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思维引擎_信息“引擎”铺路,数学思维飞扬
 

思维引擎_信息“引擎”铺路,数学思维飞扬

发布时间:2019-01-30 04:09:21 影响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忽然开窍了。这可能缘于一次解题的神奇方法,可能缘于教师对一道题解的巧妙解答,也可能缘于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学生对这些偶然会感觉非常有趣,会越思考越有味道。从此,学生对数学的喜好,一发不可收拾,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被彻底激活。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的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必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了“助推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它以变幻无穷的画面、声色俱佳的组合、便捷的信息操作等优势,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也使数学慢慢撩开“冷峻”的面纱,变得富有情趣并贴近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借助信息技术的 “引擎”优势,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情感思维等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在数学情境的直观感知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钱学森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再加上科学而又可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情境教学的直观感知中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与具备敏感的形象感受能力,快速的形象识别能力,生动的形象描述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形声、视听结合所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等特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教学《讲讲算算》一课,上课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情境,先出示苹果图,让学生根据图意自由编故事:星期天妈妈给芳芳买了许多苹果,每盘放了4个,放了3盘。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把题目里的这些话依次放在一张表格里,第一格放什么话?第二、第三格再放什么呢?它们分别在应用题中叫什么?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逐一出示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最后多媒体画面显示出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图:明亮的蓝天上漂着白云,树上停着小鸟,白鹅、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绿色的草地上盛开着鲜花,还有小鸡在玩耍等,让学生在美好的自然情境中自由的想象编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情境的综合概括中,增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具体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我就先运用多媒体录像叙述一个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故事(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所需探究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什么叫做四边形的周长,从而引出周长的含义。
  对学生较难理解的算式(8+5)×2=
  26,运用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播放,化静为动,有效地突破了“(长+宽)×2=长方形周长”这一公式推导的难点。这里采取了看图形――说算式――析思维――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在数与形、图与式的一一对应中,让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再联系实际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清晰地领会教材上的思路和解法,领悟出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概括方面过渡,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在数学情境的发散想象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它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寻求新关系、探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这就是说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积极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实现思维的迁移与发散,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一课,其中有一内容是让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于是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才能通过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教师接着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思想的感染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智性的或理性的情感反作用于认识对象的思维形式就是情感思维,学生的情感思维始终在发展中,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它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容量有所增多,难度也有所加深,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自信,走进害怕数学、疏远数学进而厌恶数学的怪圈。或许是一两次小测验的不理想,或许是某几道难题的困惑,或许是老师不经意的言语,都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感产生伤害。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我听到老师在讲同一圆上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有个同学站起来大声问“为什么?”,引起大家的哄笑,这时老师对着这位同学说:“看来你真想当老师。”,就让该同学坐下,然后转向别的话题了。我认为,学生这一问非常好,是课堂上的生成问题,难道提问题就只是老师的专利吗?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契机,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生成作用解决教师认为不需要讲解的知识,只要花几十秒时间演示,就能保护好该学生的自尊,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是多好的机会啊,何乐而不为?试想,教师不高兴,学生无所适从,下次谁还敢“妄为”?
  巧妙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他们的学习热忱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是与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分不开的。正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学生才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他们才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才体验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进而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入创造性思维阶段。只有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思维,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思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