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论英语长句的心理认知维度】 神态和心理长句
 

【论英语长句的心理认知维度】 神态和心理长句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1:38 影响了:

  摘 要: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长句常常是造成语言习得者理解英语语篇的最大障碍。英语长句的理解不仅受到语言习得者语言基本知识的限制和思维方式的干扰,而且还会受到学习者心理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心理语言学对英语句子的习得和理解的理论, 主要运用金博尔(Kimball) 的7项句法分析原则探讨语言习得者对英语长句的心理认知过程和维度,从而帮助他们减少语篇阅读中长句所造成的理解障碍。
  关键词:英语长句; 心理认知维度; 句法分析原则
  
  前言:
  乔姆斯基(Chomsky)在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掀起了句法研究的浪潮,也使得句法的研究从语言学领域过渡到心理学领域。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只是对语言作出了形式化的描述,而未对实施语言的过程即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作出描述(桂诗春, 344),但乔姆斯基的理论指导了60年代的心理语言学对句法的研究。复杂性派生理论(Derivational Theory of Complexity简称DTC)的倡导者米勒(Miller)基于 “生成转换语法”提出了一个弱式假设:听者或读者首先处理句子的表层结构,然后用转换原则把表层结构映现在深层结构上, 且越是复杂(即转换次数越多)的句子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解起来也就越困难。(桂诗春, 346) 但DTC很快就失去了活力,因为它无法验证句子理解牵涉的三个方面的活动:首先是处理表层结构;其次是通过转换产生底层的句子表征;第三是从语义对底层表征进行解释,以产生句子的意思。到了60年代末,在认识到DTC的不足后,毕佛、兰科纳和科克等人提出的感知策略(Perceptual Strategies)认为:人们在句法处理时不一定采取转换规则,而是根据表层结构所提供的提示采取一些探索性策略( Heuristic Strategies)来处理深层结构,即: 1) 通过寻找“NP―V―(NP)”序列,将句子划分为句块( sentoid); 2) 将每个“N P ―V―(NP)”序列解释为: “行动者(actor)-行动(action)-行动对象”( object); 3) 将第一个从句解释成主句; 4) 运用常识对句子做出最可能的解释。(Aitchison, 2000:209) 毕佛的非转换策略并不完整,也没有说明策略之间如果出现矛盾该如何解决等问题。显然,在理解句子时,人们运用到的策略远不止以上4条。于是“感知策略”的提出促使人们积极寻找其他的句子理解策略,金博尔于1973年提出的7项句法分析原则(自上而下原则/Top-Down;右联原则(/Right Association;新节点原则/ New Nodes;两句原则/Two Sentences;封闭原则/ Closure;固定结构原则/ Fixed Structure;处理原则/ Processing)主要说明语言理解系统怎样处理句子表层结构,是一套比较完整相互联系的策略。后来,福雷策(Frazier)和福多(Fodor)采取了与金博尔的策略相同的框架,提出了灌肠机理论(The Sausage Machine),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句法分析策略是“起码连接策略”(Minimal Attachment Strategy)和“后封闭原则”(Late Closure Strategy)。后来山贝茨和麦克惠尼(Mac Whinney)提出的竞争模型是一个比较新的句子处理模型,是对感知策略的发展和延伸,有助于解释人们在句子理解时如何正确判断句法结构,进而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以上是心理语言学家在研究句子结构、句子分解、句子加工以及句子理解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框架。
  我们知道,句子是语言交际中的基本单位,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尤其是英语长句的理解和认知。而英语长句常常是羁绊英语语篇理解的最大障碍,所以,研究和了解英语长句的认知过程对英语习得者的阅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长期以来,教师和学者们主要是从翻译的角度对英语长句进行研究,而从心理学角度涉及的目前尚少。本文基于心理语言学对句子习得和理解的分析理论,主要运用金博尔的7项句法分析原则来探讨语言习得者对英语长句的心理认知过程和维度,从而帮助他们减少语篇理解中长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
  
