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宠儿托尼莫里森毕业论文 [试论托尼莫里森《宠儿》叙述策略的音乐要素]
 

宠儿托尼莫里森毕业论文 [试论托尼莫里森《宠儿》叙述策略的音乐要素]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1:45 影响了:

   [摘要] 黑人传统音乐是最能代表黑人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音乐要素对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将音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表达了美国黑人为求生存和争取自由的内心呼唤。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黑人音乐 要素
  
  黑人音乐作为黑人文化传统中的一大要素,在许多黑人文学作家的创作中表现的异常丰富。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将音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表达黑人生活的困苦和他们忍受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她的代表作《宠儿》中,她主要运用爵士乐的音乐形式传达自己对黑人生活、文化和命运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来探讨黑人音乐在《宠儿》叙述中产生的特殊的叙事效果。
  托尼•莫里森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时候,常把自己的小说比作音乐,她强调了音乐的参与性质,叙述不可能完全表达文本的含义,像音乐一样,其中的空白需要读者填补。爵士乐有强烈的即兴创作的特点,它往往使用的是陈旧的题材和通俗的曲调,赋予作品震撼人心的独特风格。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创作依照爵士乐的风格,围绕着叙述和对话两种因素展开,表现黑人依靠音乐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感人画面。
  《宠儿》的整篇叙事就好像一曲即兴演奏的爵士乐,开篇突如其来,没有章节标题,首行没有缩进,让人不明就里,读者仿佛一下置身于爵士乐纷乱的音符中。在随后的章节中,同样既无标题也无明显的过度,动荡的叙事情节,把故事拉向不同的的人物和事件中,恰似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同时,整篇小说并不是按线性展开情节,而是把不同的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叙事支离破碎,时空不断错置。现在与多个层次的过去交织在一起,过去的故事时而出现在人物的回忆里,时而掺杂在现实的故事里,仿如一曲时而跳跃、时而舒缓、时而又突然多变的爵士乐。
  托尼•莫里森将爵士乐运用到小说叙事中,既体现了爵士乐各自独立,多声部即兴阐发的特点,又更深刻的发挥了作品的隐含意义。《宠儿》中人物的不同声音,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使小说的不同成分构成统一与反对,肯定与补充的对话关系,如同音乐中的多声部和旋。作品主题是在众多不相协调的不同声音中得到体现的。“赛丝、宠儿、贝比•萨格斯、保罗•D、爱拉、约翰等人虽然唱着同一首歌《奴隶之歌》,但他们却不是齐声合唱,而是各有主张,他们的歌声是相互应和、补充或者修正不同的变调。塞丝与宠儿之间演绎出关于母爱的绝唱。保罗•D和赛丝的声音是一曲捍卫作为男人与女人的尊严、重获自我的对唱。贝比•萨格斯的声音是六十年奴隶,十年自由经历之后处于生命尽头的一曲哀歌。这些不同的方式演唱着同一主题――奴隶制下爱的创伤”。
  在整篇小说的叙述中,叙述自己的故事与倾听别人的故事交错在一起。文章通篇没有什么高潮,有可能形成高潮的事件――赛丝杀婴,也被分解为许多支离破碎的片段,正如爵士乐当中没有“渐强音”出现的凌乱弹奏。在叙述中摒弃了传统的叙述模式,用以多声部即兴阐发的叙事手段。过去的回忆在压抑中零星散放,叙述自己的故事和倾听别人的故事交错并进,如爵士乐的变奏,凌乱中透露着和谐。在《宠儿》的第二部分中,小说分别让赛丝、丹芙和宠儿作为叙述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叙述自己的故事。
  “宠儿,她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她自己心甘情愿地回到我身边了,而我什么都不用解释……”,这是母亲发出的音符。赛丝此处的内心独白是一曲母女重逢的喜悦之歌,反映出赛丝浓烈的母爱和她因杀女产生的愧疚。
  “宠儿是我的姐姐,我就着妈妈的奶水吞下她的血。我耳聋痊愈后听到的她爬楼梯的声音。保罗•D来到之前,她一直是我的秘密伙伴。他把她仍出去了……”这是作为妹妹发出的音符。其中有着对赛丝杀婴的惊骇、对外面世界的想往、对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想象以及对拥有姐姐做伴的渴望,演唱出的是经历恐惧和孤独最终走向未来的希望之歌。
  “我是宠儿,她是我的。我看着她从叶子中间摘下花来……”这是宠儿自己的音符。在宠儿的独白中,她的经历与千千万万被贩卖的黑奴的遭遇融合在一起,在非洲大地上摘花的女人、贩奴船上跳海的女人、与宠儿的非洲妈妈以及赛丝混同起来。这里的回忆并非宠儿个人的回忆,它蕴含着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记忆,记忆中的母亲不再是赛丝一个人,而是无数被剥夺了爱的权利的黑人母亲的集体象征。
  三个人三种叙事角度和节奏,形成独特的艺术氛围,揭示了讲述者与听众的那些古老而又酸涩的黑人种族记忆,唱出了黑人心中的爱与恨、悲与痛、恐惧与彷徨、喜悦与哀伤,这正是爵士乐节奏带来的一种特有的情绪效果。
  爵士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以即兴演奏的方式,推动着托尼•莫里森对黑人生活际遇和心理状态的探讨成为可能,它所表现的族裔文化语境是非洲裔美国黑人的特殊经历所形成的民族心理与文化同白人文化的碰撞。托尼•莫里森说“必须有一种方式像音乐那样为黑人服务,一种我们在私人交往中所做的方式,一种在白人文明支配下存在的那种文明里所做的方式。我的作品里没有证可考,表明谁是放逐者谁在什么环境下存活,为什么存活,什么是社会合群体里合法的,什么是社会合群体外合法的,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编织在故事里,为的是起到像音乐通常能起到的作用”。
  托尼•莫里森如此运用音乐的目的是明确的,她希望她的小说也如音乐一样能够对黑人的命运和文化处境的改变有所帮助,或者说也如音乐一样能张扬黑人文化与精神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David Ron.Toni Morrison’s Mix of Tragedy, Domesticity and Folklore[J].New York Times.
  [2]托尼•莫里森.宠儿[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3]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当代外国文学[J].
  [5]朱新福.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J].外国文学研究,2004,(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