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战略研究 广州航运交易所
 

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战略研究 广州航运交易所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8:22 影响了:

  【摘要】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实践表明,航运交易所是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基于此,本文在广州航运交易所成立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环境,提出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实施策略,为广州国际区域性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航运交易 发展方略 软实力 航运中心
  一、引言
  当前,广州港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港航服务业不断优化提升,国际海运辅助业、船舶引航、船舶交易、港口拖轮、港口理货等服务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航运服务业经营方式不断优化,港航企业加快整合資源,传统服务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但总的来看,其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相去甚远,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迫切需要由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向软件与硬件建设并重转变,着力加强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实践表明,航运交易所是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比如波罗的海交易所为各海运、商品、船舶交易商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和信息服务,并协助其会员解决交易中的纠纷,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使其占据世界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龙头地位。目前,我国各大航运城市逐步建立了航运交易所或航运交易市场,形成了以上海航运交易所为龙头,多层次的航运所并存,航运集中交易的格局。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航运交易所也正为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和国家“两江”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广州航运交易所自2011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虽已开通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了船舶求购、出售和成交等信息的发布及查询服务,初步建立了航运企业及船舶交易的信息平台。但总的来看,航交所发展功能定位尚不够清晰,综合配套远未建成,服务功能尚不完善,运行机制有待健全。谋定而后动,抓住机遇,确定目标,科学谋划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方略,抓紧推进广州航运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二、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环境
  1、从国际国内环境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后经济危机时代,在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航运資源将进一步向亚洲地区集聚,国际航运中心也将向亚洲转移;同时,《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要求深化落实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力度,支持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并明确提出在南沙建设“粤港澳国际综合实验区”,作为加强与港澳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合作的先行先试的功能特区和政策载体,为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无疑都为广州港航业的发展及航运交易所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但同时,广州港航业的发展及航运交易所建设也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发生使许多发达国家出台系列贸易保护措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这必将对中国等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外贸出口总量和生产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速度将有所放缓,单纯依靠装卸业务的港口服务业发展将面临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航运重心东移,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在亚洲的业务拓展愈加深入,自2007年4月在新加坡设立海外办事处以来,吸收亚洲成员比重不断增加,并拟将其比重增至25%。加上国内上海航运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武汉航运交易所、厦门航运交易所等各大航运交易所建设如火如荼,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将面临航运交易与市场的激烈竞争。
  2、从广州港航发展的資源禀赋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的区位与資源条件双优
  广州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資源条件,为航运与船舶交易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是发展航运交易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和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发达,已形成了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广州是国内沿海航运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国内航运企业比较聚集的城市之一,除了有多家中央部属航运企业外,地方航运企业特别是民营航运企业也有相当的规模。相对发达的航运业及发展潜力是航运交易所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必然要求。同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穗港合作的优良传统,《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南沙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项目的启动,为粤港澳国际航运合作提供了基本支撑条件和创新平台。
  广州也有比较健全的船舶注册、船舶检验、船舶修造、船舶评估、船舶管理机构,有较好的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基础,有发达的金融业的支持,有众多的大专院校提供人才保障,有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这些都为发展航运与船舶交易市场创造了良好的資源条件。
  3、从广州港航产业现状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的产业基础与前景兼具
  近年面对世界经济动荡加剧、航运市场低迷形势,广州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了港航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广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8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442万TEU,比上年增长13.5%。广州港开通班轮航线97条,其中外贸航线36条、内贸航线61条,外贸航线比2010年增加8条。广州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19亿吨,比上年增长19.7%,货运周转量19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9%。港口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水路客货运输的较快增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港航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无疑为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同时,珠三角是国家规划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将为广州船舶交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另外,广州以专业码头和泊位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油产品、煤炭、粮食、金属材料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广州港港区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广州石油产品交易中心、广州煤炭交易中心、广州粮食交易中心、广州金属材料交易平台、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广州富林木材城交易市场等涉及煤炭、石化、粮食、钢材、木材等大宗商品的临港专业市场群;广州临港专业市场顺应信息网络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商务网站,引入了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起网上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使专业市场的交易范围扩大,突破了交易的空间限制;广州临港专业市场的燃油黄埔价格、鱼珠木材价格均成为华南及全国行业的晴雨表。价格发现和优化資源配置功能初步形成。广州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渐趋成熟,也为航运交易所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