  1. 英语长句的句式特点
  
   当然,要充分认知英语长句,作为一个英语习得者,首先要了解英语长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汉语句子“无形态标记”的特点,英语句子是“形态标记”很强的语言。其语法结构严谨,语句意义大多通过各句子成分的形态手段的组合而表现出来。虽然英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NP+VP,但对于一个英语长句而言情况就复杂多了。其句式不仅结构和逻辑层次多,而且修饰成分也很多,尤其是多定语(如单个词、短语、非谓语、从句等)和多状语(如时间、地点、条件、原因、让步等),且大多数的这些复杂成分是由很多内嵌句如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和不同种类的状语从句和内嵌短语组成,这自然增加了语言习得者认知的困难。但无论多么复杂的英语句子,它都是以主语和谓语动词为轴心,运用各种形式标记词如连接词或其他语言形态手段,把句子的各个成分嵌扣在这两个主干前后,呈现出由中心词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而这些形式手段使句子各成分形成一个意义与形式一致的整体。显然,只要把握了英语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信息呈现规律,无论多么复杂的长句,都是容易认知的
  
  2. 英语长句的认知维度
  
  英语长句的理解过程涉及到心理认知的许多层面,如结构优先还是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换过程、词汇优先、句子结构的分解、句子的记忆等。本文主要从句子的最高节点原则、句子结构的分解和整合以及词汇优先方面探讨英语长句的认知维度。
  2.1最高节点认知策略
  根据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的研究,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也就是说,人们考虑到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总是竭力节省认知能量,尽量采用简化复杂问题的策略,这就使得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总是通过忽视一部分的信息以减少认知的负担。这一认知策略与Frazier的“起码连接策略”和金博尔的“两句原则”在有些方面是一致的。“起码连接策略”认为:人们在理解句子时总是习惯把它假定为一个简单结构,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新的项目连接到使用最少节点的短语标记中去;(Aitchison,2000: 210) 而“两句原则”则认为语法分析器只能一次分析两个S节点的分句(桂诗春, 369)。所以,对于英语长句,如果我们能把假定为一个简单结构,只分析一个主要的S节点,忽略其他不是很重要的信息节点,那么自然降低了句子理解的难度,如下面的长句选自福克纳的小说中的一句肖像描写:Her eyes,/ lost in the fatty ridges of her face, / looked like two small pieces of coal / pressed into a lump of dough / as they moved from one face to another / while the visitors stated their errand. 学习者之所以理解这个长句感到困难是因为中间的内嵌结构lost in the fatty ridges of her face 把名词短语her eyes和外部S节点的动词短语looked like +名词短语two small pieces of coal分离开了,且最高节点的右边还有很多延伸的新节点,而人们的认知习惯总是倾向于寻找最低的、非终点的节点。当然,节点越多,大脑所需储存的信息量就越大,理解也就越困难。换言之,要降低长句的理解难度,忽视一些较低的节点,尽快找出长句的最高节点即句子的主干部分如上句中的Her eyes looked like two small pieces of coal,有助于减少了认知和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认知的效度。
  2.2句子结构的拆分和整合策略
   许多学者如米勒、艾萨德、约翰逊、福多、毕佛等通过实验发现:短语或结构成分是理解句子的结构单位; 分句是语言处理的主要分界点;划分结构有利于理解。(张淑静、崔艳菊,2002) 且根据金博尔的自上而下原则,语法分析器总是按从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即从最高S节点开始,然后使用短语结构规则来预测和扩充(桂诗春,358)。而英语是一种“中心词在前(head-first)”(桂诗春,365)和“形态标记”很强的语言,这就使得“句子结构的拆分和整合”成为认知英语长句的重要策略。句子拆分是把部分句子提出来;句子整合是把拆分的句子连接起来。无论结构多复杂的英语句子,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成分组成的,其基本成分就是主谓宾,其他成分都是附加的。因此,在分析英语长句结构时,首先要找出全句的主干结构即句子的第一个NP+SP 节点;然后找出句中的从句即其他S节点并分析各新节点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接着运用结构关系分析各层意思及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全句的整体意思。所以,其认知过程为:找出最高S节点(主谓宾)――分析其他S节点之间以及与最高S节点的关系――整和全句的意思。其实,这一过程正是句子认知的心理过程:即从句子的表层结构产生句子语义关系的深层结构。我们用以上策略来分析下面这个长句的认知过程:And yet, it is to my mother――and all our mothers/ who were not famous――/ that I went in search of the secret / of what has fed that muzzled and often mutilated, but vibrant, creative spirit / that the black woman has inherited, and / that pops out in wild and unlikely places to this day. 对于上节提到的长句,我们只需要把握了句子的主干结构即最高S节点而忽略其他附加信息也不会妨碍理解。