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技巧初探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技巧初探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阅读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0:27 影响了:

   [摘要]将“留白”技巧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符合心理学、文学及教学艺术的相关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大有助益。而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启发及创设情境等策略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留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留白”技巧 策略
  
  一、“留白”释义
  
  “留白”原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是指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为了更加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留出“空白”的艺术行为。“留”乃有意为之,而所留之“白”,是为艺术审美所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虽仅有方寸之地却显天地之宽,欣赏者则可以借助“冰山一角”进行想象,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留白”同样是文化艺术中一个重要技巧,作者不必言语尽意,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其于绵邈不尽中继续体味,进而得到心神的一次提升与洗炼。可以说,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而语文教学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素养的教育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讲究“留白”技巧,即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点到为止,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继续进行思考、质疑、赏析、玩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二、“留白”的理论基础
  
  提倡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留白”技巧,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主要可以从心理学、文学及教育学等角度谈起:
  1.心理学角度――思维发展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面对一种“空白”时,人们会产生一种填补空白,使其“完满”的冲动,类似于孩童面对白墙的涂鸦行为。这一填充空白的过程是“涂鸦者”充分运用想象、尽情创造的过程,是使其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的过程,是养成学生养成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更是培养具有开放的心态、批判质疑意识、进取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的过程。而填补的过程结束后,这一过程将会带给“涂鸦者”无比的满足与快乐,也会激发涂鸦者进行下一次涂鸦的心理期待。可以说,“留白”为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路径,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语文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之一。
  2.文学角度――“言不尽意”
  言意之辩是一个古老的文论辩题。《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进行文学创作时,在不损害客观事物本质和文学创作规律的前提下,避免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盘托出,就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余韵。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所提倡的创作原则与“言不尽意”异曲同工,提倡用简约、省略的笔法描绘海面上所露出的那一部分冰山,激发读者对于海面以下同属于冰山的那一部分进行想象。在这里所留的“空白”是读者可以凭经验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进行参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中原有的空白之处,使其感受“空白”虽尺寸之地却蕴含大美的深刻内涵,助其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神的一次交汇。
  3.教学角度――适度“模糊”
  我国传统文化以直觉、顿悟见长,所以传统语文教学也是一种朴素的意会教育,追求以“悟”而心领神会的过程。而随着教学改革,语文教学渐渐走向了精确化的道路。于是,课堂教学死抠章句,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教学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活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学是省略的艺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省略一些不必明言的东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能得到更多,特别是在能力的培养上收获更大。
  
  三、“留白”的策略及技巧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运用“留白”的技巧,愿抛砖引玉,与诸同行共同探讨。
  1.设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要求教师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而设疑不失为一种启动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设疑,能够激发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因子,提示学生意识到有“空白”正等待着被填充。例如,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着稻草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教师恰当设疑:“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更进一步联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社会图景。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对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学生从最初只是从诗句的表层进而深刻理解“天下寒士”的痛苦,体会到杜甫不曾明言的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启发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术技巧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更遑论填充“空白”。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空白”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启发。如在《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学生很少有与家人分离多年的经历,可能很难理解朱自清先生内心深深的思念,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帮助其体会与至亲分离多年后的忧伤,更应该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作者所刻意而留的“空白”,即深深思念时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3.造境
  语文是一种情感教育,学生被深深感染及打动后,从情感上接受语文教育,才能更好地领会文本作者所有意留下的“空白”,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技巧打动学生,也可以充分借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进行启发,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例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可播放一曲古筝,用投影展示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以石为水潭之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的小石潭优美图影,学生必然心驰神往,进一步产生畅想游历美景的美好愿望。
  
  四、结语
  
  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而这些名篇当是名家充分运用艺术技巧,包括“留白”技巧所创作而成的,大多都是具有“言不尽意”之美感的艺术精品。语文教育本身也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素养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利用“留白”技巧去激发、启迪学生,使学生在填充“空白”时快乐参与并有所收获。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恰当运用“留白”技巧,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