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曲子剧\维吾尔剧与新疆现代戏剧:曲子戏剧
 

曲子剧\维吾尔剧与新疆现代戏剧:曲子戏剧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6:07 影响了: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我国新疆地区的文化发展进程充满了选择的机遇。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多宗教碰撞、多元文化交汇,不仅造就了这一地区“歌舞之乡”的美名,也催生了当地戏剧艺术的繁盛和独特品貌。新疆戏剧发端时间之久远,覆盖地区之广泛,表现形式之多样,品种、剧目之丰富,都值得深入挖掘和整理。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为丝路文化研究填写新的篇章,也为中国戏剧史学充实丰富的内容。
  随着新疆考古发掘的大发展,大量文献文物出土和研究,不断将西域戏剧推到跨学科研究的前沿。如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出土的彩绘木俑、绢衣木俑,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的戏剧面具、猴形舞俑(图1)、伎乐俑,西域石窟壁画中的佛教传说、本生故事,以及在哈密托米尔提发现的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图2)等文本。[1]西域戏剧逐渐从中国古代戏剧的一个地域性歌舞戏案例上升为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它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深刻意义和影响,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2]
  新疆戏剧发端于上古时期,在原始宗教仪式戏剧和民间游戏娱乐衍变出的通俗戏剧基础上,杂有谐谑、嘲讽、面傩以及歌舞集会中穿插的戏文和扮演等元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发展成小型的戏剧,由片断变为整体,独幕发展为多幕,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戏剧。其间不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和本土多民族歌舞艺术的滋养。
  
  一、 曲子剧
  
  按照《中国戏曲志・新疆卷》的记载,大约清乾隆年间中原戏曲传入新疆。当时,清政府在西域设立行政区域,实行中央统治。随着屯田戍边政策的执行,大量内地人,以汉族、锡伯族、满族为主移居新疆,将主流文化注入西域,中原戏曲日益西渐。在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的描述中,乾隆三十三年到三十六年(1768-1771年)边城已出现昌盛的戏曲活动,有“梨园数部”、“擅场者”。[3]到光绪年间(1877年),左宗棠率湘军驱除阿古柏侵略势力出新疆,留守的湘军及家属中流传湖南花鼓戏和民歌小调。新疆建省后,西北各地陕、甘、青、宁等省大批移民实边,秦腔等西北戏曲和民歌小曲传入。这样,南北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在新疆合流并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逐渐在世居的汉族、回族、满族和锡伯族中形成了新疆惟一的地方戏曲剧种――新疆曲子剧,从1880年代起流传至今。[4]
  当时,受文人富商或社团商会的资助和招募,内地艺人名角和民间戏班陆续来新疆登台演出,成为一时之盛。此风自清乾隆年间始,经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一直持续到新疆解放后,都没有中断。在中原戏曲源源不断的输入过程中,新疆本土戏剧成长壮大起来。从19世纪末开始,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出现了戏剧爱好者组成的多个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新疆作为大后方,成为大批民间艺人、戏班避难和谋生的地方。新中舞台、光明戏院、天山戏院、西北戏院、三角地元新戏院等众多舞台为各剧种的演出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和观众群。内地名角和本土新秀、群众票友同台竞技、互相提携,经典和改变剧目层出不穷,唱腔和配乐融合当地少数民族表演艺术元素。
