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试论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育】培育新时代理想人格
 

【试论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育】培育新时代理想人格

发布时间:2019-07-06 04:03:44 影响了:

  【摘 要】在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育过程中,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应注重自愿与自觉、自律与他律、德育与才育和重义与趋利等四个方面的统一。  【关键词】人格;理想人格;儒释道;马克思主义
  不管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还是在日常言语表述中,“人格”一词被广泛使用,从不同侧重点出发,人格含义众多,并未形成统一认识。从词源学上讲,我国古代汉语中有“人性”、“品格”之类的词,却并未出现“人格”一词的连用。“中文中的‘人格’这个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而日文‘人格’一词则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我们通常认为,英文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而Persona一词最初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理想人格,指的是理想中的人格状态,针对现实人格而言,是一种超越人格,是一种想要达到而又很难达到的人格境界。狭义地理解,理想人格是某一社会、某种文化中人们最为推崇的人格模型,它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广义地理解,理想人格是全面实现人的本质后的存在状态。理想人格是各个时代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人格化身,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体间具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征,理想人格不是唯一的,不存在普适性。
  一、儒释道的理想人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影响至深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在社会领域呈现出来的面貌主要是融合了佛道思想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总体来讲是追求天人合一,具体来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圣贤。内圣的核心是个体的道德修养要符合“仁”的标准,外王的核心就是实现社会理想,总的来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贤的人格内涵标准不一,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必也圣乎”(《论语·雍也》);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荀子认为“圣人者,人之所积也”,所以“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但孔子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圣贤的理想人格难以实现,退而求其次,孔子提出一种在现实中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是仁、知、勇,孔子认为“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与“道”合一的圣人。道家的圣人与儒家的“圣人”内涵不同,老子认为圣人尊天道以明人事,圣人之道即天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庄子有时将“圣人”与“神人”、“真人”、“至人”等名称通用,表达的是同一理想人格的不同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真人“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庄子·徐无鬼》),其理想人格强调超尘脱凡,顺应天道,是与天地精神融为一体的自由人。汉末道教出现之后,仙道合流,其理想人格也发生了变化。傅勤家在《中国道教史》结论中数语道破了道家与道教的区别:“盖道家之言,足以清心寡欲,有益修养”,而“道教独欲长生不老,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从此可见,道教的理想人格是长生不老的神仙。
  佛教追求的理想人格总得来说是觉行圆满的佛陀。佛陀的觉行圆满,一指智慧圆满,无所不知;二指德行圆满,其德行包括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能觉悟一切法理,断除一切烦扰,自由自在,超脱生死轮回,又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为众生说法,慈航普渡。但由于对教义、戒律等理解不同,佛教内部分裂出不同的部派和教团,其追求的理想人格也相应有所不同。比如,小乘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认为世间只有一个佛,即释迦摩尼佛,其他人修道学佛只能是趋向佛果,根据修行者的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将果位(修行所达到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果或是辟支佛果,前者是通过听闻佛法,觉悟四谛之理,断尽见、思二惑,摆脱生死轮回,走上涅槃之道;后者因根器很利,不必修习佛法,只是观因缘而觉悟、涅槃。小乘佛教只着眼于自我觉悟与个人解脱,而大乘佛教是自觉觉他,“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劝发菩提心文》),不仅追求自我的解脱,同时发愿救渡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其理论上的最高理想人格是佛,可在人们心中的理想人格是境界仅次于佛的菩萨,他们示现教化四种理想的人格:文殊菩萨象征智慧、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普贤菩萨象征实践、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儒家的“天人合德”思想,其实质是“以德配天”,指以人道效仿天道,反映在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上时,演变成了“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忽视人类存在的生物基础,并且儒家力图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在意念,其理想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们个体内在的需求与理想,片面强调社会的理想。此外,佛道的理想人格神仙圣佛,是建立在他们彻底认识了天道规律并能自觉按规律行事的基础之上,可这种理想人格的终极超越性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忽视了人的认识的历史局限性,超离了现实生活界,在现代社会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思想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人格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人只有在改变社会的能动实践中才能使人格获得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只有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思想具体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的主体性。劳动的异化使得人格处在异化状态之下,剥夺了人的主体性,理想人格状态中的人是“自由的人”,是“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自身的主人”。第二,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将不再受分工的制约,“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不会因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而使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以致人格发展不健全。第三,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依赖于各个个体的,是各个个体的自由联合,而现实的个体是共产主义这一“真正的共同体”的主体,“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个体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消除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获得了有机的统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