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孤独的长跑者mp3 孤独的奔跑者
 

孤独的长跑者mp3 孤独的奔跑者

发布时间:2019-06-21 03:59:54 影响了:

  [摘 要] 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指导、弗兰卡?波坦特主演的《罗拉快跑》讲述了一个为爱救赎的故事,影片采用了三段并列式的结构进行假设,充满了后现代游戏意味的同时展现了作为人这一存在的孤独感与抗争性,罗拉作为一个孤独的奔跑者很好地展现了存在主义对世界与人的解读,同时本片对整个后现代社会的人类集体精神状况具有反思价值。
  [关键词] 罗拉;孤独;奔跑
  一、孤独的奔跑者——罗拉
  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指导、弗兰卡?波坦特主演的《罗拉快跑》一经上映,便大放异彩,成为后现代电影创作的经典代言。影片以其反传统的剪辑、动感的节奏以及快速变换的画面在短短的90分钟内向观众呈现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具统计,该片由平均时长2.7秒的1 500多个镜头转换构成,其中运动镜头所占时间长达70余分钟,在女主人公罗拉的奔跑中讲述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但又具有真实性的故事,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最理想境界。同时真正令影片留名青史的是其具有时代性、普遍性、深刻性的主题,即当人处于无法把握自身命运同时又不断地面临选择并与命运抗争之间的矛盾中时,就像本片的女主人公罗拉一样——一个“孤独的奔跑者”。
  《罗拉快跑》讲述了一个为爱救赎的简单故事:女主人公罗拉的男友曼尼在为黑社会老大执行任务时丢失了10万克马后向罗拉求救,要求罗拉在20分钟内筹钱否则他将抢劫超市以避免被处死。但影片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单线结构展现,而是采用了三段并列式的结构进行假设,充满了后现代的游戏意味。第一次奔跑中罗拉因与曼尼抢劫超市而被警方射杀;第二次奔跑中因罗拉抢劫银行延误时间导致曼尼被救护车撞死;第三次奔跑中,曼尼成功追回10万马克的同时罗拉在赌场赢得巨款而化解危机。这种三段式并列假设的展开形式使影片充满了游戏色彩。首先罗拉的三次奔跑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与时间的可逆性,如同游戏玩家可以通过反复的游戏而提升熟练程度。如第一次奔跑中罗拉未向路过的救护车求助到经历了第二次奔跑中求助失败以及第三次奔跑时罗拉直接跳上救护车;又如在第一次奔跑中学习用枪到第二次奔跑时已经学会用枪。此外,路人奶奶、门卫叔叔与罗拉的先知般的对话均体现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游戏性。《罗拉快跑》的这种具有游戏意味的三段式结构不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影像游戏冲击,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奔跑者的哲学解读及生存思考更应受到重视。
  二、“孤独的奔跑者”的存在形态——孤独
  萨特认为世界的荒诞在于人对自身的处境难以把握,并由此导致存在的虚无即孤独、不安和痛苦。同为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也在其对自身“孤独”与“例外”的感受之中,认为个体是孤独的存在。这种个体的孤独在该片女主人公罗拉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首先,从影片情节设置角度而言罗拉是孤独的,她一直在不可知的命运中独自奔跑。第一次奔跑中罗拉向父亲求助,遭到拒绝,被迫与曼尼一起抢劫了银行,在逃跑中,罗拉不幸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中罗拉仍然向父亲求助,但遭到拒绝后抢劫了父亲的银行,拿钱赶到时,曼尼却被急救车撞死。这就陷入了克尔凯郭尔所言的“致死的痼疾”之中,即一个人想超越自己的有限性而达到与无限的上帝融合为一的那种强烈欲望,因永远不可能得到实现而产生的绝望。在以上两次奔跑中,罗拉因筹钱失败、抢劫未遂陷入绝望,但影片中主人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使时间逆转,超越现实生活中人存在的有限性而逃离“致死的痼疾”的诅咒。第三次奔跑中罗拉错过父亲,在赌场赢得巨款的同时曼尼也从流浪汉那儿追回了丢失的钱,两人解除危机,并成为富人。但这一喜剧结局并不能淡化罗拉作为个体存在的孤独感。尽管罗拉有男友曼尼,但与等候在电话亭中的男友曼尼相比为爱奔跑的罗拉是孤独的,筹钱的同时安抚曼尼的焦躁情绪,独自完成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尽管罗拉有一位银行家父亲,但当她两次向父亲索要10马克时均遭到拒绝,尤其是在第一次奔跑中,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己并非父亲亲生,这一情节设置进一步强化了罗拉的孤独感。
  其次,影片还从镜头的运用及背景音乐的选用上也凸显了这种个体孤独感。电影使用跟移镜头来展现罗拉的奔跑过程。罗拉多次在桥洞下、隧道中奔跑,景深处的罗拉被镜头前景处的桥柱遮挡得时隐时现,渲染了罗拉在无生命的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奔跑的孤独感。克尔凯郭尔批判传统哲学强调思想整体而牺牲个体的地位与尊严,是一种非人化的哲学。他注重个体从内心体验的角度品味人生。主观音乐在片中大量运用,如罗拉奔跑中的喘息声,使观众感受到导演汤姆?提克威相比人类器官能够视听到的世界影像更相信个体内心能够体察的主观真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罗拉快跑》与以往的救赎故事不同,倒置了传统电影中男女的救赎与被救赎位置,作为女性的罗拉在影片中无疑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在本文中笔者并非主要讨论《罗拉快跑》中体现的女性主义,而意在探析罗拉女性形象设置对孤独感的作用,将生理意义及社会意义层面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放在一个极端情境下,更能带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让观众进一步体验作为女性的罗拉在为爱奔跑中的孤独感。从剧情角度而言,作为男性形象代表的男友曼尼及罗拉父亲的懦弱、自私与罗拉勇敢、为爱奔跑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罗拉遭遇父亲的拒绝后依然为爱奔跑的同时,男友曼尼的主要动作则是在电话亭焦躁地等待罗拉的到来,甚至失去理智地去抢劫超市;而罗拉的父亲更是一个胆小而自私的人物,在妻子与情人之间优柔寡断,对女儿罗拉的困境无动于衷,在被女儿的威胁下又软弱无能。此外,影片还通过红色色彩的运用及意象物手枪的设置强化了罗拉的孤独感。影片中主要使用了三种色彩即黑色、白色和红色。红是罗拉的颜色,如一直伴随奔跑的红色头发、罗拉家的红色电话等,代表执著的爱情、澎湃的激情;黑与白是以男友曼尼和罗拉父亲为代表的世俗的颜色,如曼尼和父亲的服色,指向一种消极、暗淡的存在。颜色的强烈对比体现了罗拉是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别的个体,当罗拉的红发随着奔跑的节奏在一片暗淡纷杂的街道与人群中奔跑时,她个体的孤独性进一步得到了凸显。传统电影中枪往往成为男性勇敢品质和主宰性格的代言,但在《罗拉快跑》中男性形象手中的枪转而具有讽刺意味,曼尼、超市警卫、银行警卫手中的枪失去了实际的作用,与罗拉的数次射击相比甚至沦为虚张声势的工具。在这样的剧情设置中,罗拉体现着自身性格、行为及性别的双重孤独感,后者再对强化前者的孤独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