  正是这种多元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艺术环境和创作追求,成就了近现代新疆地区戏剧艺术的繁荣。最典型的代表是新疆曲子剧,俗称“小曲子戏”。它融合了陕西的/越调、青海的平弦/平调、兰州的鼓子/鼓调、敦煌的佛腔/佛调等西北各种流行小调,并结合回族花儿、锡伯族民歌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间曲调等新疆各民族音乐的表演技巧和演唱风格演化而来,伴以三弦、二胡、四胡、板胡等乐器,采用新疆汉语地方方言,唱腔悠扬明快,演出活泼新颖,西北味极浓,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用戏迷的话说:“新疆人爱新疆曲子戏,就像北京人爱京剧,四川人爱川剧,东北人爱二人转一样。” [5]曲子剧不仅是新疆独有的地方剧种,同时也是锡伯族惟一的民族戏剧(在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群众中用锡伯语演唱的曲子称为“汗都春”)。[6]
  1930-1940年代,曲子剧在新疆盛极一时,巴里坤、哈密、木垒、迪化(乌鲁木齐)、吉木萨尔、昌吉、古城子(奇台)、伊宁、霍城、察布查尔、焉耆等地的村镇都是重要的舞台,迪化出现了民营专业剧团和专门的舞台――元新戏园。1939年2月7日《新疆日报》上,曾发表了《消灭汉奸》的曲子剧本,可见当时的影响之大。还出现了许多红极一时的名角,如哈密地区的陈作玉(兰州枣)、马子俊(哈密瓜),迪化的刘子富(双喜子)、魏桂红、卡帕尔(维吾尔族),古城子的贺老六、侯毓敏(要命娃),伊宁的王保顺、马秀珍(回族),锡伯族正肯太、寿谦等等(图3)。[7]最有趣的是维族演员卡帕尔,他精通汉语,汉名陈永发(或说陈玉堂),艺名“维族老二”, 在迪化城是无人不晓。代表作是《老小换》和《大保媒》,不但唱腔韵味十足,而且会弹多种乐器。常常还会即兴唱一段自编的“维汉合编”的秦腔“乱弹”,让人捧腹。唱词是“头戴缨盔托马克,身穿战炮阔耐克,足蹬朝靴约提克,手持大刀皮加克,胯下战马依夏克……来将通名,吾!蒙古大将喀勒玛克。”每句话的前半句是汉语,后半句是维语,相互注释且押韵合拍。听起来既幽默风趣,又新颖别致,而且易记易唱,流行一时。[8]
  1956年自治区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现代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戏三并举”的创作方针。新疆戏曲创作积极创新,因地制宜将少数民族生活作为题材改编进剧目,并别具一格地将少数民族歌舞和音乐曲调融合进各剧种的唱腔和表演,给传统戏曲注入了新的元素。1959年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曲子剧团成立,是该剧种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国营专业剧团。办团方针是“以挖掘、整理传统曲子剧艺术为主,以教学为主,以实验演出为主”,招收学员23名,收集和整理了一批曲子剧音乐和剧目,并赴乌鲁木齐汇报演出《渔蚌缘》、《铁弓缘》、《张琏卖布》等剧目,引人注目。1962年初被取消建制,成为州文工团一个曲子剧队,1966年完全解散。
  1980年8月呼图壁新疆曲子剧团成立,新疆曲子剧迎来了第二次辉煌(图4)。建团后陆续搜集曲目126出、曲调172首,排演大型古装剧目19出、传统中小型剧目32出,大型现代戏7出、中小型现代戏16出。以徐玉梅、邓金荣、田爱静、王芬、秦国祥、姬建新、王长荣、葛军等为代表的曲子剧新秀脱颖而出。由于牟成莳、周建国、苏泓等专业剧作家的加盟,剧团创作出一批新剧目,如《心事》、《辣姐儿》、《田头风波》《相亲家》、《大山里》等,多次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被誉为“戈壁滩上的一棵红柳”、“天下第一团”。新疆曲子剧是新疆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于2003年出版《新疆曲子戏选》。
  
  二、维吾尔剧
  
  学界公认,1930-1940年代是新疆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是多元文化相互作用下,新疆传统戏剧的繁荣;另一方面是在抗日救亡爱国运动和前苏联现实主义话剧艺术的双重影响下,新疆现代戏剧的产生。
  如前所述,在中原戏曲的大力推动和影响下,这一时期新疆制作的地方剧种迅速成熟并勃兴。与新疆曲子剧几乎同时走进这一历史进程的是维吾尔剧,维吾尔语称“维吾尔窝云”,“窝云”即游戏、戏剧之意,暗含维吾尔族戏剧艺术与民间节庆之间的密切关系。维吾尔文化有着悠久的戏剧传统,从古代的西域戏剧到民间的麦西来甫娱乐活动都蕴藏丰富的戏剧成分,同时吸收民间说唱文学和叙事长诗的艺术滋养,并继承叶尔羌汗国时期整理组编的“木卡姆”套曲的民族音乐传统。[9]