而这个长句非常复杂,如果不弄清其S节点之间的表层逻辑关系,对于句子的深层理解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从上面的/ 标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长句可以被拆分为5个S节点,且最高S节点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隐藏在一个强调句即第一个S节点之中,并被中间的附加节点即修饰my mother and all our mothers的定语从句who were not famous隔开,且在最高节点之后还有两个次节点也就是修饰spirit的两个定语从句that the black woman has inherited和that pops out in wild and unlikely places to this day,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个句子的主干部分就是I went in search of the secret of what has fed that muzzled and often mutilated, but vibrant, creative spirit to my mother――and all our mothers(我一直在寻找赋予我母亲和其他母亲的那种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以前却经常被压抑和遭到破坏)。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理解后,我们再将其他拆分的部分理解还原,重新整合生成全句的意义即深层结构。通过这种拆分和整合句子结构的策略,B选项是下面这个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
  The goal of the narrator’s research was to.
  A. praise all the working black mothersB. find reasons for the black woman’s creativeness
  C. show bow black women’s talent has been stifled D. recall her own mother’s good qualities
  所以,只要弄清英语句子的结构,把握住其脉络和基本框架,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然后分析各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层和整合理解,长句的内容就容易清晰、明朗。
  2.3 词汇优先策略
  上面两种策略都是优考虑句子结构来理解长句,但对于有些长句,词汇的语言结构本身就包括了它们所参与的句法知识的安排,所以,在不需过多分析句法结构而只考虑词汇结构和意义的情况下就能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尤其是学习者只需要知道句子的大意而不需要了解其准确含义或细节时,采取词汇优先则为上策。这一策略即能节省认知能量,又提高了认知效率。运用此策略,英语学习者只需根据材料的内容和上下文,找出关键词,捕捉关键信息,就能理解长句的主要意思,如:Another related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weightlessness experienced in cosmic flights may not have unexpected and undesirable effects upon the astronauts insofar as it creates a state equivalent to the absence of muscular tone. 在这一长句中,学习者只需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如weightlessness, effects upon the astronauts和a state equivalent to absence of muscular tone 就能把握住全句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结语:
  总之,只要把握了英语长句的句式特点和信息内在呈现规律,运用有效的心理认知策略,就能很快破解英语长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意义, 扫清英语语篇阅读中长句所造成的障碍, 提高阅读的效度。
  
  参考文献:
  [1] Aitchison, J.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30-153
  [3] 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s[M]. The Hague: Mouton, 1957
  [4] Cleason, J.B. Psycholinguistic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
  [5]Fodor, J. A. T. G. Bever & M. F. Garret,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and Generative Grammar [M], New York, MaGraw Hill, 1974
  [6] 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 李红霞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英语长句的汉译策略[J]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06.4
  [8] 李志雪 试论句子理解中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J]
  https://www.省略/linguisticsworld/show.phpitemid-54/page-1.htm
  [9]林玉山. 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9- 113.
  [10] 汪德华 英汉思维方式对其语言、文字的影响[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