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朱哲琴淡泊敲响《阿姐鼓》】阿姐鼓 朱哲琴
 

【朱哲琴淡泊敲响《阿姐鼓》】阿姐鼓 朱哲琴

发布时间:2019-04-06 04:49:50 影响了:

  1995年12月20日《服务导报》讯:“由何训田作曲、监制,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专辑,已成为大陆制作的最畅销唱片,同时也是第一张倍受瞩目的中文专辑。《阿姐鼓》上个目在巴黎发售的第一天就卖出了6000张,而美国也将在明年1目发行此碟。在亚洲地区,这张唱片销售得更旺,仅台湾地区就已售出20万张。”
  在香港,华钠唱片公司刊登的广告上历数自1896年德彪西完成印象派音乐大作《牧神午后》起“近百年来创造历史的音乐大事”,将《阿姐鼓》与格什温创作的《蓝色狂想曲》、1954年推出第一张摇滚乐唱片、1963年披头士轰动全球和1964年“wOODSTOCK音乐节”相提并论。
  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哲琴的《阿姐鼓》正踏踏实实地走向世界,
  从口水歌手到“丹顶鹤 ”
  朱哲琴尚在广东的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开始灌录磁带。那时候当歌星容易,朱哲琴会唱山口百惠的、邓丽君的、苏芮的歌,学谁像谁。卖磁带也容易:动辄几十万。朱哲琴师范毕业,不顾家庭反对,背起行囊,开始了职业歌手的生涯。与当时满足于唱唱港台口水歌,热衷于走穴挣钱的“歌星”不同,朱哲琴想唱唱自己的歌。那时大陆歌手不兴包装,她无师自通地改了个洋气的艺名:朱安妮。音像公司也觉得小妮子璞玉可琢,花大力气请香港人为她精心录制了一辑《忘了歌词的歌》,这也许是当年开销最大的歌手专辑了。但当时歌迷们不认首唱,大的投入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唱片商失望了,朱哲琴也失望了,头扎进南海音像公司的录音棚,当起了音乐编辑,一直到认识了张全复。张全复慧眼识英雄:“你有这么好的演唱天赋,不唱歌实在是太可惜了。”其时正值世界和平年,北京正筹备百名歌星演唱会,解承强也把新作《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了她,朱哲琴才重入歌坛,
  到了北京开了眼界,尽管又有了点名气,各地走穴的邀请不少,广州好几个文艺团体也向她敞开大门,但淡泊、甘于寂寞的朱哲琴却单枪匹马闯了北京,到中央音乐学院正儿八经地学起了美声唱法,半年后又到暨南大学学起外语来。等她再度回到广州,大家发现朱哲琴变了,音域宽了好些,高低音丰富而衔接手法纯熟,人也深沉了许多。平时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听听音乐学学英语,洒脱而从容。
  后来,她加盟“新空气”与“三剑客”称兄道弟,朱哲琴之所以有今天,大概与当年“三剑客”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显而易见的是,在第四届全国电视歌手大赛上,朱哲琴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轻轻松松地获得了大赛第二名的奖牌。这成了朱哲琴的成名作,而朱哲琴成了“丹顶鹤”。
  从红歌星到黄孩子
  《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仅有相当艺术性,兼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符合主旋律,又与国际时兴的“动物保护”接轨。所以朱哲琴得了大奖赛冠军,便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红歌星。
  但日益成熟的朱哲琴婉拒了北京王府饭店的重金礼聘,离开了容易使她大红大紫的北京,回到自己音乐发迹地广州,再度与“三剑客”合作。
  1991年,四川举办首次国际电视节,何训田出任开幕式音乐总监,他创作的主题歌气势恢宏,要求演唱者同时具有美声、民族和流行唱法的功力。同时主办单位的中央电视台推荐了朱哲琴。于是屡获国际作曲大奖的先锋派作曲家、久居内地僻静学院的教授和这个淡泊于名利的红歌星走到一起来了。当时的朱哲琴要赢的已经赢了,却萌生了放弃这一切的隐居念头。曾经沧海难为水,唱过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之后,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个性、品位和声音的歌曲,广州充满生存竞争的喧闹,拥挤的环境使她茫然和沮丧。
  现在朱哲琴唱到了何训田给她写的歌,又见到这个像哲人一样留着大胡子的作曲家,她的心中如同响过一道春雷。她觉得中国还没有那么深刻、人性而又具有技术性的流行歌曲,这正是她一直在寻找的歌和合作者。
  何训田蛰居僻地,也从未见过这么悟性出众、思想深刻而又有着天赋嗓音的女歌手。
  于是,天才的作曲家和不甘平庸的女歌手,彼此都找到了彼此苦苦寻找了许久的东西。也许是何训田找到了朱哲琴,才萌生出创作一部脱俗的发烧级流行歌曲作品的想法。