  在伊斯兰化运动开始之前的9-13世纪,古典维吾尔文化处于黄金时代,《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音乐宝藏十二木卡姆、《艾里甫与赛乃姆》等一系列令世人注目的艺术珍品相继问世,都为民族戏剧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维吾尔族生活的地方,就有民间文艺,就有乐舞艺术,就有十二木卡姆。有十二木卡姆的地方,就有民族戏剧《艾里甫与赛乃姆》。《艾里甫与赛乃姆》在16世纪已成为叶尔羌汗国宫廷戏班的常演剧目。这一戏剧进程被伊斯兰化给中断了。[10]直到19世纪末,大量中原戏曲演出活动在新疆地区兴盛,在汉语戏曲和各种民俗活动的演出氛围中,受到中原表演艺术的深刻启发和影响,并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地方剧种的维吾尔剧逐渐形成。1936年,《艾里甫与赛乃姆》第一次被改编成戏剧在伊犁舞台上演出,这标志着维吾尔剧的成熟。
  从戏剧种类来看,维吾尔剧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其艺术形式以民族音乐、歌舞为主,兼有诗歌、宾白等表演艺术,音乐曲调大多采用维吾尔传统古典音乐,如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民间歌舞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等,有固定的唱腔,在表演形式上借鉴了民间娱乐形式麦西来甫和其他民族的歌舞戏剧表演,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叙事长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诗、歌、舞、戏为一体,与通常说的歌剧、音乐话剧等形式的维吾尔戏剧不同。维吾尔剧是在新疆维族民歌、舞蹈、说唱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剧种,有歌有舞又有富于幽默感的维语对白。这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崭新的艺术形式一问世,便受到维族群众的热烈欢迎。1984年12月文化部正式将《艾里甫与赛乃姆》为代表的二十多部维吾尔戏剧命名为维吾尔剧。 [11]
  新疆歌剧院是惟一的维吾尔剧演出团体。它的发展受惠于国家人才支边政策,解决了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从而在人才队伍建设、艺术创作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等各个方面综合发展。(图5)一支专业队伍,包括前文化厅副厅长资深导演王成文、舞美设计专家炼德才、著名剧作家吐尔逊・尤努斯、国家一级演员和导演尼加提・艾克拜尔,以及歌唱家古兰、热比亚、纳扎尔等一批声乐专家和作曲家、指挥家周吉、郭志强、艾吉木・艾山、努斯勒提・瓦吉丁等。[12]他们的集体创作,推动了维吾尔剧在新时期的繁荣。(图6)
  1980年11月,新疆歌剧院的经典剧目《艾里甫与赛乃姆》应邀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首都观众和文艺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著名戏剧家曹禺亲自主持了《艾力甫与赛乃姆》晋京演出座谈会,并撰文称赞“这个戏以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美妙的歌声和浓郁的民族色彩深深地打动了首都观众的心”,“它与十二木卡姆血肉相连……音乐是那么抒情优美,经过加工提高可达到国际水平。” [13]
  1997年应文化部邀请,大型维吾尔剧《古兰木罕》在京演出。该剧取材于流传在伊犁河畔一个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一对维族青年为追求纯真的爱情,以身殉情的高尚情操。加帕尔・卡斯木编剧,王成文、木合塔尔导演,周吉作曲。全剧色彩斑斓,风格独具。先后在新疆上演三十余场,受到广大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古兰木罕》是新疆歌舞剧院的代表剧目,荣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就戏剧样式而言,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哈吉・艾克拜尔认为,喜剧是维吾尔戏剧中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后来有了无乐戏剧、配乐戏剧、歌剧等其他样式。同时,他还坚持维吾尔现代戏剧在1912年即已产生的观点,以伊宁舞台上正式上演民族话剧为标志,虽然缺乏充足证据证实。关于维吾尔现代戏剧艺术产生的时间、体裁、题材、形式、剧目等,如今仍是新疆戏剧研究的重要课题。[14]
  
