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少儿美术教育网 [展现美术教育中的“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术”]
 

少儿美术教育网 [展现美术教育中的“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术”]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4:32 影响了:

  摘要: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调,教育目的盲目,使美术教育成为一种附属或应试教育,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在美术教育过程得到“美”的熏陶和感受。在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美术的认识应当得到提高,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注重使“美”贯穿美术教育的始终,使美术教育成为学生感受、接受、享受美的全过程,让“术”为“美”服务,使教师在和谐自然的互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乐学不厌,创造统一的教学结构体系。
  关键词:美术教育 问题 教师素质 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同行对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果。通过和一些美术教师的交流,我浅谈一下自己对当前美术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主要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被动接受,没有任何的创造性可言。究其原因,教师对美术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太少,思想惰性大,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抱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生不负责,对自己缺乏信心,对美术教学认识还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水平上。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落后,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华而不实。教学手段囿于常规,缺乏突破和创新。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比较薄弱,或者单纯地利用所谓多媒体教学来充当先进,掩盖实质内容的滞后。教师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理解片面,在教学手段上标新立异,没有深思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促进了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学生对美术教学不认同,学习没有激情,缺乏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些学生在没有学美术之前对美术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但在学习之后却对许多美术现象麻木不仁,其原因不外忽视学生的兴趣,美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反之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要把学生培养成美术家、艺术的高材生,高度重视技巧、方法,过多地强调技能,使学生对美术失去应有的关注。
  4.轻视美术课的人文因素,忽略美术的审美作用。美术本来是一门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课程,它充满着美好的情趣、真挚的感情、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一种对“美”的追求的过程。但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美术的技能技巧,使本应充满情意的美术教育成为冷冰冰的说教和训练,弱化了美术课对人的怡情悦心作用,弱化了美术的地位,最终失去了美术课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师素质提高与课堂美术教学
  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观摩听课和美术同行的接触,我发现美术教师的素养还远远不够,作为美术教师仅能画几笔画是不够的。美术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是必备的,但还必须具备教学基本功、文学素养,还要懂得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书法篆刻、工艺流程等等,还要了解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掌握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运用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能力素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必备的专业素质;较高的美术鉴赏和必须的动手能力;对教材的理解、编写教案的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课堂教学语言组织能力;管理和组织学生活动基本功。就课堂教学过程来讲,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理念的改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新教材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观念的一次改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成年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强加在学生身上,应当给学生进行表现的自由,鼓励每个学生表现自己所特有的看世界的方法,然后根据画面的特点或学生的天性来引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绘画能力,而不是教学生画成什么样。
  2.教学目的要明确,体现学生求知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不断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将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性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等)充盈课堂,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有兴致地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自由创作活动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遵循教学规律,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美术教育要循序渐进,体现教育的规律性,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爱好、接受能力不同因人施教。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的特征和技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融合现代教育方法
  1.教学过程多样化。进行教学的过程,实际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大量的美术信息中体会美感。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多画,要给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和创造必要的条件,给美术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鲜明不同的是,它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应用性、现实性――视觉效果、欣赏体验、参悟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学习就是一种切身体验和深入领会的过程。
  2.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教室,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丰富了许多,但同时又存在多媒体等各种资源运用过多过滥的现象。有的美术教师为了运用多媒体而忽视课本内容、当堂演示以及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多媒体,如何让计算机与美术课堂教学很好地整合,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大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给基础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是毋庸置疑的。
  3.教学对象的普及性。高中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能力,其核心内容是美感教育,即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与感悟能力。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本人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使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既要展现美术教育中的“美”,也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术”,这需要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潜心地摸索研究。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目标,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奖励,更重视“过程”激励。在现阶段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高中美育与教育的发展进步相适应,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
  [2] 中国中小学美术.
  [3] 中国美术教育.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试用).
  (责编 潘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