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农民工调研报告_团县委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调研报告
 

农民工调研报告_团县委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4:44:16 影响了:
共青团***县委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团省委、团州委的工作安排,结合挂职工作要求,我利用端午假期,查阅、收集、梳理了相关资料,对***县共青团系统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特别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西南缘,面积555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09个行政村,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总人口7.3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山区县。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务外出工人员数量的激增,留守儿童、妇女和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中,留守儿童因父母亲情缺失、隔代教育局限等问题备受关注。我委也在团州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二、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情况为切实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我委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在团县委牵头,会同关工委、少工委、未保委等部门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组”的基础上,下一步拟会同教育局、文体局、财政局等部门,成立“***县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广泛争取各方支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同时,我委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通知》等文件指导乡镇团委、企事业单位团支部等开展工作,并将建立农村留守学生之家列入2011年重点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为确保建好农村留守学生之家,目前我委正在部分乡镇开展调研和摸底工作,选择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数量多、分布集中、需求迫切的乡镇优先建设,并为其他乡镇的后续建设工作积累经验。三、开展摸底及结对情况据统计摸底,全县共有中、小学38所,均属教育部门备案。在已进行摸底的30所中、小学中,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为9所,在全县所有11所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中占82%;已与志愿者组织结对的学校25所,其中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11所;已摸底的30所学校中有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486人,在已结对工作的25所学校中有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459人,工作力度比较集中。四、关爱工作开展情况我委一方面依托各中、小学校的团委、少先队组织,充分发动教师的力量,一方面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服务队,采取定期到留守学生之家开展集体关爱活动和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关爱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等5项服务内容开展工作:留守学生之家的学业辅导以学校教师志愿者为主,入户学业辅导则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主;亲情陪伴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骨干,以各乡镇本地青年志愿者为主力;拟在今年7月依托夏令营组织农村留守学生感受城市,并邀请公安干警、武警消防中队战士和医护工作中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今年已开展3次针对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捐赠活动,并正在积极通过志愿者争取东部发达地区力量,资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五、阵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已依托庆宁乡中心校建成“***县庆宁乡留守学生之家”1个,运行情况良好,面积20平方米,总投资2万元,其中硬件设施价值2元,其他设施由乡政府和学校负责解决;该阵地每周集中开放一次,年运行维护费用约为5千元,目前暂由团县委、乡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除团县委定期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学校教师志愿者去开展工作外,各乡镇党委也越来越重视留守学生之家在青少年教育、引导和服务方面的作用,依托各乡镇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站),积极配合团县委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当地致富能手的赞助投资,努力将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得更好。志愿者队伍方面,目前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活动的志愿者队伍约24个,人数约420人,其中,大学生80人,企业人员30人,机关事业人员90人,民间组织220人。我委高度重视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格考勤考核,对注册志愿者实行准入制度和末位淘汰,确保服务质量。拟于今年8月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预计今后每年进行大规模培训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近2年来,因志愿服务事迹突出,已被团州委授予先进集体2个,团省委、团州委表彰先进个人3名。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当前,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留守学生之家数量少,关爱工作资金来源有限,活动覆盖面不够广;留守学生之家缺乏专职、专业的管理人员,其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关工委等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未得到落实,工作开展受到局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决贯彻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县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同时,希望上级团组织能会同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进一步解决好县级团委及依托其挂牌机构的人员编制、资金来源等瓶颈问题,确保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中有充足的人员、资金、时间的投入;希望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共青团组织唱重头戏甚至独角戏的局面,争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对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给予更高的关注、更大的投入和更广泛的支持,真正把这项暖人心的民心工程做成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性工程,让更多的儿童和家庭从中受益。 中医药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市卫生局:根据庆市卫函发(2007)6号文件要求,我们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医疗卫生单位和村卫生所,对全县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按照专题调研提纲,全面分析总结。现将我县中医药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如下:一、落实相关政策和会议精神情况2004年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及市政府“实施意见”,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高防病治病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并制定出台了《***县中医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亦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认真学习了吴仪副总理的讲话,并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实际工作当中。根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我们及时总结,积极探索中医工作的发展思路,把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和功能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今后的今后任务来抓。二、中医药工作发展状况(一)管理机构设置县卫生局主管全县中医药工作,负责国家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现设置中医股(室)1个,有兼职人员1人,分管领导1人,具体承办中医药工作相关业务。(二)经费投入情况2004年以来,中医药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05年为我县中医医院投入376万元建设门诊楼,为中医院的整体搬迁工作奠定了基础。2004-2006年继续医学教育(包括中医学历教育和中医骨干培训)累计受益资金约7.8万元。县财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对国家中医药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能够积极落实。(三)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情况我们坚持“中西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医技科室和配置医务人员,全县有县级中医医院一家,其余14家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中医科,配备了中医资格医务人员。全县共有医技人员365人,其中中医药人员45人,占医技人员的12.3%,中级职称58人,中医药人员11人,占18.9%,高级职称共9人(无中医药人员)。