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王澍_王澍 你们现代人不理解
 

王澍_王澍 你们现代人不理解

发布时间:2019-04-11 05:07:01 影响了:

  49岁拿到普利兹克奖,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一般来说,建筑大师通常要在60岁才能获此殊荣。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又一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他也是中国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
  一口烟,一杯茶,诗性建筑师
  当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消息传开时,他正在美国讲学。这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49岁建筑师,既是中国获得比项殊荣的第一人,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王澍教授刚回国,就带着太太第一时间奔赴自己任教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而这座位于杭州转塘,据称由700万块不同年代旧砖弃瓦砌成的建筑作品也是他的匠心之作。
  王澍还没有倒过来时差,常常说着说着就忘了记者还问了什么问题,但他很自然地保持着耐性,努力地把每个问题都回答清楚。
  王澍悠闲地吸着烟,时不时轻轻吐出几个烟圈,回答间歇抿一口茶,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应对大家的穷追猛逼,并安慰没有插上话的记者:“不用慌,每个人都有机会。”
  当然,这个会不自觉皱起眉头的中年男人,是一位建筑艺术家,总会有些独特的地方——他说话不大拐弯,透着狠劲。譬如他说,中国建筑界总是停留在开端的状态,“梁思成要是到了现在,怕是要变成王国维了”。
  与王澍对话,你会发现他不只是一个建筑师,更多的是一个有情趣的诗人。
  在谈到建筑的历史寻根时,他说自己很喜欢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然后吸口烟,开始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小山丘:“回忆不是某个具象,而是你在院子里与朋友围炉茶话,你们之间隔了一个世纪的遥远而深邃的目光……”
  王澍自称不会用电脑,也不上互联网,所以从来不会刻意去关注外界对自己评价:“我觉得不管外面刮风下雨,风起云涌,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创作出美好而诗意的作品。”
  一位西方记者追问王澍:“如果你不做建筑师,你会做什么?”他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回答“作家”。
  “你们现代人不会理解的”
  在成为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之前,王澍不是国内最出名的建筑师,却可能是国内最特别的建筑师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澍的建筑是不合时宜的:非标准化、没有速度、不追求效益。他唯一一次设计商业住宅,是他花了两年时间才谈下来的“钱江时代”,那时,开发商最后下定决心:“我也理想主义一回。”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个人最大的作品,用的全部是废旧砖瓦,整个校园像个迷宫一样,找不到出口。
  “教室太暗了,岂不是会违背建筑的功能性?”
  “那为什么不到走廊上上课呢?走廊我设计得很宽。为什么不到院子里上课呢?爬到屋顶也可以,或者像释迦牟尼佛陀一样坐在树下讲课。”王澍回答。
  “刚入校的新生找不到教室的门。”
  “找不到门,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王澍的思维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
  特立独行并不仅仅在此时,年少时的王澍已然是东南大学校园里有名的“愤青”。毕业十年后的校庆典礼上,系里一位青年教师碰见他,还忍不住提起旧话:“每次你从走廊走过来,我们都感觉你不是一个人走过来,而是一把刀走过来,那把刀是带着寒风的,大家会不自觉地避开。”
  上到大二,他便公开向老师们宣布没有人可以教他了;大三的时候,他翻烂了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能背出《世说新语》;24岁那年,他写出长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从梁思成一路批到自己的导师:他在硕士论文答辩会上宣称“中国就一个半建筑师,我算一个,我的导师齐康算半个”。论文答辩全票通过,王澍却最终没能拿到学位证书。
  “我觉得我生在17世纪,我每天与李渔见面对话,在迷宫一样的建筑里寻找出口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乐趣,你们现代人是不会理解的。”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象征性和延续性。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他说自己“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
  “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样被丢弃,所以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复活。”
  这个观点,也是他得奖的一大原因,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评价道:“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孤独地“寻找”中国
  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聘为“丹下健三”荣誉讲席教授的王澍,在一场讲座中回顾自己当年的心路:“对于我,上海不是中国,我回杭州,就是回中国。”让他失落和痛心的是,作为美丽城市样本的杭州,如今建筑密度已向香港看齐;中国想要成为美国,国土上近80%的传统建筑已经消失。
  在寻找自己心中“中国”的路上,王澍赢得了世界的敬意。如果说,以杭州为代表的乡土中国里蕴涵了保罗·里柯所说的两种可能——“我们处在一条隧道中,一头是古老文明教条主义的黄昏,另一头是参与普世文明对话的拂晓”。王澍大概走通了这条隧道,只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踽踽独行。
  上世纪90年代是整个中国大兴土木的黄金时代,王澍与同为设计师的妻子陆文宇则在杭州过起了隐居生活:在美院教教书,玩玩摄影,拍拍DV,在50平方米的家里建园林,到城市的小弄堂里闲来荡去……
  “他骨子里一直都有一种孤傲。”王澍的同窗好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童明说,“他在乎自己真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那些名义。”在他的一些同行纷纷沿着“名校出身一出国镀金一回国实践一作品展示一媒体宣传”的途径获取成功时,王澍走的是一条与体制和市场都保持距离的路。朋友们记得,大热天一起打着赤膊、摇着八角蒲扇在狭小的房间里画建筑草图,别人跑出来喘口气,他仍在埋头作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