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谈民族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谈民族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3:46 影响了:

  [摘要]民族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年,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也受管理经费、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后劲略显不足。加强民族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81-02
  
  近年来,民族博物馆事业蒸蒸日上,民族博物馆由中央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民族地区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势头强劲,少数民族聚集的12个省区,至十五末博物馆数量已达到约500家。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博物馆群的出现,为西部地区博物馆发展探索了新路,促进了博物馆体系的形成。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壮大了民族博物馆力量;中国博物馆合作网的建设也为地方民族博物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发展平台。但是民族博物馆的发展还面临重重困难,受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经费严重缺少、陈展陈旧、观众群体缺少等因素影响,现代民族博物馆如何立足实际,面向市场,为民族文化服务,一个摆在博物馆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民族博物馆要立足实际,从自身寻找原因,探索发展出路。
  博物馆学理论认为,加强博物馆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是提高博物馆业务工作水平、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的根本措施。
  博物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是博物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中、小型民族博物馆的展览以民族、民俗文化展览为特色,是中国博物馆中一支年轻、生动、活泼的队伍。它的发展想要具备高、精、尖的水准,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就要建立一支精良的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人才队伍,发挥好人才的潜力。
  
  一、民族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博物馆是一个专业性强、服务意识强、文化含量高,又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部门。长久以来,社会对博物馆的认识较为传统,认为博物馆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单位,这一偏见使得博物馆缺少专业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繁荣,这种观念显然已不合时宜。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博物馆人才队伍分为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除了两者在具体业务工作要求有所不同之外,热爱博物馆事业,并要有一定的博物馆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也是其基本素养。民族博物馆要建立一支精良的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可靠队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型人才为基础
  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包括历史、信仰、语言、传奇故事、手工工艺(品)、服饰、特产、民居、婚丧嫁娶等,无一不是来自民族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都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热爱民族文化的人,才会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这份责任感驱使下去挖掘、整理、弘扬、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将民族博物馆事业做大、做强,为民族文化事业服务。因此,建设培养民族博物馆人才,首先应以培养其热爱民族文化,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荣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首。
  (二)培养市场型人才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它丰富、扩展了文化市场,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化素养。民族博物馆是民族文化服务的窗口,它担负着保护、弘扬、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扮演着文化大市场、民族文化大舞台的角色,其专业人才队伍要有了解市场、认识市场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民族文化在市场中的地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提炼民族文化元素,寻求出民族博物馆发展道路。
  
   二、民族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目标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学认为,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将被忽视,管理者应该制订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在确定组织目标后,对其进行分解,转变为各个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任务的管理方式,可以明确责、权、利,并使其相互对称,使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达到极致,是一种人才培养战略。
  民族文化内涵丰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一大类。随着全球化、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的一些文明被流行的俗文化所代替,民族文化的元素日趋减少或消亡,或被同化。专业人才队伍对民族文化定位、保护、整理和宣传,其目的是为了不要让所谓的“现代文明”冲埋、淹没民族文化,动摇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博物馆工作者坐在办公室,固守现有民族文物,是纸上谈兵;而没有被使用、活现的民族文化,也是对管理资源的一种浪费。民族博物馆立足实际,面向市场,为民族文化服务,必须确定目标任务管理方案。
  (一)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目标任务
  后人做了文化传承的工作都是前人做出的,能够长久保留下来的是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学者研究其文化和历史变迁,至今敦煌学的兴盛更使敦煌文化成为中国河西走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每一个欣赏、研究她的人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一些事物只是生活的点滴,如民间小调、花儿,但它们都是民族文化。我国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丰富,保安族腰刀、回族花儿、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马背文化、藏传佛教艺术,以及地方谚语等,都是国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经典。放在博物馆,民族文物是静态的,也是原始的状态,只有挖掘宣传其文化内涵才能彰显它的价值,才能将之发扬光大。每一件文物、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饱经沧桑、智慧创造的见证,需要号召人们用美的思想去诠释它,因此,民族博物馆的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探索发现、抢救挖掘、传承发展。
  博物馆工作主要包括藏品征集、新馆建设、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保护管理等,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怎么做、让谁做更适合博物馆发展,都需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目标任务的实施,要以可行性报告为依据,应每年设定一个新项目,会议论证,进行目标任务分工。分工的原则为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高效率、公平公正,分工的方向是针对民间、民俗、民族文化和艺术市场,要求深入民间,整理出迎合市场、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考察采访、藏品征集、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从一件民族文物说透它的民族文化本质,透过实物本质看到放大的历史意义。博物馆目标任务即实地课题调研也是一种实地学习方式,能从根本上达到深化学习,培养真正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建立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的建立是对目标任务的督促,是民族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体现出博物馆公平竞争、有效管理的科学理念。针对目标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民族博物馆应该有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考核办法,建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从工作量和质两方面综合评价,对可行性报告、任务贡献,以公开、公平为原则,奖励贤能,督促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弘扬和学术研究,为民族文化服务,即为社会服务。
  目标任务和奖惩制度结合,从各方面打破论资排辈、学历界限和任人惟亲的现象,破除“官本位”,让博物馆每一个工作人员参与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环节中去,发扬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在工作、学习和公平、公正竞争的环境中求发展,从而培养团队精神,发挥人才优势,使博物馆事业在和谐中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当下民族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创新,尤其是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只有培养出一支热爱民族文化、有强烈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博物馆人才队伍,才能有效促进博物馆工作的开展,进而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78.
  [2]王俊柳,邓二林.管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0~8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