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不经一番风雨霜 哪得梅花吐芬芳【风雨之后更有迷人芬芳】
 

不经一番风雨霜 哪得梅花吐芬芳【风雨之后更有迷人芬芳】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5:41 影响了:

  我们奋斗的地方      2009年2月,我们徐州的五名支教教师被派往徐州对口援建的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学校支教。富新镇位于绵竹市北,距离绵竹市区大约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初到之时是颇为惊诧的:印象中的千疮百孔早已不复存在,只在深入小巷之中才可从几间濒临坍塌的危房中寻出地震的踪迹,但这里处处悬挂着标语,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谢徐州人民的关怀”“大爱无疆,感谢有你”等等,正是它们在提示着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劫难。
  富新镇的东首就是被富新镇托在手中的富新学校。有人说它像是一个教育集团,我觉得很到位。富新镇只此一所学校,涵盖了中心校区(包括中学部和四至六年级),富新一小,富新二小,两所村小,两所幼儿园。
  我们五人中四人在中心校区,还有一人到了一小。住宿是在一起的――两个板房。是的,板房。我们终于到了我们最向往的板房,此话不假,因为我们来就是抱着吃苦的决心来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切体会灾区人民的感受,真正从心灵深处给予他们关怀和安慰。
  中心校区地震受损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轻,但即便如此,师生教育教学的场所依然是在板房,楼房虽未倒塌,但都是危房了。
  徐州在这里的建设速度是首屈一指的。幸运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有一幢教学楼投入使用,孩子们经历过板房的艰苦后,对永久性校舍的向往可想而知。有学生文章为证:
  开学第一天,刚进学校,就听说啊,初中部要搬进新楼房了,我激动得像只青蛙在地上乱跳,我原以为我们今年住不进新教学楼了,要等到我们毕业才能投入使用。没有想到,幸福来得太突然。我跟随着老师,来到我们的新教室。哇,教室可真大啊!教学设备可真先进啊!比以前的教学楼漂亮多了,坐在里面可真舒服啊!我搬了自己的桌椅――别人都是一次搬桌子,一次搬椅子,我呢,一次性搬完。哈哈,我要好好享受一下新教学楼的感觉。
  只可惜小学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快乐
  
  板房是建在操场上的,所以孩子们就少了游乐的场所。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在操场的一隅上着体育课,那感觉似乎连胳膊都舒展不开。其实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孩子们的活动方式我是可以数得出来的:第一,操场的南端有单杠双杠,孩子们可以在那里翻越追逐;第二,操场的北端有乒乓球台,很遗憾,只有一个,所以需要排队挨号;第三,操场上尽是板房,但跑道的轨迹还很清晰,体育课上可以围绕这个轨迹锻炼;第四,这也是我见到最多的:女孩文雅,在板房之间跳皮筋;男孩调皮,在板房间互相摔打。尤其是男孩的摔打,有时候女孩也会参与,这在我看来似乎是这里在经过地震之后孩子们的一个独创,他们是完全不顾及衣服的,脏就脏,破就破,但是我们要开心――我们这里也许什么都没有,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快乐地成长。也许天真烂漫的孩子,无拘无束的游戏,会让灾后的人们早些忘记曾经受过的伤,会让满目疮痍的灾区早些恢复生活的气息。
  看着孩子们游戏在板房间,心里会不可抑止地萌发童心,我常常与他们一起追逐,一起打球。这些经受了重创的孩子用他们的快乐感染了我,震撼了我,给一个来支援他们的教师上了一堂人生课。在这个课堂里,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坚强,怎样快乐,他们也是我的老师。
  