各医疗机构均能开展中医药临床服务,乡镇卫生院至少拥有1名中医药执业资格人员,经营中药饮片200种以上,全县共有村卫生室80所,60%的村所均配有中药柜,随着中医学中专学历教育的不断开展,村所医务人员掌握基本中医学知识面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中医门诊38710人次,住院721人次,分别占总量的23.4%,18.6%。全县开展中医内、外、妇、儿以及针灸推拿等临床业务,尤其是县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已成为我县的中医特色。(四)中医医院基本情况***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5年,全院现有职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51人,中、高级职称13人。医院占地面积5280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1074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43平方米。医院设有内、外、妇、儿、中医骨伤、肝病、肾病等职能、医技科室27个,拥有黑白B超机、脑电地形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麻醉机等医疗设备15台件。共设病床40张,病床使用率72.6%。能开展普外、骨科及妇产科、眼科、五官科、肛肠痔瘘手术及内、外、妇、儿疾病中医诊疗及急救,中医骨伤、肝病、肾病专科已成为本院特色。服务半径110公里,覆盖25万人口。年门诊病人3.8万人次,收住病人870余人次,业务收入200多万元。新建门诊楼项目经庆市发改[2005]358号文批复,在***县县城北区西华北街东侧新建框架结五层门诊楼一幢,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37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150万元,省投资金15万元,自筹资金211万元。(五)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近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中医工作,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一是通过人才队伍调整,优化配置,加强县中医院中医骨伤和肾病科建设,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中医重点专科。二是通过“派出请进”的方式,加强中医内科建设,提高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尤其是提升了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病的治愈率。三是通过引进中医(中西医)院校毕业生,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要求所有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临床服务,设置中医科,配备中医(中西医)执业人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六)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2007年,我县被省上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按照《实施方案》,我们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发挥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缓解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支付水平比较低的矛盾。开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试点工作,准备适时对在新农合中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等相关政策上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2、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社区卫生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着重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合理配置社区中医药资源,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逐步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开展全科医师(中医类)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加强对社区中医药从业人员、技术服务的准入和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了服务质量。 (七)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中医工作全行业管理。通过理顺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我们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逐步实行了中医药工作的全行业管理。建立健全了中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和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严格各项准入制度,完善中医药技术规范,提高了中医药行政管理的科学水平。通过强化中医医疗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健康、有序、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一是通过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中医药管理职能,并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二是加强对发展中医药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多渠道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在卫生事业经费和卫生重大项目经费中,提高中医药经费的比例;在卫生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建设项目份额;注重政府投入与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中医药事业的积极性。3、深化改革,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活力。一是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医药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运转有序、透明协调的中医药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为多方面参与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二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中医药事业,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中医办医体制。三是加快中医药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深化中医药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任期制等新的用人办法,实行竞争上岗。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加强经济管理,推行成本核算,降低中医药机构的经济运行成本。  三、存在主要困难 1、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经费投入,给中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因常年积累,中医发展环境相对滞后,加之我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较少,致使中医事业发展缓慢,不能很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2、人才缺乏。“科教兴医人为本”,全县共有医技人员365人,其中中医药人员45人,占医技人员的12.3%,中级职称58人,其中中医药人员11人,占18.9%,高级职称9人,中医药人员无一人,客观数据表明,高学历、高职称的骨干人才严重不足,中医药医技人员绝对数量较少,这已成为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 3、基础建设滞后。我县中医院是在原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起步晚,底子薄,设备少,基础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加之人才缺乏,队伍阶梯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使我县中医事业发展步伐缓慢。四、今后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市政府“实施意见”,按照《***县中医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农村中医药工作,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改善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加强中医药标准和规范化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合理利用中医药资源,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为大力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实施“三名”战略,打造***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品牌。 “十一五”末,培养10名优秀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形成一批“***名医”。加强县中医院中医骨伤专科和肾病专科建设,改善支撑条件,扩大专科规模,实施分类指导,使之成为专科优势强、规范效益好、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科,在2008年建成市级重点专科,在2010年建成省级重点专科。不断加强县中医院内涵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在全县成为中医特色突出,疗效优势显著的中医医疗、科研、教学示范中心。(二)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筛选、应用、推广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适宜技术。“十一五”期间,组织筛选10项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逐步在县、乡、村中医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并对乡村卫生机构进行技术帮扶。加强师资培训,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考核监督,提高推广实效。