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_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_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2:44 影响了: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情境;审美体验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审美方式来教育人的一种活动。语感培养在语文阅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语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着优美的语言,丰富的人文,深邃的哲理,是多么令人陶醉和心旷神怡。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又十分丰富,作为语文老师,没有理由不让美走进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地探索语文的未知领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文艺对话录》中说:“让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采取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我在语文教学中深刻地注意到美育这个问题,用美吸引学生,用美教育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日常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
  一、创设审美情境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常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来创设审美情境:
  1.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初中语文课文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中外佳作,内容上集中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作为美的载体,它们差不多蕴藉了人类文化传说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凡是编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其本身就是语言艺术美的构筑。克罗齐说:“语言本身就是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美读,通过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创设审美情境,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在教《三峡》时,通过美读,品味语言,从“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中体验文字的描述,作者萦绕襟怀的情趣也融注在自然美景中。这样,通过语言创设一个审美情境,让学生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
  2.通过想象创设审美情境。想象在审美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从语言、情节等因素中千方百计地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联想,继而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对人物、情节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勇气》—课中,“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这个美国人的到来使法国女人变成了寡妇,孩子变成了孤儿。我们不禁会想,法国女人“直直地注视”的眼神里会流露出怎样的情绪呢?这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学生会想到,那可能是悲痛欲绝的无言诉说,可能是孤独无助的茫然,也可能是对给自己带来不幸的美国青年满含怨恨,还可能是……经过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内觉体验”去把握,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将会有一个新的“创造”。
  二、诱发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诱导、激发受教育者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色,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多个审美论题供学生进行鉴赏评析。例如在教《陌上桑》时,我拟定多个论题,如《陌上桑》的妇女形象,《陌上桑》的“使君”形象,《陌上桑》的艺术特色及“对话描写,善恶斗争”等。从多个角度就文学作品欣赏的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而言,学生通过鉴赏作品,产生美的启迪与体验。这个做法,在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效果。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展开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是对审美的鉴别与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鉴赏评析的意见和观点,应该使之充分发表,能成立的让其成立,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而后充分讨论,互相交换,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了不同意见。这种审美教育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或对称,其气氛是活跃、轻松和自由的。”阅读收效大,美的感受很深。学生说:“我们的感受没有被老师的一桶水冲淡。”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使学生在感受到美的情感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语文教育这片沃土会因附着情感教育而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第三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