  和你们在一起
  
  知道我的本学期任务――初三(3)班的教学工作后,我漫步在校园中,想尽快了解我工作学习的地方,融入其中。在由板房搬往新校舍的学生群中,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学生――汪玲,并由她做向导,我去了我的任教班级,也见到了班主任。
  我与汪玲的缘分自此开始。严格来讲,我和她的交谈并不多,但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窥见一个女生对来自江苏的支教老师的深情:
  2月7日:我想从认识老师的第一天开始为老师写一本日记,到了毕业后,作为一个特殊的礼物送给他。(很感动,很期待)
  2月8日:今天我遇见了一个人。我们的语文老师。来自江苏的支教老师。他在新教学楼旁给我拍了照,他说班级里第一个认识我。哇,我好幸运!在聊天中,我对老师说我上课不爱举手,也许老师听了这话有些失望。但我就这样想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朋友都说我很直。(更加感动,把我当成朋友了,幸福)
  2月28日:每次听到老师说起他第一个认识我的时候,我就很开心。还有,我特别盼望发下日记的时刻,因为老师的评语总是很多,我很想看到老师给我的评语。下午第一节课后,郭老师拿着一叠本子,看了下,哇,是昨天写的日记哪!我好兴奋,拿到自己的本子哈哈大笑。(你兴奋,我更兴奋)
  3月10日:郭老师,其实很想你和我们同学多交流。(提的意见我已照做)
  3月18日:今天老师检查背诵,我没有犹豫地举了手。背完后,老师你夸我的时候,我很开心,好有成就感!这种感觉让我变得更加努力。(有进步,好)
  3月25日:在每天的课堂上,同学们不时会说几句四川话,老师听不懂,只能看着我们说,那时的样子也会有些无辜可爱。其实老师想学四川话,下课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啊。(其实我的四川话说得不错了,但是课堂上最好还是讲普通话)
  4月10日:哈!现在的语文课感觉都成了我所盼望的了。不过,一节课觉得好快哦!现在我上课举手的次数好像越来越多了耶!看着自己的进步,挺高兴的。(说明你有自信了)
  4月21日:“哈哈哈哈”,现在觉得语文课好好玩哦!甚至很搞笑对吧?今天的语文课啊,总觉得就笑了一节课,我们以前很少体验到这种课堂的活跃。同学们好像都爱上了这节课了!我举手的次教更多了。有时候什么事你做了才知道,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勇敢自信,就可以做到的。(很激动,这种体验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
  5月10日:想到没多久就要和你分别了。闭上眼睛,一片黑,突然出现了一个场景,那就是刚开始和郭老师认识的那个时刻,好怀念啊!(我也是啊)
  5月12日:今天是地震满一周年了,虽然是很特别的一个日子,但是同学们和往常一样,没什么不同。(大地震不算什么)
  6月10日:今天是最后一次连堂语文课了。课上,我只是认真地听着你说的话。想到你要走了,鼻子酸酸的,一下子眼泪就掉了下来。我不敢哭出声来,尽量控制我的心情,做着深呼吸,让自己放松。(我的心情也很沉重)
  汪玲的日记我只是部分照录,虽然回到了徐州,但是四川的学生我怎么能忘记呢?我的异乡的学生们,我会铭记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曾经在你们彷徨时,我拍着你们的肩膀传递信心与力量;快乐时,我同你们一起大声歌唱。漫长的人生路,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眼泪后,笑容更灿烂
  
  勾清香,一个特别纯朴、特别刻苦、特别懂事的孩子,更是一个特别自立的孩子。“5・12”地震给这个孩子的创伤至今未能抚平――妈妈依然卧病在床,前不久爷爷奶奶又住院。全家的重担全部压在父亲身上。即便这 样,父亲还要天天到绵竹市医院照顾爷爷,而在富新卫生院住院的奶奶只能依靠这个稚气未消的女孩了。当我问及家中情况时,她只是咬紧嘴唇,尽量控制,但依然止不住眼泪往下掉,她才15岁啊!那弱小的双肩怎么承受这生活的重担?
  一天放学后,我约定了勾清香去探望她奶奶。卫生院离学校很近,买了些慰问品,很快就到了。房间里只住着奶奶一人,我和同事表达慰问之意后,奶奶说了一些话,我们并没有听明白,大概是感谢。我问晚饭怎么吃呢?勾清香答道:一会儿奶奶打完针,我回家做。我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15岁,也许很多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打滚,可我们的勾清香已经是家里的一个支柱了。我们出去买了些食物,给他们当晚饭。奶奶不住地感谢,一边的勾清香使劲咬着嘴唇,眼泪在打转。
  结束探望后,我们的心情很难过,都不说话。勾清香送我们出来,看着我们说了句:“不用替我担心,没事的,一切会好的。”说完,给了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尽管眼中还有泪,那眉宇间坚韧的凝聚,该是这世间最美的花。
  一个孩子的坚强让我折服,在这样一种境遇下,她依然能笑着面对。孩子啊,你知道吗?你宽慰人间的微笑,让我们身后的废墟退了,远了,阳光了。灾区还有很多这种境遇的孩子,他们承受了异乎寻常的生活压力,而他们表现出的成熟与乐观却是同龄孩子难以企及的。地震使他们有如风雨中的玫瑰,历练之后绽放得更加绚烂芬芳!
  
  孩子不怕,我们怕什么?
  