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用优质价廉的中药饮片开展服务,切实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三)开展农村中医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力争在 “十一五”末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达标。启动并开展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和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建成5个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5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四)加强中医诊疗规范研究。在中医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医治疗优势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周围血管病、肿瘤等专科(专病),开展诊疗方案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技术,提高疗效水平。(五)开展民间中医药独特诊疗技术和单验方的整理工作,制定临床疗效评价方案,筛选、评价一批安全、有效、适宜应用的技术方法、方药,整理规范并加以推广。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政策和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发展创新,继承学习,不断完善,全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而努力奋斗!附:1、***县中医药服务情况调查表 2、***县中医医院基本情况调查表二00七年四月八日 关于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的调研报告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专题调研组【摘要】发展县域工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核心,也是振兴全市工业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加快,但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县域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培育壮大县域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实现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关键词】县域 工业经济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我市10个县(市、区)主体上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有7个县(市)。近年来,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加快,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工业总量持续扩张,贡献份额明显增强。2011年,7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07.9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44.49%,总量比2010年度增加24.67亿元,所占比重提高了3.31个百分点。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达28.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2.8个百分点;其中南雄、翁源、始兴、新丰分别达到52%、45%、38%、27.7%。县域工业逐步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体力量。二是规模企业数量增多,特色产业较快增长。一批传统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批新增企业相继进入规模以上统计。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6户,占全市规模企业户数的68.3%。***铝箔产业、南雄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7个县市共签约招商引资工业项目59个,合同引资228亿元,当年到位资金29.3亿元,开工项目26个。翁源中源水泥、新丰越堡水泥等工业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与国电、华电等大型企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广东康绿宝、凯轩铝材等一批具有较大投资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准的工业企业入驻,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四是园区建设良好起步,聚集效应初步显现。目前,我市县域有东***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东***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园、东***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园等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35亿元,已开发面积6.12平方公里(9180亩),入园工业企业71户,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5.2亿元,税收2.3亿元。其他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加快推进,初具规模。五是协调服务持续加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各地对狠抓工业发展逐渐形成共识,发展思路、规划、重点和路径更加清晰。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有力,抓工业、上项目、搞招商形成良好氛围。南雄、新丰等部分县(市)还明确规定,除正常的税收、环保、质监、安全等检查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入企业检查,努力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诚信环境。(二)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市县域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以致工业的主导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较薄弱,发展不平衡。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实力,还是重点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上,我市县域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2011年我市7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07.91亿元,而清远7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425.65亿元,相当于我市县域规上工业近4倍。与此同时,我市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市2011年县域工业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的仁化县(28.27亿元)仅为清远2011年县域工业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的清新县(142.74亿元)的五分之一(仅占19.8%);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的清新县(142.74亿元)高出我市7县(市)总和(107.91亿元)34.83亿元;清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百亿元的县市2个,分别为清新县(142.74亿元)、英德市(133亿元),我市无超百亿元的县市。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创新能力差。我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和产品创新能力在全省位置靠后,而县域工业产品存在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三低”现象更甚。县域工业企业由于受资金紧缺和人才流失的困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在人才方面,一是优秀人才不愿到企业工作,二是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三是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后劲弱。由于大部分县域工业企业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相对偏低,银行融资难、门槛高,自筹资金和吸引投资能力较差,企业规模扩张和技术更新速度慢,制约了企业发展。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的对策思路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核心,也是振兴全市工业经济的基础。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绿色发展、振兴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发展、工业强县(市)为主题,以培育特色产业、主攻民营工业、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推进县域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培育壮大县域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实现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一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县域工业,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要根据市、县(市)“十二五”规划,研究对县域工业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力求县域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二是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全市县域工业发展状况、基础、条件,分别列出好、一般和较差的县市,提出分类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县(市、区)工业化进程。三是坚持合理布局,彰显特色。按照区位、资源优势以及现有工业特点,立足显性比较优势,挖掘潜在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集聚,塑造企业名牌,打造区域品牌,分别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和工业带。