理就酌情给分,但由于阅卷工作量大,时间紧,很多教师还是将参考答案作为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致使新课改实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思品课教学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一刀切,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地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
  致使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这显然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将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将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1.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服务的意识。观念先于行动,只有转变和更新了观念,教师才会自觉将新的教学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新课改后,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应放下架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学生才能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情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思想教育也必须从这里开始。
  2.把职业当成事业追求,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上老师必然比以前轻松和快乐,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才感兴趣,积极参与。但课下教师的付出和从前相比必然是成倍的增加。因为你要吃透教材,解读准课标,还有了解学生的现有经验状况等,这些做起来其实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培养学生成材。�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想品德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方式:如设置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结合典型案例,采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角色扮演或看录像等形式,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丰富其情感体验,才能使其感悟和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促成学生的道德践行,最终实现本课程的追求。�
  4.要突破思想品德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无限教学空间。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努力拓展知识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进而接受大课堂的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要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就一定能够培养出21世纪祖国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