  到了灾区,说得最多的当然就是余震了,板房的那个夜里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次。
  我们几个人晚上睡觉是很晚的。直至夜里十一点才会有朦胧的睡意。那天晚上,我刚迷糊上,突然一阵剧烈的颤动把我震醒了,我立即坐起来,眼睛直瞪瞪地盯着同屋的葛畅,大叫一声:“地震了!”葛畅应道:“震得厉害!”然后我们是一阵沉默,不知所措。良久,不见任何动静,不觉再有震感,于是倒头去睡,可是一夜无眠。
  第二天,学生都来询问:“老师,你们知道昨天地震了吗?哈哈哈哈,吓着了吧?”我笑着问他们:“我们一夜没睡,你们怕吗?”他们道:“我们当然不怕,我们都习惯了,比这厉害的余震我们都经历好多次了呢。”
  听着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看着他们清澈无瑕的双眸,我想:大灾难真是双刃剑,一方面它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实在地磨炼了人的意志。想当初,即将赴川时还是心有顾虑,家人担忧,现在看看,学生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坚强的四川人民,我祝福你们:如此洗礼后,美丽的微笑将在你们脸上停留不去,所有的艰难都在你们身边幻化成霞霓。
  
  孩子,除了坚强,你还要自信
  
  我不否认四川人的自信,但并非所有四川人都自信,尤其是大灾难之后,孩子的心里期待抚慰。
  当学生李春兰拿到报纸,看到我给她指导的文章《告别板房有感》发表在《德阳日报・教育导刊》上时,高兴地蹦了起来。当然,她不忘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便挥舞着报纸奔进教室里。透过窗户,我可以看到她是那么的激动,那么的骄傲,以至于小姑娘竟站在凳子上挥舞手中的报纸。我也注意到了其他同学脸上的羡慕,眼神中都透着跃跃欲试的渴望……
  此情此景,我若有所思,想起了开学之初……
  四川的坚强我已眼见,四川人的自信我也耳闻,李白、苏轼、郭沫若,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的孩子们不那么自信。我想,首先是因为地震,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创伤;其次,我是一位来自江苏的支教老师,孩子似乎会有这样一种情结,面对一个来自发达地区的教师,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畏缩感。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因为地震而对他们产生同情怜悯之类的情感――他们很敏感;我也绝不可以因为来自江苏而使他们有畏缩感从而产生距离。在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使原来略显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每到周六进行总结时,孩子们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希望自己的小组能够获得第一,得到奖品。小组教学模式不仅使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自信。
  我告诉孩子们:奖品是你们自己凭本事拿到的。看着课堂上的他们越来越有自信,我真的很高兴。相信在未来的路上,他们会挥动自信的羽翼,书写生命的美丽。
  
  离别很近,再见不远
  
  不经意间,我们的支教生活要画上句号了。我的泪水就在那离开的瞬间决堤。
  6月16日上午,在绵竹市举行了欢送仪式,我们江苏52名支教队员全部登台,高歌一曲――《让世界充满爱》。当我们挥手向台下致意时,我们发现绵竹市教育局唐局长泪水盈眶,我心里酸酸的。
  午饭后,即将登车启程,最后我们与富新学校的领导一一拥抱告别。当汽车缓缓行驶后,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欢送我们的孩子们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泪流不止,道路两旁的绵竹市民流着泪向我们挥手作别,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落泪。我在心里默念:离别就在眼前,再见希望不远。
  一学期的支教经历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受,那难忘的一幕幕不时又展现眼前:孩子们在潮湿闷热的板房里学习,那时觉得艰苦,现在却感觉到亲切;孩子们排队打饭,然后就地端着饭碗进餐,那时觉得心酸,现在却能体味到和谐;孩子们没有游戏的场所,就在地上摸爬滚打,那时觉得很好笑,现在就觉得质朴。短短的几个月,我们与富新学校的老师同学融为一体了,再要分开,却已割舍不下。回首这四个多月的支教生活经历,我们有过在德阳进行“加油在运动中恢复”培训时的快乐,也有过在富新经历24小时不间断停电带来的心情的烦躁:有过开设“小组合作教学”讲座时的自豪,也有过在绵竹市面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的紧张;有过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活动时的激动,还有在享受绵竹市民把我们当做一家人时的感动。人即将离开,心依然在牵挂。但我们大可以放心地离开,因为我们见证了绵竹在废墟中的成长,相信大家携手齐心会把曾经的废墟打造成天堂!让我们一起历练,让我们一起成长,风雨之后,生命之花更有迷人芬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