  三、现代戏剧
  
  新疆现代戏剧艺术发端于1910-1920年代。根据哈萨克斯坦戏剧理论家艾合买提江・卡德若夫在《苏联维吾尔戏剧》中的记述,1918年起在前苏联定居和留学的维吾尔族知识分子,深受苏联文化观念的影响,大张旗鼓地开展以新戏剧为核心的新文化革新运动,成立维吾尔戏剧小组、维吾尔俱乐部、维吾尔剧团,创作并上演独幕剧、大型剧以及翻译作品等。到1930年代,维吾尔族戏剧艺术活动在苏联更趋活跃,在掌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理论基础上,逐步走上正规化的戏剧艺术道路。[15]
  几乎与此同时,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大批共产党员来到新疆开展工作,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主张。茅盾、张仲实等文化名人也来到新疆主持文艺活动,开设各种培训班、文艺讲座,积极推进新疆各族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文化艺术、戏剧事业的发展。1934年起,新疆各地区纷纷建立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积极开展国防话剧的演出。伊宁市是戏剧艺术开展较早的城市之一,其后乌鲁木齐、阿克苏、乌什、库车、喀车、喀什、和田、吐鲁番、鄯善等各地都广泛上演话剧。新疆成为当时许多文化人向往的地区之一。
  为推动新疆的抗日救亡话剧运动,1939年9月,赵丹、王为一等一行10人来到乌鲁木齐。他们仅用20多天的排演,就将大型五幕剧《战斗》(作者章泯、导演徐韬)成功地搬上舞台。话剧《战斗》的演出轰动整个乌鲁木齐。《新疆日报》专门发表了《战斗》公演特刊,茅盾写了评介文章。[16]1939年10月,他们在茅盾的领导下成立了新疆第一个专业话剧团“新疆实验话剧团”。虽然该剧团只维持了一年的时间,到1941年被迫解散了,但是它开创了新疆进步戏剧运动的新局面,为当时的新疆话剧艺术提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7]新疆各民族话剧都是在此进程中形成的,如汉语话剧、维吾尔族话剧、哈萨克话剧、蒙古族话剧、锡伯族话剧等。同时也催生了以新疆学院为代表的校园话剧运动的产生。这些都为建国后新疆戏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一批文艺工作者随解放军进疆,与当地各族文艺工作者紧密合作,形成了一支新型的文艺队伍(图7)。1952年新疆文工团戏剧队成立。1963年2月新疆歌舞话剧院正式成立,下设话剧一团(维吾尔语话剧)、话剧二团(汉语话剧)、歌舞团等三个团。话剧一团后来曾改名为新疆音乐话剧团、新疆歌剧团,2004年10月9日正式挂牌更名为新疆歌剧院,是新疆维吾尔剧、歌剧、话剧、歌舞艺术表演团体,其代表剧目有: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古兰木罕》,维吾尔歌剧《红灯记》、《木卡姆先驱》,话剧《战斗的历程》、《母与子》、《血腥的年代》、《老小伙的婚事》等。话剧二团1973年9月更名为新疆话剧团,由汉、回、锡伯、蒙、满、俄罗斯等多个民族组成,创作演出的主要优秀剧目有: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独幕儿童剧《老虎和熊的故事》,新编历史话剧《解忧》,大型民族话剧《罗布村的情祭》、《吴登云》等。
  在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扶持下,新疆各民族的戏剧艺术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图8)。各专业剧团纷纷成立,并从弱到强日渐壮大。现代话剧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新疆歌舞话剧院、新疆话剧团外,还有新疆军区话剧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话剧团、乌鲁木齐市话剧团、伊犁地区话剧团、石河子话剧团等,此外兵团各农建师话剧团和石油、铁路等行业话剧团也先后成立。这些剧团除上演中外著名话剧外,还积极创作自己的话剧作品,将新疆话剧事业推向高潮。一批来自进疆部队的作家,如刘肖无、武玉笑、曹起志、陈书斋等及时的补充了新疆本土编剧队伍。最著名的剧作家是刘肖无。1950年春他根据“伊吾保卫战”创作出了大型话剧《伊吾四十天》。1954-1955年他又根据在南疆调查民间文艺时收集到的素材,创作了大型歌剧《渭干河》。调到自治区文联工作以后,他创作出了电影剧本《远方星火》和大型历史剧《解忧》。[18]
