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芒福德的巨机器思想及教育启示:芒福德的区域思想
 

芒福德的巨机器思想及教育启示:芒福德的区域思想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2:24 影响了:

  摘 要 从人性自身发展规律和人与技术的关联出发,芒福德提出“巨机器”,以及它的核心技术和思想。从技术价值论出发,选取“巨技术”为视角,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和反思,提出破解教育“巨机器”的可能出路。
  关键词 巨机器;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064-02
  Enlightenment of Thinking and Education about Mumford’s Huge Machine//Liu Haixia
  Abstract Beginning at the laws of human natur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elf-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Mumford puts forward huge machine, as well as its core technology and ideas.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theory of value is firstly proposed, the giant technology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analyzing and reflecting some problems on the current education, on the basic of which the possible ways to solve an education huge machine are advanced.
  Key words huge machine; technology; quality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110034
  
  巨机器是芒福德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他认为社会本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遵从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芒福德始终认为“小的就是美好的”,对巨大工程、巨型建筑、巨型城市有本能的恐惧和反感。他认为,现代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具有反有机的本质,及对有机世界的系统性背离,其标志就是“巨机器”成为时代的主角,而现代技术的本质也被芒福德称为“巨技术”。“巨技术”影响着整个社会,社会变成由高度组织化了的人所组成。从内部结构和职能方面,学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披上“巨技术”的外衣,成为由高度组织化的教育工作者组成。芒福德从“巨机器”的起源这一视角对巨机器的本质进行批判,并提出,只有人类能恢复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与技术和谐发展,才能回归技术的本质意义,实现技术的真正价值。
  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很多,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他反对抛开一切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去谈人的本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为人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是什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整个过程中,交往、合作并且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系统,是人类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合成和统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类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关系和论证人的本质,并从社会关系的各种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
  随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变迁,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每一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存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由一切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发展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改变而发展。社会历史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通过实践创造价值和实现自由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更替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思维的发展,人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价值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过程。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社会的虚拟现实,都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来:钻木取火让人类能得以生存;纸的发明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蒸汽机的发明,英国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创造了一个网络虚拟世界。这一切无不证明技术从没有离开人的生存和发展,并且改变着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技术构建的,技术将人类潜在的自由带向现实,技术让人类的本质――自由得到真正的实现。自由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表现出来,技术实现了人类自由的可能性,也让另一种可能性单一化。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和自由,技术开展和丰富每一种自由可能性的同时,也让另外一种自由的可能性遗忘,对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外部力量,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的二元性。
  芒福德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巨机器。他认为,所谓的巨技术就是与生活技术、多元技术相违背的一元化专制技术,它表现的是制造整齐划一的秩序。
  李有才博士在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中提到:“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的工场,分数等于时间加汗水搭上健康,考试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噩梦,教育异化了。异化了的教育只是教育中的部分反教育现象,须返本开新:让教育与政治形成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撑。
  在古代封建官僚统治时期,教育是皇家、贵族才能拥有的。后来随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泛智教育的提出,教育中有了班级授课制,出现学校,教育得到大力普及。到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朝着政治和教育和谐发展的趋势迈进。受西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和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追求,各领域都追求高效率的发展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肩负着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大量德才皆备人才的重任,在加强科学化的进程中,人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无形中将教育由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渗透转变为科学知识灌输。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引导,学生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为中考高考做准备,所学的知识机械化,内容简约化,形式单一化,教育带给人类的乐趣和享受已被现实所剥夺和吞并。死记硬背,应对考试,考了又背,背了又考,反复的练习、强化,都是为了追求机械化,高效率的输出效果。许多高等院校和一些专业技术学校,只有一些社会上赚钱的专业才受欢迎,部分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遭到冷落,随之,学校附有了工具的职能和特点,教育失去原有本质的根源。
  随着先进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趋势,技术对教育界的影响可谓是盛世空前,从教育技术学科的诞生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大规模整合,技术带给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共同见证的。多媒体教室,数字化校园工程,远程教育学院比比皆是,这一切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呈现出高效率、多感官、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人类终于从繁重的教育工作中解脱出来,教师上课可以通过大屏幕代替黑板,手写笔代替粉笔,对一些内容进行可视化讲解,摄像头帮助教师监管学生,录像和视频减少教师部分讲课,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服务。教育变成教师和学生的简单性交流而不是探讨,没有情感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教育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教育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反思。
  自然界中任何个体只有在遵从它自身有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从巨机器概念的提出和其性质分析来看,当前教育要恢复原有的本质,必须恢复主体有机统一的本质和自身的生活技术,才能与各种社会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教育与人类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业才.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5.
  [2]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82-189.
  [3]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2):91-97.
  [4]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7(6):31-35.
  [5]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