  与此同时,一位海外的唱片商也在寻找这么一部作品,他找到了因编辑《红太阳》音带出名的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的冯海宁。冯海宁告诉他应该去找四川音乐学院的何训田。于是一拍即合,一部标榜“24K金CD的朱哲琴《黄孩子》专辑终于很顺当地面世了。
  这是何训田在创作了《天籁》等典雅音乐之外又一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朱哲琴在几年的等待和沉默之后所出的面貌全新的歌集。
  《黄孩子》体现了何训田的一贯想法:即打破港台、欧美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垄断地位,从喧嚣的现代社会回归到自然和人性的净土。
  朱哲琴则在这张专辑里用自己的声音完成了自己的挑战。“一直以来总以为该有一个独特的、即跨越已定的通俗、严肃、民族;技巧和非技巧规范的声音,回荡在芸芸声像之林,而这声音是人们久违或是渴望已久的音响。”
  《黄孩子》是第一张由大陆音乐人制作而在海内外同时出版发行的唱片,也是第一张只出CD不出磁带的专辑。此时,大陆正形成音响发烧友一族,《黄孩子》被他们视作知音。于是,这张“最不具商业性的唱片,却在商为上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黄孩子》的成功,又奠定了何训田、朱哲琴联手再作《阿姐鼓》的基础。
  《阿姐鼓》——人类共同的音乐
  《黄孩子》的出版,使朱哲琴名声大振,在她成功的同时,大陆“歌手签约、公司包装”风潮已起,广州是这场“乐坛革命”的策源地,北方的、东方的、西方的歌手纷纷南下寻找着机会,朱哲琴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广州跑到了上海。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她的合作者何训田已被上海音乐学院聘为作曲系主任。但同时也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大气,海派文化的兼容性。上海很少搞地区性或者全国性大赛,要搞就是亚洲音乐节、国际电影节,上海的精神意识对于何训田、朱哲琴搞自己的精品音乐有地利之宜。
  上海人精明,“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但一旦看准了不是蚀本生意,投资再大,也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所以当何训田找到上海音像公司经理徐能学、朱小临谈及创作《阿姐鼓》的设想构思、合作投资等问题,上海人经过论证和分析,果断决策投入百万巨资制作《阿姐鼓》。
  四月份提出设想,七月份何训田朱哲琴已踏上世界屋脊采风、创作。其实何训田自小生长在四川,作为神秘高原的门户,四川人对西藏充满了憧憬。何训田的大姐十几岁就去了西藏,每次回家省亲都会对他叙说神秘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刚一结束,何训田就手抄了5本藏族民歌,包括大量曲谱和歌词。朱哲琴则是带着“没有阴影的家园”的标题去的西藏。“没有阴影”的原意是指纯朴的民情和未被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病污染的心灵,而到了高原则惊讶地发现,因为日照的关系,当地话多树木、群山、房屋都真的没有阴影。所以在《阿姐鼓》中由远及近的“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之声飘落在稀薄而透明的空气之中,飘落在涌动着沉雷般的节奏里,一直到“初洗如婴的大地”,使听者亦有一种第一次获得洗礼的婴儿般的纯洁心境。
  上海音像公司在投入百万巨资之后,完全放心地听任何训田、朱哲琴驰聘在音乐的伊甸园里,他们管的只是投资和推销。一位台湾音乐人在听了部分小样之后,良久无语。最后翘起了大拇指,惊叹不已,没想到华语歌曲也能这样写!朱哲琴怎么能这样唱!她怎么和何训田合作得这样好!
  《阿姐鼓》真正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第一张唱片,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何训田抓住了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即人性与真善美,用音乐去表现它。《阿姐鼓》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去写出写作对象所孕含的内容,西藏只是作品中的一个象征符号。“他们开启西藏中的自己,遂以开启西藏,而惊奇之处在于这些声和音,让你隐隐约约以为它们来自你的心底”。这就引起人类的共鸣,而不分疆界、种族和宗教差异。
  由此,世界唱片业巨子华纳公司承接了海外发行的总代理,他们也精明地看准了《阿姐鼓》的含金量,同时也帮助《阿姐鼓》真的走向了世界。
  本来就淡泊于名利的朱哲琴经过《阿姐鼓》的洗礼,更加淡泊,她与何训田只想每用两三年功夫搞出一张精品来,当满世界都惊愕于《阿姐鼓》的时候,他们离群索居,或是悄悄地到新疆、云南去采风。
  淡泊于名利的朱哲琴终于因此而博得了“大名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