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黑龙江省四积温带种的玉米品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主栽类型品种密度与肥力试验研究】
 

黑龙江省四积温带种的玉米品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主栽类型品种密度与肥力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9 04:04:52 影响了:

  【摘要】选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主栽(或曾经主栽)的三个品种,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分别是穗重型、中间型、穗数型,设置3种不同的栽培密度,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共计27个处理,通过收获后室内考种,从而确定最优产量的处理。结果表明,穗重型品种在亩施纯N14kg、密度在20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中间型品种在亩施纯N12kg、密度在23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穗数型品种在亩施纯N14kg、密度在25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
  【关键词】水稻;密度;肥力;产量
  
  密度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移栽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以及产量影响较大,适宜的栽培密度能有效的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地力,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群体的协调发展,使单位面积上穗数、粒数和粒重得到统一,从而获得高产[2]。适当的栽培密度再配上适时适量的施肥,水稻的高产、稳产将不是问题。水稻产量的大大提高,将减轻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对农民的增产增收也有很大帮助、对于人口日益增加耕地面积不会增加的我国基本国情来说也有影响巨大。本试验通过3个不同类型的品种、3种不同的栽培密度、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从而确定哪种处理产量最优。
  1.试验设计与内容
  1.1试验材料
  选择五常地区现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中间型品种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以及极具代表性的穗数型品种松粳2号。
  1.2试验地点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内试验田。
  1.3试验设计
  设肥力水平3个(亩施纯N14、12、10kg,N:P:K=2:1:2);密度水平3个(25穴/�、23穴/�、20穴/�);小区面积30平方米,不设重复。
  1.4施肥方法及栽培管理
  施肥水平及方法设计见表1表和2。
  表1全年N肥施用量
  表2全年N肥施肥方法(月.日)
  其它栽培方法及防治病虫害方法、用药与五常当地农民相同。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产量调查结果(见表3、表4、表5)
  表3松粳9号不同肥力、密度产量调查表
  表4五优稻4号不同肥力、密度产量调查表
  表5松粳2号不同肥力、密度产量调查表
  2.2产量结果分析如下
  从以上3个调查表分析,各类型品种表现如下。
  2.2.1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在亩施纯N14kg(N:P:K=2:1:2)、密度在20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为655.2/667�,而且田间表现纹枯病轻、无稻瘟病、未倒伏,亩施纯N低于14kg(N:P:K=2:1:2),无论哪种密度都表现产量减低;当密度高于20穴/�时,由于穗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建议在生产上栽培穗重型品种亩施纯N不低于14kg(N:P:K=2:1:2),密度不高于20穴/�。
  2.2.2中间型品种(五优稻4号)在亩施纯N12kg(N:P:K=2:1:2)、密度在23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为582.3/667�,亩施纯N高于12kg(N:P:K=2:1:2),无论哪种密度均表现纹枯病重且有倒伏情况,因结实率低导致产量下降;亩施纯N低于12kg(N:P:K=2:1:2),无论哪个密度都表现为分蘖数减少产量降低,建议生产上栽培中间型品种亩施纯N12kg(N:P:K=2:1:2)、密度在23穴/�。
  2.2.3穗数型品种(松粳2号)在亩施纯N14kg(N:P:K=2:1:2)、密度在25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最高为570.7kg/667�,而且田间表现纹枯病轻、无稻瘟病、未倒伏,建议生产上栽培穗数型品种亩施纯N不低于14kg(N:P:K=2:1:2)、密度不低于25穴/�。
  3.讨论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子很多,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是2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一品种,不同的密度、不同的施肥水平,产量表现差异很大。在本试验中,通过3个品种代表3中类型的品种,从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水平探讨使产量达到最大化时的最佳栽培方法。■
  
  【参考文献】
  [1]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6-106.
  [2]陈万胜,谢俊峰,金海燕等.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1):102-1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