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职业学校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手段创新_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职业学校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手段创新_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9:58 影响了:

   [摘要]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从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宗旨和方法等方面,探讨职业学校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手段 创新
  
  现代职业教育中,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上的传统普教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职业需求脱节现象仍然存在。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完全通过有效的职教课程体系和开放的教学手段获得与其职业门类和专业要求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学校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技能、形成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桥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探索和研究职业学校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对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1.生源数量逐年萎缩,学生质量相对下降
  近年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雨后春笋般地开办,区域生源垄断引起的学生分流,以及一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滞后和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所导致的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学校兴趣的灭失、信赖程度的降低,越发造成职业学校生源逐年萎缩。
  2.课程体系重理轻技,职业能力养成困难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多采用“三段式”体系,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性要求较高,而理论性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学生在校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步入职场后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难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3.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一方面,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自身缺乏国际竞争的意识;另一方面,多数教师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缺少实践经验和技能上的操作本领。课堂教学侧重于“讲授、提问、论证”,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的原则,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核心,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1.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
  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开放性,应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建设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又不脱离理论教学基础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技能规范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将实践教学计划中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性课程的训练掌握成熟的操作技术,成为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适应岗位工作变化的实用型人才,并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2.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宗旨
  坚持以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位、多元化地构建规范、完善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尽可能引入社会、企业的教育资源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习教学的管理;根据用工市场、用人单位的需要及时反馈、调整、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培训,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切实解决学校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3.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以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技术应用与综合训练环节,实现实践性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按照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大能力层次模块。既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性,又要强调训练层次的模块化、宽口径和通用性。
  核心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一方面,课程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综合课程体系要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同时重视语言、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补充课程体系要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资格的培养目标定向,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创新教学手段
  1.更新理念,大胆创新
  要坚持树立开放教育的理念,推行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教师本身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胆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摸索出真正符合职业学校教学规律、满足职校学生需求、具有时代气息、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广泛运用网络知识信息平台交流和加强多媒体虚拟教学中仿真技术训练,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尝试使用体现知识实际运用和具体案例操作过程的讲座式教学方式和尝试实行小班授课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先进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
  3.校企结合,双向推动
  努力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教学运行机制。企业是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场所,职校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4.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践教学中,除常规的验证性实践操作外,还应加大情景性和综合性实践内容。情景性实践是帮助学生实现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模拟不同的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践是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的融会贯通和有效迁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构建相适应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和创新的开放性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18).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