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打造一支 队伍,追求 课堂_反思生成,追求有效课堂
 

打造一支 队伍,追求 课堂_反思生成,追求有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7:52 影响了:

  动态生成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创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效率及其综合效益。因此,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弄潮儿们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心,一节节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教学民主衣袂飘飘,楚楚动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缓缓向我们走来。许多语文教师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为此,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于是,《狐假虎威》既可以理解为狐狸狡猾多端,亦允许理解为狐狸聪明机智;《亡羊补牢》既可以解读成为时未晚,也可以解读为追悔莫及;《滥竽充数》既可读出南郭先生之伪,也可读出齐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的人生,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实用才是尽善尽美……诸如此类异彩纷呈。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一个动态形成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因而“动态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和谐对话的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课堂。但是,有些语文课堂却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怀。如某教师在执教《早发白帝城》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以期达到精彩生成的效果,结果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提了17个问题,学生的问题“无所不包”,生成问题的场面可谓精彩纷呈。可执教者面对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问题时,方寸大乱,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去引导、去深入点化、去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师生双方交流着一些俗不可耐的回答,做着一个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教者无所适从。
  的确,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许多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生成性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反思。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让课堂生成避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做到自然、朴实而讲究实效呢?
  一、坚守一个原则,抓好两个基本点
  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的原则。“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教案上课,虽然这样会让有些教师心中只有教案而将学生的反映置之脑后,但亦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新知识。没有充分的预设,也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生成,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也能有课堂生成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文本”是生成之“母”,“预设”乃生成之“父”。在预设时,教师应抓好两个基本点:
  1.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
  首先,要充分预设学生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因为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其次,要预设学生的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产生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2.深入研究学习的对象——文本
  要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能在解读文本中感受到,甚至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只有对于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生成效果。
  二、保持一个心态,做到三个“用心”
  一堂课只有好的预设还不够,教师还应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节奏、语言等这些含有“生成性”因素的基础上,弹性设计教学,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1.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记得一次公开课上,学完《一夜的工作》之后,我让学生说说对总理的评价,本以为学生都会说总理是位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好总理,谁知一学生却大胆地说:“总理是个工作狂、葛朗台式的吝啬鬼!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客人陪自己工作一夜之后,仅以一杯绿茶、几颗花生米招待,真小气!”这一回答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设,听课教师及其他学生也一阵愕然,几位较为要好的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这堂课要上砸了!”失望之情涌上心头,倔强的我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在心底告诫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于是,我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没有以教师的身份一棒子将这位学生“打死”,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见解新颖独到,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时代背景及总理的其他事迹,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劳苦、这么节俭。我用平和的心态赢得了精彩。一场热烈讨论之后,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周总理真是一位劳苦功高的人民好公仆!”我观察了一下,刚才提问的那位同学赞叹得最为动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