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医学检验招聘网最新招聘_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医学检验招聘网最新招聘_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2:42 影响了:

  [摘要]医学检验的迅速发展,对高职医学检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循高职以“能力为本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对医学检验专业课主干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培养目标,提出了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
  [关键词] 高职 医学检验课程 实验教学
  
  一、传统高职与新高职目标
  传统高职高专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生搬硬套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以“学科为本”,只重视知识目标学习,相关实践课程一般是验证性实验或巩固性操作,实践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而其专业实践水平较差,成为难以适应临床实践岗位要求的“高分低能型”;二是认为高职应以“技能为本”,是培养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简单的熟练技能工,实验教学以强化某一技能为主,侧重于模仿和熟练程度训练,使操作技术缺少必需的专业理性思维的引导与支持,工作带有盲目性,成为准确与安全服务隐患的“偏位操作型”。
  然而,随着检验医学岗位的分化和复合,检验医学人才呈现两类特征。一是实验室技术人才,二是实验室与临床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医学检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血站、疾病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生物制品所或生物试剂开发公司等医学类实验室及医疗仪器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部门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检验技师。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独特构架,应为受教育者构建与职业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毕业生应“学会认知”、“学会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而,在掌握相应层次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的同时,必须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验室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就业后应能尽快上岗,并具有适应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要达成新高职“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本教育”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整体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高职教学特色具有重大意义。
  二、改革措施与方法
  (一)优化课程体系
  传统高职高专“学科为本”或“技能为本”的教学理念,均阻碍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施,影响高职高专目标的达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表达教学思想的外在形式,为保障实验教学改革与实施,应根据教育部临床检验课程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及临床检验执业证考试等,对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突出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注重素质、激励创新、重在应用,教学内容体现技术更新、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利于适应社会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要。
  优化整合课程,积极打造精品课程及加强教材建设。如将专业主干课程中通用的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增设《医学检验基本技能》课,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之前学习。在课程整合基础上,吸纳《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新知识、新进展,结合学生毕业后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自编贴近学生、贴近岗位与专业、贴近社会,难度适中、实践性强、适合高职实验教学的易读――好懂――有兴趣的实验指导教材。
  优化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和内容。随着医学检验快速发展及新检验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其实验室呈现两极分化,一是由大量先进仪器组建的综合性临床实验,注重自动化、微量化,强调新检测项目和方法的开展;一是快速简便的床边检测,直接面向社区和人群。而医学检验学科各主干课程内容设计普遍是普通高校压缩版,存在比较笼统、大而全等问题,且严重滞后于临床。与就业需求接轨是高职教育的原则,应根据目前医学检验岗位需求,采取精简与补充相结合方法,淘汰旧内容、旧试验,充实新知识、新技能及检验资格考试内容到实验教学中;以疾病及相关辅助诊断为学习单元,灵活调整教材章节,缩短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编剧―导演―演员”。因此,建设一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宽泛而扎实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实践进展,能把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并运用到教学中的、稳定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除了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背景或管理经验,以承担起“医学检验师或技师”的角色,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是提高高职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全面落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可以采取集体培训-自学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脱产-在职相结合,聘请医学部门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等方式。要有计划的培训新教师,强化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将教师再学习制度化,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3个月到临床一线完成30学时专业实践,及时了解医学检验技术应用信息,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距离,避免或减少教学与临床脱节,为培养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技术人才做好准备。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搭建教科研平台,注重研讨与总结,通过每3周1次业务学习,在交流教学改革、学术进展、专业和课程相关的新知识及信息中,共同提高学术水平,并将成果渗透入日常教学中。
  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通过加强集体备课,为老中青教师相互交流信息、取长补短提供时间和空间,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三)加强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力度
