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环保理念引领下的幼儿美育环境创设|丰子恺美育理念
 

环保理念引领下的幼儿美育环境创设|丰子恺美育理念

发布时间:2019-01-30 04:21:30 影响了: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环境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中介和桥梁,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课程。基于此,笔者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积极探索环保理念引领下的幼儿美育环境的创设,追寻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美育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因地制宜中成就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其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加强幼儿环保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学会欣赏自然美,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园所环境创设活动,对园所现有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或顺应而为的创设,让园所显现更多的自然美感。
  1.融合渗透。在创造和谐环境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往往是园舍建筑本身存在的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将美术设计的某些原理和环保理念融合起来,因地制宜进行环境创设。以我园的门厅为例,它是一个半圆形的大厅,弧形部分是窗格的玻璃墙,直径部分一半为墙体,其顶部是两根十字交叉的横梁。虽然玻璃墙使大厅阳光充足,但是在建造时为了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又围了一圈一米多高的不锈钢栏杆。过多的直线与硬性的钢制材料,给人一种压抑的如同笼子般的感觉。对此,我们首先采用的是“曲线柔化”的改变方法,从玻璃墙的中部,装饰了绿色弯曲的小苗,高低于栏杆横线上下。绿色扭动的小苗,一下破解了金属直线的强硬与冰冷;另外采用“实盖虚掩”的方法,在顶部设计了立体绿色四片叶瓣,半盖住了凸显的十字横梁,又在周围架置了浅绿色木条网格进行了虚化;最后在主体墙上绘制了以大鸟翱翔自然为主题的巨幅童画。实与虚、直与曲、深与浅等美术表现手法融合运用,以大自然为主调,改变了原有的压抑感,充分体现了环保理念,使整个大厅在和谐中变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孩子们自然被园所门厅这富有和谐美感的美育环境所吸引。
  2.顺势而为。在幼儿园园舍内常有诸多小的区域(如楼道间、过道等),经过一番精心创设,可以开辟成为孩子们学习、娱乐的一些特色区。这些大大小小的特色区内部是独立的,外部与周边工作、学习、生活的主体场所相连接。而要使园所整体环境与这类区域呈现和谐美感,使孩子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富有生态、自然的美感,我们就必须将环保元素渗透在顺应而为的创设之中。
  一是延伸自然美。要与周边自然环境保持一致和谐,如我园一处楼道间的窗外种植着一些绿色的竹子,我们通过在楼道间设置几棵假竹,把这片绿色延伸了进来,开辟成了一个幼儿饲养、种植与观察动植物的“生物园”,形成了与自然美相融合的生态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用自己的画笔记录动植物的生长,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
  二是匹配色彩美。色彩是美术的主要元素,这也是体现环保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黄绿色使“书屋”更添阅览时的宁静与愉悦;蓝色使“海洋世界”更显大海的清凉与开阔;红色使“民俗屋”更具我们民族的特色等等。色彩与主题内容相统一,不但显现了生态美育的理念,还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体验感知色彩情感的环境。
  二、在自由挥洒中展现生态美
  生态美主要是指人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和谐关系的美,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运、圆融共舞的自由和谐的关系。自由不但是艺术创造的需要,更是环保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我们的环境创设,应该更多的传递这种自由性。而这种自由往往来自于多元的环保作品对于幼儿感官的刺激与自由的表现空间。
  1.多元的欣赏视角。幼儿园陈列、展示的作品在材料的运用上首先要保持自然、生活化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追求多元化。这里的多元化,一是指表现内容的多元,如有表现人物的、动植物的、建筑的等等,有抽象的,也有写实的;二是指表现方式的多元,如剪纸、撕纸、平面、立体的、综合创意等等;三是指作者类型多元,有名家的、有幼儿自己的、有老师或家长的等等。多元化的作品展示,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对幼儿本身的自由表现有更多的感知与理解。
  2.自主的表现空间。在幼儿园里,幼儿自主表现的空间往往很少。一般每个班的活动区域内,留出一点的空间为美术区,而区里提供的绘画工具一般为油画棒、水彩笔,操作材料也非常有限。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自主表现空间。
  一是自主的美术创意。为了提供给幼儿一个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我们设置了“创意工作室”。面对各式各样的废旧材料、物品,幼儿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改造与创新。活动的前期准备、开展过程都让幼儿受益颇多。我们还引导孩子们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塑料袋、桌布、光盘、水果冻壳、易拉罐、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巧妙地加以改变、组合,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作品由此诞生。无论是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环保服装,还是各式各样、造型别致的降落伞,或者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人物玩具,都让我们惊叹不已。
  二是快乐的特色区域。实施特色区域室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取决于投放的各种活动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等,开展诸如“变废为宝”“娃娃家”“数学区”“编织区”等区域游戏活动区。其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要属“编织区”了,孩子们将一些废旧纸箱、鞋盒、废品盒进行剪切,利用旧毛线和丝带进行编织,在学学、找找、玩玩的快乐体验中,增长了知识和能力,也增进了环保意识。
  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投放一些废旧物品,并随时撤换和调整材料,因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种类比较多,操作性强,并且是幼儿亲自收集的,他们更加珍惜。在有趣的操作制作中,使幼儿懂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再生的道理,知道垃圾的再生利用,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萌发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三、在合作共创中体验和谐美
  在美的概念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种和谐是指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统一,是给予人身心愉悦的一种审美心理需求。“共创”包含了中、大班孩子的有意识合作,也包含小班孩子在一起的共同创作。但展示的作品,在内容、形式表现等方面,应该展现对于个人能力的突破,体现共同创造的力量。
  1.幼幼合作。如小班孩子每人用水粉笔在纸上画一棵春天的小树,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把画包在圆管上,让小树站了起来。一棵棵小树站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小树林”。然后再悬挂一些飞翔的“小鸟”,于是这片“小树林”就成了孩子们的小天地。他们在“小树林”中休息、玩耍,还把爸爸妈妈带到“小树林”中,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班的小树林。这棵树是我种的,那棵是XX小朋友种的。”在这里,原有的创作内容发生了改变,“木”变成了“林”,“林”引出了“玩”。也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不理解什么是共创,但是在这片“小树林”中,他们感受到了共创后的自然之美,感受到了“1和许多”的另一种含义。
  2.师幼合作。其实幼儿创作能力的提高,更需要一个可以供他们共同合作、参与环境创设的实践操练的平台。这种实践的场所,常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班级的主题墙设计,教师可引导幼儿探讨如何把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创作,然后再呈现;如某个小区域的环境设计,可以让幼儿根据区域主题,收集物品、材料进行装饰;又如作品展览设计,探讨大家的作品贴在哪里,怎么贴更美观等等。实践注重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收获更大于最后的结果。
  3.家园合作。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路径,家园联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环保为主题,开展了亲子自制风铃活动和变废为宝亲子自制玩具活动,家长们精心构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自制出一串串精心别致的风铃、各种各样的玩具。在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互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使幼儿获得相应的环保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在以环保理念引领下的幼儿美育环境创设的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环保意识正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一批“环保小卫士”将从中涌现。
  (凌国青,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幼儿园,21522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