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井下大修作业》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教学知识与能力100简答
 

《井下大修作业》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教学知识与能力100简答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5:27 影响了: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培训中心,山东 东营)      [摘 要]:《井下大修作业》教学采用专题型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员职业能力。专题的选定要具有示范性,必须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安排以及考核等多项工作。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训练学员动手动脑能力;训练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极大地增强学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专题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落物 解卡 修套
  
  《井下大修作业》是井下作业的重要内容,它由井下落物的打捞,解除卡钻作业,套管整形、修复及侧钻作业等内容组成。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所谓的专题型教学模式是以一个综合性的专题为主线,从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手,将学科体系的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与行动体系的课题任务的各阶段同步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它将学科体系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行动体系学员完成课题的技能训练步骤一一对应,是培养学员职业能力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基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型教学模式,可以使学员在针对专题的学习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注重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运用综合专题《处理复杂的井下事故》,让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运用综合专题《处理复杂的井下事故》,让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一、专题的选定要具有示范性
  
  专题的正确选择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专题必须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既要包含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又要将专题的教学任务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示范性。专题的示范性体现在它的普遍性和想象性上。“案例”的设计要有想象性。课堂上的“案例”只是个案,要让受训者通过个案的学习,将体会引申、联想到其他涵盖空间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学员自己悟出其内在的联系,会举一反三,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井下大修作业的教学目标是会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井下事故。培养学员具有对常见井下事故和常用井下工具涉及的原理,名称、规范、用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专题的选取应涵盖打捞、解卡、修套或者侧钻等典型事故。应把打捞工具、磨铣工具、整形工具、检测类和辅助类工具都作为专题对象学习,在对专题涉及的问题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工具选择及处理方法、步骤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学习巩固井下作业的开工准备,落物打捞,解卡,修复套管等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专题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课题完成的质量。为了保证专题型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必须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安排以及考核等多项工作。
  1.精心作好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施专题型教学前的准备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和专业特点,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拟定专题内容,编写出本专题指导书和任务书,注意在指导书中指出各章节要掌握、消化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在任务书中指出要求学员结合本专题对常用的打捞工具、磨铣工具、整形工具、检测类和辅助类工具这些专题对象学会进行拆卸、描述、使用等技能,模拟职业训练所要完成的课题任务。在课程讲授的开始下达课题任务书,结合绪论的内容让学员对各种不同的井下事故不同类型的现象、原因、解决方法、预防措施等多项内容有初步了解,在教学的各个章节,学员针对自己的专题,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使学员明确专题任务的内容与授课、技能训练同步。
  2.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生产实践性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如果一开始就让学员接触这些复杂的工具,学员会产生畏惧心理和枯燥无从下手的感觉,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应采用先观看模拟情景与现场实拍的教学录像片,使学员对所学内容具备感性认识,然后到工具室认识、识别、分析、拆装工具,达到能够描述其名称、原理、规范、用途、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最后到实习基地和生产现场学习。
  其次,是学员的组织安排。要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充分发挥成人学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由班主任按照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身体素质等综合互补地将学员分组,发挥每一个人在小组中的特长,并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课题,小组分阶段研讨,明确各阶段课题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结合课题所要完成的实际内容及要求,组员分工协作,既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共同协调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与责任心、交流与合作能力。
  3.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
  专题型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因为它能够发挥教师的导演角色,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它能提供一个高度仿真性的生产模拟过程和背景资料,在组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使学员得到类似实际场景的训练,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优化考核形式,客观地评定学习效果
  在实施专题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避免学员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主要目标上,对不考核的内容敷衍了事。因此必须按照专业技术等级标准和岗位标准操作要求进行考核。教师要分阶段指导、检查课题完成质量和进行综合讲评,最后由学员对所完成的专题进行总结答辩。成绩评定采取专题进行的各阶段知识与技能的实时评价,学员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学员的学习态度、互评结论、课题完成质量的书面结论和答辩成绩等都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依据,改变了以往学习结束时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做法,更加客观地评定了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实施专题型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
  
  第一,能够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训练了动手动脑能力。实施专题型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员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学员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理论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全面,但如果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能力的欠缺。专题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学员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迫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处理问题,从而使其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学员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二,训练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型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指导学员的实践活动。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而高素质的基本体现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是我们专业课教学的重点。
  第三,能够极大地增强学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员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理问题的原则与方法、经验与教训。掌握了这些学员就可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触类旁通,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社会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专题型教学直接模拟了生产实际的工作过程,改变了以理论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学实物,练技能,强素质的现场教学,拉近了培训与生产的距离,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