  1.改革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是高职基本原则。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理论实践严重脱节的分离式教学模式,建立以专业服务行为养成为中心、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提倡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基础上,基本教育理论着重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着重采用“教-学-做”、“项目”等行动导向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法;教师尽可能在实验室授课,结合实验室条件,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模拟、仿真临床环境,营造便于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在逐渐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适合临床工作的良好职业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及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兴趣及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求职竞争心理素质及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脑子,能沟通,善协作,会做事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例如,项目-情境教学法与教-学-做联合运用,是培养实用性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可行且有效的实验教学法。“素质”是指内化了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单靠传授或演示所获得,必须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养成。“项目-情境与教-学-做”联合运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分开设置,理论知识满堂灌、实践教学学生仅参与部分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采用仿真、模拟临床情境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将实验理论与实践操作互融同步进行,学生通过感知�理性思考�感知�归纳�理性分析�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师与生在一种新的关系中共同探索,学生在不断思考、主动积极选择性地获取新信息中,遵循临床检验规律,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师为学生创造知识迁移的环境,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冲突,与已有认知结构建立有效联系,矫正原有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结构,重建新结构,学会知识的自主掌握和灵活运用,从而学习如何将学科知识的事实、原理和技能运用到广阔的真实生活和工作中。具体做法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学习单元,设置不同的临床情境。
  2.开放实验室常规化,帮助学习者人人成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是帮助人人成功,应该为每位学习者创造实现多样性发展目标的环境条件。不同学习者对获得不同种类知识和能力,需要不同时间,把学习时间作为“变数”,允许用不同时间达到“合格”。全方位开放实验室,不仅为学生尝试新行为方式提供实践空间,更体现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利于实现“人人成功”的目标。
  3.校―院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应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任何职业能力都有某一部分只能在真实职业环境下获得,不可能完全靠学校教育完成,必须有行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学生要有一定时间直接参与实际工作,用人单位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行“校-院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是实施“能力为本”教育的必由之路。可以采取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后,任课教师带学生到医院见习或组织为期1周的专业实践,由一线检验技术人员亲自授课和实验带教,学生在临床检验真实环境中完成一些实验室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授课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以此得到提高。
  (四)激发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积极性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掌握技术和技能的一种“激发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习积极性起着独特的作用,兴趣越浓,学习效果越好。实践技能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对教学内容产生喜爱和追求意向,而促进其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1.组织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技能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对实验技能训练的兴趣。如临床检验基础学,引导学生为全校学生验血型;寄生虫检验学,组织学生为福利院孤儿查虫卵等。不仅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培养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还使之产生使命感和成就感,更深层次感受到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将不再厌倦,而是乐其所学。
  2.成立兴趣小组,培养探索精神及再学习能力
  近年来,医学检验快速发展,自动化大型检验仪器不断涌现,使得再生性动作技能价值下降,创造性智力技能价值和比重不断提高。因此,要求高职教育应侧重于“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创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要制订一定计划并运用某种理论或策略做出决定,在执行任务过程时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强调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高科技引发的劳动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要求技术人才具有相对独立的判断和应变能力。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再学习能力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很好方法。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提高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前提。以人为本,承认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自主性,其实质是对学习者的尊重,使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充分发挥。建设虚拟实验室与实验台一体化的多媒体实验室,通过网络和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软件,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提供相关的实验资源和设备,保证学生实践有充分良好的条件。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学习规程,结合自己的发展取向,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具有充分自主权。学生利用实验室或网络进行登记和相关的资源管理,使实验室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对学生实践能做到有序管理;利于师生通过网络进行表述、交流、展示等方法共同评价与享有成果。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接受和储存,不是只要求学习者原原本本地复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求他们主动索取和发现,独立思考和理解,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和再建构。
  (六)健全评价制度
  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会”,对学习者“能力”评价要尽可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要设计多种评价内容的组合,并注重学习过程的进步,还要多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
  三、思考与展望
  高职高专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成败。必须在实践课程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唯有如此,高职高专才能担负起当前历史赋予的重任。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刚刚起步,要达到全面提高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政府的支持、引导、统筹,各级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全面展开教改的坚实保障。政府只有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引导学校正确运用市场规律,及时准确地瞄准市场信息,以市场作为高职专业设置的无形杠杆,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现实的市场应用价值;并在学校与社会之间起桥梁作用,为教改营造和谐氛围,搭建施展平台,才能使教改落实到实处。此外,建立健全监督和奖惩制度,对学校和用人单位通过客观评估,做好奖优惩劣,才能使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根平,钟江生,陈红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课教学探讨.职教论坛,2004,(10):52-53.
  [2]杨金土,孟广平,薛喜民等.对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2,(21):14-17.
  [3]邱永渠,方银汇.提高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38-142.
  [4]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