四是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加大节能减排重点项目推广和实施力度,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经济,着力抓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县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县域工业,要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工业。我市县域经济大都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别是有色、建材、电力、化工、农林产品加工等工业资源比较丰富,是较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县域工业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做大经济总量。按照“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的思路,以特色工业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其中,乐昌市重点发展电力工业、纺织服装产业、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新型化工产业,培育生物保健产业、钟表产业、塑料产业;南雄市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陶瓷建材、竹浆制造和热电能源四大产业;始兴县重点发展文具制笔、电子玩具、新型材料、现代农林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仁化县重点建设绿色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做强做大冶金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建材、服装等传统产业;***县重点发展铝箔加工、磁性材料、涂附研磨材料、电子信息元器件等高新材料加工产业以及氯碱化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翁源县重点发展化工涂料产业、建材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新丰县重点发展生态建筑材料、高新材料、食品饮料和环保涂料特色工业,做大做强五金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产业。(二)联大靠强,壮大县域工业。县域工业目前的水平难以与大公司大企业抗衡,只有通过联大靠强,才能增强县域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近年来,乐昌市通过引进东方锆业、广纺联集团、南方水泥、中国五矿等大企业,整合原有中小企业资源,发展锆制品、纺织、水泥、萤石精深加工等产业,取得良好成效,其经验值得其他县市学习借鉴。首先,要增强招商引资、联大靠强的意识。无论是地方政府领导还是企业领导,都要把招商引资、联大靠强作为振兴县域工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其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联大靠强发展战略。联大靠强从宏观层面来讲应与国家和区域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相衔接。从微观层面来讲应体现本地的资源优势特征,且符合县域外大企业、大公司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投资政策。再次,要正确组织实施联大靠强战略。实行企业间的联合与重组,应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辅之以政策引导、行政扶持,根据资本运营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做好联大靠强工作,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同时,也要敢于、善于将一些目前效益好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嫁人”、“高攀”,使企业得到振兴。总之,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对国有资产、资源的盘活有利,对财政增税、企业增效、职工就业增收有利,就要放心、放手、大胆地实施联大靠强。(三)优化载体,发展园区工业。工业园区是加快工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县域工业发展中,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工业企业遍地开花、过于分散和工业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必须实施“园区工业”战略,走集聚整合、块状发展、规模膨胀的路子。目前全市县域已有始兴、南雄、乐昌三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园、工业带,其中南雄精细化工基地、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被省列为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行“飞地招商”,鼓励县市区之间互相推荐招商项目或共同招商,可以在重点产业转移园建立“园中园”或项目区,实行招商引资任务、产值、税收等利益按比例分享。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集中资源向工业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治安等配套设施及环保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水平;优化园区配套服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机制,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努力建设主业突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园区。重点推进乐昌纺织服装、南雄精细化工、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始兴制笔研发制造、翁源华彩涂料、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及稀土高新材料、***氯碱化工及东阳光生物制药等特色基地(园区)建设发展。(四)创新举措,化解瓶颈制约。一是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适应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优化、精选有竞争力的项目,争取银行的信贷投入。银行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分行增加县域工业企业的授信额度和信贷审批权限的下放,优化审批环节,为中小企业开辟专门的信贷服务窗口,创造“绿色通道”。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机制,增加资本金,尽快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积极在符合条件的县(市)设立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典当行和拍卖行,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加快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县(市)应学习借鉴南雄市的做法,积极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完善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直接上市融资。盘活存量资产和存量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闲置的国有资产和资源面向社会公开拍卖,筹集工业发展资金,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引增量资金,以增量带活存量。二是千方百计增加土地供给。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到关键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益。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做好复垦土地的置换工作。搞好闲置土地的整合。推进农村的土地整理等。三是着力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引智难问题。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一支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制定外来人才子女就学和家属工作优惠政策等,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五)完善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加快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力的调度机制、严格的督查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县域工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全市工业经济和重点行业的影响,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快速反应协调服务机制;强化煤电油运保障,加强成品油管理,及时掌握供应和价格动态,加强生产调度,保障企业运行和市场供应;深入开展经济运行督查,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超前安排,加强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研究制定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县(市、区)工业增加值、企业实缴税金、工业贡献等指标。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县(市、区)工作综合评价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实行重奖重罚。凡当年综合考核在全市排位靠前,完成目标任务的,按考核办法给予奖励,并优先安排下一年度工业用地指标。三、几点建议加快发展县域工业,振兴工业经济,必须强化组织保障,全力以赴、集中资源加以推进。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强有力的促进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经信部门,统一协调解决全市工业发展存在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各县(市、区)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至少1亿元设立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引进项目、本地企业增资扩产予以奖励;对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增长快、贡献大的企业进行奖励,促进县域工业快速发展。(三)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搭建企业项目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完善政银企联系机制,由市经信局、金融局共同负责落实。鼓励扶持担保体系的发展,各县(市)均应以财政注资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四)切实保障工业用地。应严格控制非工业用地指标,增加工业项目用地指标。提高工程报建、审批环节的效率,简化办事程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