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的构建 构建什么的制度体系
 

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的构建 构建什么的制度体系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1:56 影响了:

   [摘要]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而将朋辈辅导纳入此过程,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是非常必要且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朋辈辅导 体系构建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都会面临适应危机,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心理失衡期”,它是伴随着新的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大学新生如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大学新环境,便会出现诸如焦虑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普遍要面临的问题,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定的入学适应辅导活动。其中,朋辈辅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朋辈辅导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心理开导、鼓励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
  一、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工作体系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多级朋辈辅导网络,即学校一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一级成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朋辈辅导站;在每个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原则上在学生自愿、辅导员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归入学院一级朋辈互助队伍中,并给予必要的系统培训。这样一个多级心理教育阶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不同层面,比较系统地开展朋辈辅导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中得以普及化和规模化。
  二、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队伍体系
  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系统,加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性、系统性。一方面,应成立由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长、中层领导、学校心理教育专业人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为更好地促进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该小组可以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制定朋辈心理互助队的目标、计划、制度以及各种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这样,朋辈心理机构的工作就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培训、有督导。另一方面,组建以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为龙头,以院系心理互助组织为中坚,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同辈教育骨干队伍。按照朋辈心理互助队的目标,借助心理学量表等工具招募和选拔心理互助队员,将思想素质好、心理健康、专业素养好、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骨干纳入到心理互助队伍体系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督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三、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新生处于逐渐成年的转变期,这一阶段自豪感与自卑感、交往愿望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在大部分大学新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得比较突出。另外,进入大学后,新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越感逐渐消失,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这势必影响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建立如下有效的朋辈辅导体系,对于新生入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
  1.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活动当中,让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和相互合作中获取正确的心理认识,从而达到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自新生报到注册起,每个班配备2个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始深入每一个新生班,配合班主任进行新生工作。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收集心理资料,在新生入学时大力宣传心理学知识,正确引导新生认识到大学“从心开始”,从心接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使新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自觉增强心理素质。
  2.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通过电话、E-mail、面谈、信函等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有效进行心理调适。设立朋辈辅导室,实行值班制度,谁有什么问题或困惑,需要排解、帮助、倾诉,就可打电话或找朋辈辅导员。另外,还可以开辟网上心理答疑、网上论坛、情感交流等栏目,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暗示性”氛围。
  3.成立朋辈辅导社团,实施团体拓展培训。根据学生实际,在高年级的学生中精心挑选和培养一批朋辈辅导骨干,带领新生成立“心理交流协会”,实施团体拓展培训。团体拓展培训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培养其相应的心理素质,提升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大学生自我统合发展及其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内容为团体辅导的直接对象,突出对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适应与发展”的内涵,在实际操作中,将心理素质教育的步骤环节渗透到一般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并在评价反馈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建立心理档案,形成动态检测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就给每位新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动态档案,并通过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与他们的日常接触和进一步的了解,不断充实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充实,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有利于学院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四、构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运行体系
  大学新生朋辈辅导的一般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准备策划、组织构建、活动运作、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1.准备策划。明确活动目标、参与辅导活动的对象、活动的规模、内容与形式和活动的指导者,根据需要挑选活动助手。
  2.组织构建。首先,是招募团体成员,可以针对活动内容进行公开宣传,吸引同学自愿参加,可以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建议相关同学参加,也可以通过老师、同学介绍等其他途径发动同学参加。其次,要对团体成员进行筛选,方法主要包括面谈法、心理测验法、书面报告法等。最后,是确定团体成员。
  3.活动运作。设置活动主题情景,营造活动氛围;选择较简单、轻松并容易促进相互认识的活动让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成员之间开始融合之后,要适时地引向深入,促进良性互动,并在活动当中发展潜能而有所成长;精心选择符合活动成员特点的、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活动形式;巩固深化咨询的成果,为以后的活动和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效果评估。包括过程性评估、总结性评估和追踪性评估。过程性评估旨在判断活动过程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活动的目的和参与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性评估旨在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活动的看法和满意度,以便朋辈辅导员客观评价活动成果,改进今后的工作;追踪性评估是在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评估,旨在了解团体辅导的效果能否持续,是否对团体成员本人或其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观察团体成员是否有满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7.
  [2]孙炳海.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3,18(6):13-15.
  [3]梁真真.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74-76.
  [4]鲍金勇.朋辈心理辅导在高等农业院校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33-134.
  [5]谭春芳.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3):45-46.
  本文系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朋辈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的部分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