  新时期,新疆戏剧艺术繁荣。[19] 话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一方面延续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深入开掘,努力出精品。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出现了勃兴,如穆汗默德艾力・祖农的《订婚宴》、吐尔逊江・力提甫的《大龄青年的婚事》、吐尔逊・尤努斯的《奇妙的婚礼》等为代表的喜剧创作,以及吐尔逊・尤努斯的《木卡姆先驱》、穆罕默德艾力・祖农的《木卡姆宗师》、赛福鼎・艾则孜的《阿曼尼莎汗》等为代表的历史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验话剧的革新之路。1986年新疆话剧团大胆起用青年导演,选排了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引起过震动的组合式话剧《魔方》,这一演出在当时的新疆剧坛无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1989年,新疆话剧团青年队排演的小剧场话剧《世纪夜》上演,带动了新疆本土的小剧场运动。新时期话剧的繁荣推动了新疆高校的校园戏剧发展,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等主要院校的校园剧社在1990年代都一度兴盛。
  19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进程,在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和视觉文化产品的巨大压力下,剧场演出这种特定场景之下的观演聚会方式急剧受到快节奏生活的挤压和排斥,新疆戏剧进入低迷。话剧团处于人才流失、观众稀少的的现实语境中举步维艰,传统戏曲剧团更是面临生存困境。新世纪伊始,以《恋爱中请勿打扰》、《奔月》、《三岔口》等剧目为代表的校园戏剧掀起过短暂的校园观剧热潮。[20]
  2006年10月,新疆戏剧表演团体的主要代表――新疆歌剧院、新疆话剧团相继举行了隆重的周年纪念活动,推出了获奖精品剧目――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和话剧《马市巷子的老院子》,并出版了大型画册《新疆歌剧院(1952-2005)》和《新疆话剧团(1956-2006)》。此番浓墨重彩的盛大出演,既是对新疆当代戏剧发展历程的崇高致敬,也是对新疆当下戏剧继往开来、再塑辉煌的急切渴望。在观众、评论、研究寥落的寂寞中,他们作着集体突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曲六乙、李肖冰.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2]黎蔷.20世纪西域古典戏剧文本的发掘与研究.《文学遗产》,2003.(4)
  [3][6][9][11][18]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散文、报告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41.205. 202.202.248.
  [4][5][7]罗绍文.西域钩玄.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13.217.222.
  [8][17]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93.100.
  [10][14][15] 艾坦木・玉赛音著,廉敏译.维吾尔戏剧艺术巡礼――献给国庆五十周年.《新疆艺术》,1999.(5)
  [12][20] 张玉霞、唐彦临.新疆当代戏剧发展中的教育线索透析.《教育评论》,2008.(4)
  [13]中国剧协新疆分会、新疆艺术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新疆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458.
  [16]余骏升.新疆文史资料精选(第四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04.
  [19]唐彦临、张玉霞.新时期新疆戏剧创作与美学追求.《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张玉霞: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栏目策划、责任编辑:张慧瑜
  * “新疆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