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创新创业教育1考试_浅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1考试_浅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19 04:03:44 影响了:

  【摘要】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对传统“就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反对传统的压抑个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创业教育特别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使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容易地融入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可见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人才。
  1.创业教育的特点
  1.1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处世观
  创业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处世观,积极的处世观可以使大学生具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在他们走向社会时能够积极地适应社会,对社会人际关系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当处于困境时,不仅能藐视一切困难,更是把困难视为一种机会。
  1.2强调大学生会学习和会做事的高度统一
  创业教育强调大学生“自学”、“自教”和“自做”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人会学习与个人实践能力的高度统一。当今大学生创业必然会面对社会竞争剧烈、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兴趣的转移等诸多的挑战,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学习,需要学习比以往更多更复杂的新知识。美国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白己动手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而不是由教师提供现成的答案,所有的实验课程都可作为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目的是发现课本内外的理论和结果。学习方法的不同,培养出来的人在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自然会大有差异。因此,会学习,具有“自学”、“自教”和“自做”的能力,无疑更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更是大学生今后创业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与能力。
  1.3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在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指导思想地位。什么是创业价值观呢?简言之,就是人们对创业目标的认识判断与创业时行为方式选择的标准,它指导并调节着人们的创业目标与创业方式。大学创业教育的目的就要使大学生懂得:个人创造能力的发挥不仅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需要,同时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
  2.创业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不仅要规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向和创业时应掌握的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等,更是标志着应当培养大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是进行创业教育依据的核心,也是保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
  2.1创业意识的树立
  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力、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培养创业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受教育者“愿创”,使他们树立创业也是就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的意识。
  2.2创业精神的激励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精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独立自尊、开拓创新、不怕挫折、求真务实、敢想敢干、承担责任等优秀的品质特征。这些特征中也往往决定大学生个体创业实践能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一般说来,它是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技能以及与所从事的创业相关联的其他知识面,除此之外,创业者还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关联的。创业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等相关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的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交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包括信息接受和处理的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创业能力是保证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如果想创业,就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2.4创业品质的培育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在具体的创业实践中,一般来说,创业者应具备以下几点优秀的品质。
  2.4.1诚信
  诚信可以说是创业者的立足之本现今市场经济己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
  2.4.2自信
  自信是创业者的动力。人的意志可以发掘出无限的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对未来充满信心,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在于自己的“打拼”,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
  2.4.3勇气
  勇气是创业者成功的基石。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克服没有目标、缺乏恒心的消极心态。通过创业品质的培养,让大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走向社会。
  2.4.4爱心
  爱心被称为创业成功的催化剂,一位成功人士就曾感叹说,有时候花再多的钱做广告,不如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5创业技能的培训
  创业知识主要解决“怎样干”,即“会创”。它主要包括创业如何起步,创业目标的确定,创业信息的收集,企业的人际交流和创业形象的确立等等,创业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能力,二是专业方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四是科技运用能力。
  3.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业教育的目标当然是想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企业家,但并不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为企业家,它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开拓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能终身受益,它是一种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终身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总之,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就业的思维模式,培养主动求职者和自己创造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同时也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既可以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不仅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人才的竞争也出现了国际化趋势。面对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己无法适应学生竞争就业岗位的要求。为此,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能力,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创业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在于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新的产业和更多的就业岗位。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创办“民营性质”的小企业,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促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了高职院校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可避免因闭门教学而脱离社会需求的被动局而,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